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马渡康王”:赵构落难遇到的崔府君是谁?西游记:救过李世民

2022-07-31   历史新视角

原标题:“泥马渡康王”:赵构落难遇到的崔府君是谁?西游记:救过李世民

“泥马渡康王”:赵构落难遇到的崔府君是谁?西游记:救过李世民

宋朝征、钦二帝在奸臣宰相张邦昌的计下,先是将赵王献给了金兀术。

刚到金国军营,赵王便在番将蒲芦温的惊吓中,摔落马下而死。

张邦昌与金兀术里应外合,继续劝说徽、钦二帝,再派九殿下康王赵构,到金营中作人质。

康王长得帅气, 美如冠玉,貌似番安。金兀术初见康王,便喜欢上了康王,硬是让康王认其为父。

康王被带至金国后,在代州雁门关原总兵崔孝的帮助下,骑马准备逃回大宋。

不料,康王骑的马被金兀术一箭射中,康王被掀下马来。

文学作品《说岳全传》一书中谈到,康王落下马,继续向林中跑去,危急之际,在树林中遇到一位身着方巾道服的老人,一手牵马,一手执鞭,催促着康王赶快上马逃难。

康王骑着骏马一直跑到了夹江江边,举目望去,茫茫大水,前往进路,后有金兀术的追马。

赵构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大喊道:老天,真要绝我于此地吗?

就在此时,这匹马忽如长了翅膀一般,两蹄一举,驾着康王跳入了江中。康王在江河中,好似云里雾里,只听到水声,却不敢睁开眼睛。

一个时辰过后,骏马带着康王赵构来到了对岸的一处茂密丛林处,消失不见。

惊魂未定的赵构,看到天色已晚,只得匆匆前行。忽然在林中看到一座古庙,庙门的破旧匾额上写着:崔府君神庙,5个大金字。

神庙门内的一侧,站着一匹泥马,其体貌和颜色,与刚才骑的马一模一样。同时,这匹马的身上湿淋淋的,浑身是水。

赵构心中想道:渡他过江的,应该就是此马吗?如果是,马是泥做成的,沾了江水,怎能不坏?

疑惑顷刻之际,康王身边的泥马便化成了一堆泥土。

“天枢拱北辰,地轴趋南曜。神灵随默佑,泥马渡江潮”。《说岳全传》里的这段情节,正是民间广泛流传的“泥马渡康王”。

那么,康王赵构在落难时,遇到的“崔府君”,又是谁呢?

在中国的道教神仙体系里,“崔府君”实有其人,是民间敬仰的一位神仙。

崔府君姓崔名珏,字子玉。是隋、唐时期鼓城县(故治今河北省晋州市老城区)人。

相传,宋朝时期,崔府君不仅在金兵南下,有显灵“泥马渡康王”的传说,还有显圣挡驾的传说,历史上,先后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宋哲宗赵熙、宋高宗赵构,金章宗完颜璟、元成宗铁木尔等帝王的加封。

提起崔珏的名字,在四大名著《西游记》里,他曾以地府首席大判官的身份,在唐太宗李世民魂游地府时,多次出手相救,为李世民解难。

《西游记》原著第10回,“老龙王拙计犯天条,魏丞相遗书托冥吏”一章节,以及第11回,“游地府太宗还魂,进瓜果刘全续配”一章节中,都对崔珏有过具体的介绍。

西游神话中称,唐太宗李世民因泾河龙王冤魂所缠,即将魂归地府之际,谏臣魏徽将一份写给冥司丰都首府判官崔珏的信,递交到了李世民手中,并称,这是他生前的同僚好友。

“崔珏原是太上先帝驾前之臣,担任慈州令一职,先晋升为礼部侍郎。生前与臣有八拜之交,交情甚厚。日前,他托梦于我,去世后在丰都阴司做着掌管生死簿的首席大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

魏征告诉唐太宗,到了地府,可将此信转交给他,崔判官会念在以前的情份上,放陛下还魂于阳世。

果然,崔珏判官,在阴曹地府的司房命起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中,看到李世民阳寿将尽时,急中生智,大笔一挥,在贞观一十三年的“一”字上,增添了两笔,变成了三十三年。

崔判官一下子就为唐太宗李民,增寿20年。

李世民返阳过程中,又几次受到崔珏的力挺帮助,最后几经曲折才又回到了世间。

“怀揣一本生死簿,注定存亡。鬓发蓬松飘耳上,胡须飞舞绕腮旁。昔日曾为唐国相,如今掌案侍阎王”。

崔珏的名字也大有来历。汉字中的珏字,通“玉”,却不读“玉”,而读诀(jue)。意思是合在一起的两块玉。

据说,崔珏的父亲,一把年纪了,却还没有孩子,就前往南岳衡山去求神。

在山中,他遇见有人抬着一个箱子说,这是上天赐给你们的。崔父打开一看,有两块玉在里面。不久,他的妻子就生下了儿子,起名叫“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