长江边上演极致浪漫,总台秋晚成就N个神级现场

2023-09-30   影视前哨

原标题:长江边上演极致浪漫,总台秋晚成就N个神级现场

导读:总台秋晚以其创新和温暖的底色,通过小家温情和大国深情,成功彰显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

文|黎河

“这血脉难以割舍,乡亲熟悉的同种语言问候着。我们同唱一首歌,落叶归根回到这……”当袁娅维、吴克群(中国台湾)、王祖蓝(中国香港)、麦嘉欣(中国澳门)共同唱起这首《我们同唱一首歌》,连接的血脉、熟悉的乡音都不断激活全球华人的内在记忆,传达出大家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无论身在何地,对团圆和回归的渴望。

昨日(9月29日)20点,由蓝月亮独家冠名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中秋晚会》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综艺频道(CCTV-3)、中文国际频道(CCTV-4)、音乐频道(CCTV-15)、4K/8K超高清频道,音乐之声、文艺之声、大湾区之声、台海之声、华语环球广播、南海之声等广播频率,央视新闻、央视频、云听客户端、央视网、央广网、国际在线、CGTN新媒体等平台,以及全国“百城千屏”公共大屏同步播出。这台晚会着力突出“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不仅陪伴全球华人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秋团圆节,还以唯美浪漫,温暖底色和时代传承等特质得到了观众的一致点赞。

秋夜璀璨,

科技之光带来唯美的东方浪漫

每年的总台秋晚,都是一次创新试验。

今年的主舞台恰好位于长江、金沙江和岷江三江交汇处旁,晚会选择这一地理位置不仅仅是为了赏月,更是为了融入长江文化的内涵,将中国的大江大河之情与中秋团圆的温馨相融合。

主舞台采用通透结构,利用可动屏幕和环绕式布光,突出江水的灵动,将观众沉浸在更加自然和风雅的团圆氛围中。而灯架的镂空结构,则更加凸显长江的婀娜舞姿——这一别具匠心的场景设计,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致敬,更体现了中国人骨子里对山川江月的热爱。

‍然而,这场晚会的独特之处不仅仅体现在舞台设计上,更在于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美学巧妙地交融,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在《过山》中,3D虚拟山景、电子剪影和焰火的运用,将国风元素与科技感相结合,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而《漫步人生路》则通过荧幕背景、动感的舞台灯光以及CG动画制作的灯,为表演增添了炫酷的视觉效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所带来的文化创新。在《江水谣》舞台上,观众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古代画卷中,石板路、幕布和圆台的设计,都传递出浓厚的古典氛围,让人们仿佛置身于千年之前的江水之畔;而《不染》再现了王羲之于《兰亭集序》中营造的“曲水流觞”意境,同时,自得琴社身上的衣着采用了宋代文人的制式服饰,与宋徽宗文绘图中的人物相呼应,这种对古代文人风采的创意再现,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能够看到,今年的总台秋晚不仅是一次视听传播上的大胆尝试,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科技之光与传统之美,将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途,在滔滔流动的江水旁,在一轮明月勾勒的璀璨夜空下,共同谱写出更加美丽的东方浪漫。

温暖中秋,

小家叙述引发陪伴式的情感共鸣

最细微处的情感,往往闪着最耀眼的光芒。

晚会中,小家庭的温情叙事成为一道独特的亮点。《天之大》中,张小斐的表演不仅触及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母爱的感慨,还传递出了温馨的家庭情感。“妈妈,月光之下,静静地,我想你了……”轻声又深情的呼唤让我们的心灵为之感动。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孩子们或许会想起在家乡的母亲,母亲也会想起在异地打拼的孩子,一丝温暖瞬间涌上心头。

节目《父亲》也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撒贝宁和钟镇涛深情叙述父爱的细节,歌唱部分也情感充沛,充满了故事感和叙述感。当舞台上以弹幕形式呈现人们写给父亲的话语,屏幕上铺满网友与家人的合照,节目瞬间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这段表演深刻地探讨了亲情,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无论观众们是作为父母还是子女,都能在这个节目中找到共鸣,感受到家庭情感的珍贵。

然而,总台秋晚不仅仅通过小家庭叙事触动观众的情感,它还通过音乐等多元元素传递深刻的精神内涵。例如,歌曲《光亮》就融入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经典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既表达出了诗人直面风雨、豁达乐观的胸襟,也展示出中华民族身处逆境时的不屈精神,向观众传递了积极的人生态度,鼓舞大家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歌曲《来甦·秋思》《故乡》以《天净沙·秋思》的诗词为歌词,通过胡德夫的钢琴、和声、干冰和细细雨丝等元素,传递出浓浓的思乡情感,勾勒出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的画面。“我知道我一定会回去,带着你给的往昔。我想把一切告诉你,像片落叶,飘向大地”,由表演唤起的小家之间的想念,更升华成了大众对家国之间团圆的期盼。

中秋节代表着家庭的团聚、情感的归属,而今年的总台秋晚以其温暖的底色,不仅展现了对亲情、爱情和友情的珍视,还传递了中国人骨子里最珍贵的精神内涵。它不仅借助细腻的情感表达,将中秋文化的传统价值代代相传,也通过节目内容的选择、情感共鸣的触发、家国文化的传承和舞台设计的呈现等多种方式,让温暖底色铺满整个夜晚。

时代新声,

中国文明的多元呈现连接全球华人

中秋之夜,我们选择举杯对明月,敬过往,敬明天,敬故乡,敬远方。

总台秋晚一直在中华文化传承和全球华人情感凝聚中扮演重要角色。每年的晚会都备受关注,不仅因为其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更因为它承载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这样说道:“总台秋晚不仅饱含传统文化意蕴,更兼具现实意义。晚会节目将传统文化、家国之思、乡土之恋一一呈现,以极富情感和美感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弘扬民族文化,为观众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江河恋》所传达的歌词“不要问我为何漂泊异乡,遥远的乡愁留在涛声波光。不要问我走过多少地方,每一朵浪花都是梦想飞扬”,深刻寄托了万千华侨华人的思乡情感。这些歌词勾画出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画面,让观众们心生感慨,仿佛能够感受到大海的波涛拍岸,体验到漂泊者内心的坚韧和坚守。总台秋晚上出现的这首歌,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是对远方家国的思念,对过去乡愁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梦想的追求。

《万里梦同心》的拍摄地点位于天泉洞,这是兴文石海洞穴群中著名的一个溶洞。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形态万千,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这一节目不仅仅是对地理的赞美,更是对中国古老文明和现代多元文化的有力展示。洞中的钟乳石宛如历史的见证,沉淀了千年的文明底蕴,而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喀麦隆、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的表演者们在这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背景下进行演绎,更是传达出对“一带一路”精神的理解和对世界各地人民的友好祝愿。

能够看到,总台秋晚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有温暖的个体叙事,还有以此展开的家国情怀。在地理选择上,它传达了中华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性,让观众们感受到了自己与中国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在宜宾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城”,以三江汇合之地为起点,总台秋晚的节目中汇聚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表演嘉宾,他们在舞台上和谐融合,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包容性。这种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为全球华人树立了一个共同的文化标志,让共鸣和归属感自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