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古典悬疑”上的全方位探索和多元融合,让《繁城》好看又让人沉思。
文|黎河
广阔但黑暗压抑的田野里,稻草人赫然立于其中,一群乌鸦受惊乱飞。随着利剑挑开盖在稻草人身上的帽子,一张真实的人脸赫然出现。开场即高能,不到五分钟,观众便被拉入一个离奇、紧张又惴惴不安的悬疑世界中。
10月13日起,由腾讯视频出品,万年影业监制,三川传媒承制,王铮编剧执导,白宇帆、宁理、向涵之、刘怡潼领衔主演,张昊唯、曾黎、曹征、王策、张晞临特别出演的古装社会派推理剧《繁城之下》开播。作为腾讯视频推出X剧场第一季后的第三部精品短剧,这部剧和剧场前作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在“无限可能、未知探索和先锋表达”的剧场底色之上,该剧把古典的江南市井众生相与悬疑进行融合,带观众开始一场人性考验。接下来,是否有高能不断的剧情、草蛇灰线的伏笔、饱满立体的人物塑造以及颇具启发的思考?答案正在慢慢揭晓。
悬疑:命运中的“悬疑感”,
让人兴奋,也让人沉思
江南县城中接连发生凶案,每个死者身份各异,看似没有关联,但都会埋下新的线索。
叙事伏笔的层叠出现,让这部剧像一场具体的解谜游戏。每个看似不相关的线索和事件都暗示着更深层的秘密,一场更大的阴谋可能正在酝酿。这种伏笔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好奇心,还增强了观看的乐趣。观众无法预测剧情的发展,每个瞬间都有可能出现戏剧性的高潮和剧情反转。观众将与主角一同解开这些谜题,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使人渴望揭开覆盖在整座小城上的神秘面纱。
人物的命运弧光,轻轻松松就让观众在解谜游戏中带入自己。曲三更从一个天真单纯坚持非黑即白的小捕快逐渐成长,而这个成长过程在面对师父冷捕头的突然离世后更显迫切。这个普普通通的小捕快必须成熟起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一人生拐点的描写增添了剧的情感深度。
与之相对,典史宋辰的神秘过往、内在矛盾,以及他对代表正义的曲三更的默默支援,使观众更容易与他产生共鸣。两位主角的情感关联,帮助观众更深刻地对这两位角色的困境、动机和希望感同身受。文艺创作的追求即希望观众在作品角色中找到自己,《繁城之下》做到了这一点。
角色,即我们;我们,即角色——这种宿命感是悬疑叙事的成功关键之一。观众被引导去探索角色的选择和人性转变,就像是在一场更大的游戏中不断解开新的谜团。这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关于人生是否都是偶然,或是一种道德博弈下的必然?引导观众去探索那些隐藏在喧嚣之下的纠葛。这种体验让观众陷入了命运的迷宫,不断寻找出口:我应该怎么选择?境地前后两难我有别的办法吗?作为小人物,命运走向成谜,每一次挣扎都是人性的拷问。
以上种种由人物关系自然产生的悬念感,是该剧显著的悬疑手法,也是观众投入剧情的纽带。
因此,这部剧成功地将小人物的命运与悬疑叙事相结合,让观众沉浸在一个充满谜团和思考的世界中,不仅令人兴奋,也令人深思。这正是悬疑叙事的魅力所在,它不仅让我们陷入故事中,还让我们思考生活中那些未解之谜,让我们不断寻找答案,就像主角一样,不断解开命运的秘密。
写实又写意,立体描绘市井群像:
考究的“市井气”,生活真实之外有审美价值
主创团队在筹备期间充分了解了明代的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和经济思想,为故事情节提供了坚实基础。社会的复杂性,市井百姓的生活方式以及文人的风雅景象,都被有力地呈现在剧中,观剧仿佛穿越回明代江南县城。
“既写实又特别”的创作追求,让《繁城之下》的置景造型,即使并无庙堂之高的华丽,也依然经得起考究。剧中的装造陈设低调而精细,增加了角色的立体感:捕快和捕头的制服在面料和配饰上融入了水墨质感,同时细致兼顾到不同等级之间的区别;主角之一宋辰相关的陈设纹样还结合了人物过往的经历。
剧集写实展现了江南市井的人文民俗特质。《繁城之下》通过对摊贩、店铺老板、普通百姓以及文人雅士活动的场所等生活方式的描绘,成功地营造出明代江南市井的真实氛围,反映出《繁城》独特的审美品味。剧中一些民间仪式的呈现,丰富了故事,比如着墨书写了“讨要五斗米”等情节。一些语言习惯的巧妙运用,也为角色赋予了地域感和背景深度。
古典的写意让每一帧画面都值得享受。《繁城之下》的美学可总结为“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旨在创造既真实又具有绘画感的“市井美学”,为观众呈现出具有创作深度的世界。
整体的冷色调突出了情节的不确定性和神秘感;故事推进有时候具有有水墨画般的写意方式,传达了故事情感和情绪。
《繁城之下》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道具细节、影像处理,成功地打造出了既写实又写意的江南小城社会生活风貌,观众可以在视听享受之间,感受到剧集所传达的人情世故、理解复杂的人性,受到古典市井剧情的魅力,让观众对这个“繁城世界”产生更深层次的兴趣和理解。这正是影视剧创作的高度艺术性所在。
古典:多元素融合的
“古典悬疑”叙事空间
通过以上丰富的古典元素组合,观众能够全面感受《繁城之下》的整体风格:既有扣人心弦的悬疑情节,又赋予了悬疑剧“东方古典”的审美价值。
《繁城之下》独特的“东方古典悬疑”风,还做了哪些探索?典籍引入、美学试验、传统理念传承是重要切入点。
一方面,典籍作为剧情的重要线索,为古典悬疑元素的引入提供了重要支撑。主角不再是单纯的捕快,而是需要各种“说文解字”才能找到破案密码,这种求解悬疑案件的方式同样把观众置于古籍的智慧当中。
另一方面,美学试验让“东方古典悬疑”全面激发观众感官。除了前文提到“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剧中无论是色彩,还是道德架构,都始终没有脱离中式美学的范畴,为故事渲染出迷离又深沉的美感氛围,在重重迷雾中充满未知的窥探。
而明代主流的儒家思想成为角色言行的主要驱动。诡异感是表层、短暂的,“东方古典悬疑”的观剧体验,则增加了厚度和压迫感。《繁城之下》并非止步于趣味性和叙事节奏,而是在每一桩案件背后具有古典范的道德伦理考究,人物抉择背后的人性底色更值得深思。不管是灰色地带的困惑与讽刺,还是案件背后的荒诞与悲凉,都呈现出中式的人性刻画。
当曲三更回忆起师父对他说,“良心这种东西,卖是卖不了几个钱的,但是想要留啊,就要付出很多”,随着探寻真相的进程,他的内心也在一步步地觉醒,师徒情谊不仅是一种师父传授技艺的关系,更应该是正道初心和处世观念的传承。主角所面对的抉择常常考验着他的忠诚、正义感和智慧。观众可以感受到主角曲三更身上纯粹的传统思想——守护正义。这一精神内核使整个“中式悬疑”的叙事更加丰满。
腾讯视频X剧场中的X代表着无限可能、未知探索和先锋表达,其主旨就在于最大化开发可利用的优质资源,在内容题材和创作形式上均不设限。第一季的X剧场囊括生活悬疑、年代传奇、古装探案等多种题材,一剧一格。正因如此,《繁城之下》在“东方古典悬疑”上的全方位探索和多元融合,为中国古装探案剧创新带来了更多可能。典籍的引入、独特的美学表现和深刻的中式人性刻画,打造了一个典型样本:既富有人文艺术的深度、注入了古典韵味,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充满人性思辨和市井人情世故体验的悬疑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