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是高中地理的难点之一,也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不少小伙伴在羊羊的地理教室各平台留言说要想要分清这让人傻傻分不清楚的“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和“等高面上的等压线”。
这一篇文章,让我们来说说“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和“等高面上的等压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今天的文章要介绍以下问题:
- 理清等高线、等高面、等压线、等压面的概念
- 什么是“等高面上的等压线”
- 什么是“等压面上的等高线”
- “等高面上的等压线”和“等压面上的等高线”的关系
01
理清等高线、等高面、等压线、等压面的概念
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相同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更直观地了解等高线。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视频来源:火花学院
等高面: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组成的空间平面。
图源:科普中国
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点的连线。
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点组成的面。
地表受热均匀时的等压面形态
在同一高度上,实际大气层中由于下垫面的热力状况不同等因素导致各地气压不相等。这样等压面在空间上就不是平面,而是像地形一样高低起伏不平。
地表冷热不均时的等压面形态
通常我们见到更多的是平面图。
左图 地表受热均匀时的等压面形态
右图 地表受热不均时的等压面形态
等压面是立体空间中的概念,而等压线是平面上的概念,但是二者有密切的关系,用某一高度的水平面(等高面)横截空间的一组等压面,截面与各等压面产生的交线便是该水平面上分布的等压线。
【小结】
注意等压面的判读规律(很重要):
高压、低压是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
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等压面下凹处气压低。
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和高空气压高低压名称相反。
02
什么是“等高面上的等压线”
等高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图指某一海拔高度相等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不同等压面相切割,在等高面上形成许多的交线。
在等高面上,等压线的高值区(即高压)对应着等压面向上凸起的部分,而等压线的低值区(即低压)则对应着等压面向下凹陷的部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羊羊的地理教室,转载请联系授权)
03
什么是“等压面上的等高线”
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则是空间某个气压值的等压面与高度间隔相等的若干等高面相截。
等压面上的等高线是怎么确定的呢?
通常是采用绘制地形图的方法,用等高面将高低起伏不平的等压面投影到平面图上,构成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分布图。
很明显,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等高线的高值区对应着等压面的上凸区,而等高线的低值区对应着等压面的下凹区。
所以不管是等高面上的等压线还是等压面上的等高线,都是高值向上凸起,低值向下凹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高低低”规律。
我们通过视频回顾一下“等压面的‘高高低低’规律”。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04
“等高面上的等压线”和“等压面上的等高线”的关系
都表示气压高低分布状况
实际上,等高面上的等压线和等压面上的等高线都是用来表示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的。
因为等压面高度较高(或较低)的地方,也是在相应高度上气压较高(或较低)的地方。
在等压面图上分析等高线与在等高面(如海平面)图上分析等压线所表示出的天气形势是一致的。
都符合“高高低低”规律
在等压面上分析等高线与在等高面上分析等压线其气压分布特点亦符合“高高低低”原则。
因此这两种分析方法都同样显示出广阔地区气压场气压高低的分布特征,这些特征具有一定的天气意义。
如高压区或等压面凸起的地方,常对应着晴好天气;低压区或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常对应着阴雨的天气。
我们用一道题目来验证一下上面所学的内容。
比较下图五个点的气压大小关系。
方法一
首先,在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值相同,因此各地气压==;
其次,根据同一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的原理,的海拔比的高,因此气压<,的海拔比的高,因此<;
最后,可得出五点的气压关系为>==>。
方法二
请在脑海中脑补一下、所在的等压面。
等压面的大小为P₁> P₂ > P₃,也可以得出答案>==>。
方法三
我们现在先比较同一等高面上的、和这三个点,运用我们刚刚所说的“高高低低”规律,处等压线下凹为低值,处等压线上凸为高值,因此>>。其次,因为在同一等压面上,故==。最后,得出结论>==>。
你做对了吗?
其实,要想解决这一类题目,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善于思考,一定可以攻克此类难题。
05
来做题吧
下图是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图,图中所示等值线为等压面上的等高线,甲、乙、丙、丁为等压面上的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答案】(下面方框中,上下滑动可查看解析)
1.A
图为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图,图中所示等值线为等高线,高空中各点气压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乙、甲、丙、丁,结合等压面的知识判断,丁点在相同高度上气压最低,且丁在丙的偏东方,在水平方向上风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丙点的风向不可能是东北风。答案选A。
2.B
图中所示的是高空的气压状况。高空中各点气压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乙、甲、丙、丁,由于高空的气压与近地面气压是相反的,因此推断出甲、乙、丙、丁近地面同一高度气压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丁、丙、甲、乙。答案选B。
第一步,了解常见的考查形式。
对气压带和风带的考查,通常有两种形式:平面分布图(图1、图2、图3、图4)和空间分布图(图5),这两种模式图一方面表示气压带和风带的静态分布,另一方面可以显示其动态的空间移动规律。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第二步,掌握判读规律。
对以上模式图进行判读时,主要分析以下几个内容:
(1)通过几条重要纬线判断气压带的分布或移动: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若某气压带的中心线在这些纬线以北,表示气压带向北移动。
(2)关注纬度区间和风向:0°—30°信风带,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30°—60°西风带,北半球西南风、南半球西北风;60°—90°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
(3)关注经纬度和海陆位置:中纬度大陆的西岸,大气运动形式主要为三圈环流;而大陆的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大气运动以季风环流为主。
第三步,明确考查内容。
(1)判断节气或季节: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判断天气、气候特点: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受来自低纬的风的影响,一般降水较多;受来自高纬的风的影响,一般降水较少。
(3)判断特殊气候类型: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因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
(4)判断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形成: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