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顶托、海水倒灌、海水入侵
是经常会出现的地理名词
学生经常会在考试中混用并出现错误
三者之间究竟存在哪些异同呢?
一
概念
海水顶托是指河流水汇入海洋时,被海洋水所阻而形成的壅水现象。
海水倒灌指的是海水经地表到达滨海地区地表的现象。
海水入侵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沿海地区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使沿海地区地下含水层中的淡水与海水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海水沿地下含水层向陆地方向侵入的过程。
二
对比
(一)出现位置不同
1、海水顶托是出现在河流入海口附近。
2、海水倒灌出现在滨海地区的地势低洼地区。
3、海水入侵出现在沿海地区的地下含水层。
(二)发生条件不同
1、海水顶托是因为海水和河水的密度不同,或者海水水面高,使河流水流入到海洋中时会受到一定的阻力。
2、海水倒灌发生在多种情境下,如风暴潮、海啸等,可以使得大量的海水涌上陆地;天文大潮时,也可能使得大量海水涌上陆地。
3、海水入侵的条件可以包括:滨海地区地层透水能力强,地下淡水与海水之间缺乏稳定的隔水层;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形成负值区,改变了滨海地区地下水径流的流向;沿海地区气候持续干旱,导致地下水位降低等。
(三)发生时间不同
1、海水顶托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不同时间段的海水顶托相对能力不同。如河流处于丰水期时,海水顶托能力表现较弱。
2、海水倒灌和海水入侵,是特定情境下发生的。海水倒灌往往是短时间出现的情况,海水入侵则是长期的渐变过程。
(四)造成危害不同
1、海水顶托导致泄洪不畅,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泥沙淤积在河道中,使河床抬高;如果海水顶托作用强,致使海水进入河道,沿河上溯,会造成咸潮,河水和地下水盐度增加,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2、海水倒灌使得陆地上的水混了海水,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植物生存,也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海水入侵使得沿海地下水咸化,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的使用。
海水入侵示意图
如果问中俄东段边界协定俄罗斯归还面积最大的一块争议领土是哪里?可能多数人会认为是半个黑瞎子岛。的确半个黑瞎子岛有171平方公里,地址位置也很关键,但是实际上俄罗斯归还的最大的一块争议领土是额尔古纳河上的孟克西里洲渚!
孟克西里洲渚位于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境内额尔古纳河上游,与圈儿河、东马格拉、胡列也吐相邻,孟克西里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洲渚岛屿,全岛228平方公里,PLA边防部队哨所驻地。孟克西里一词蒙语意思为“蒙古族人的岛”。孟克西里靠近额尔古纳界河主航道中国一侧,现中国拥有绝对的主权。
从1688年《尼布楚条约》开始,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就没有停止过。在鸦片战争之前,俄国还有所收敛,等到清朝变成列强眼中的肥肉,俄国便开始了大肆鲸夺。
几十年里,清朝被强迫割让外东北和外西北,总共损失领土约1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代中国的六分之一,何其痛哉!但俄国还不满足,利用一切机会蚕食中国土地。在清朝覆灭前的一刻,满洲里还差一点被俄国给夺走。
中俄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这是《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俄国人无法更改条约,便从河流本身下手。从1900年以后,俄国人不断越界开垦荒地,驱赶中国边民和边防哨所。
1908年开始,俄国人更加大胆,深入中国领土十余里。当清朝官员与俄方交涉时,俄方却声称孟克西里草甸是俄国领土。孟克西里草甸位于额尔古纳河的南岸,是无可争议的中国领土,俄方却将草甸东边的一条河汊指为额尔古纳河的古道。
这条河汊的宽度只有四尺,相当于1.3米,深仅一米,从额尔古纳河分出来,蜿蜒流出五、六十里,最后又回到额尔古纳河。河汊虽然很小,围出来的孟克西里草甸却有228平方公里。俄国派边民登上草甸割草开垦,将其视为他们的领土。
除了孟克西里草甸外,俄国真正的目标是满洲里。俄国取得东清铁路,也就是后来的中东铁路修筑权后,把满洲里作为铁路的西端起点。俄国在满洲里大力修建火车站等铁路设施,在城里也有很多投资,使满洲里充满了俄式风情。如果能把满洲里吞并下来,对俄国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为此,俄方在1908年双方勘界谈判时,故意将额尔古纳河东面的呼伦湖作为额尔古纳河的起点,然后将此湖以西的地方全部划归俄国。
如果俄方此计得逞,满洲里便将成为俄国领土,因为满洲里正在呼伦湖的西边。好在代表清朝与俄方谈判的是呼伦贝尔兵备道宋小濂,他根据以前的条约和地图,驳斥了俄国的无理要求。俄方见说理不行,便威胁使用武力,还派兵进入中国境内鸣枪示威。但宋小濂没有丝毫的松口。没想到,清朝外务部发来命令,明着是要求宋小濂不能给俄方挑起冲突的口实,暗着就是让他屈从俄方。
宋小濂深感来自俄方的压力尚可坚持,朝廷的掣肘却让人为难。他只好暂时搁置此问题,要求双方共同派人勘查边界。1911年6月,双方在齐齐哈尔开始正式谈判。
俄国一开始想以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海拉尔河为界,以西全归俄国。遭到拒绝后,俄国又想利用已经发生的辛亥革命,来威胁清朝官员。宋小濂坚决不允,但为了谈判进行下去,清朝不得不在额尔古纳河的众多河洲上做出让步。
1911年12月10日,双方签订《满洲里界约》,将额尔古纳河和满洲里的归属正式确定了下来。此时距离宣统皇帝退位,仅剩两个月时间,可以算是清朝最后一份边界条约了。
额尔古纳河原本有河洲210个,按国际惯例以主航道为分界线的话,中国应该拥有124个。而现在根据俄方的要求,很多主航道中方一侧的河洲也将划归俄国。最后实际划分的河洲有280个,中国只得到120个,俄国却拥有160个。其中不属于额尔古纳河的沙洲岛屿,原属于中国内陆经常断流的一条小岔河与额尔古纳河中间的孟克西里洲,以及原属中国的阿巴该图洲、巴图尔和硕洲(即挪维粗鲁海图洲)、验牛圈洲(阿列里扎)等大的岛屿沙洲也划给了沙俄。后来额尔古纳河曾改道西移,俄方认为右岸河汊为额尔古纳河旧河道,将河中主流中方一侧的18个大洲渚划属俄国。这18个洲渚占全部洲渚面积的84%,成为俄国的界外领土。
晚清和民国时期,有边无防,沙俄和苏联随意蚕食中国领土,对额尔古纳河上的沙洲无暇顾及。新中国成立后,改变了有边无防的局面,中苏蜜月阶段双方对边界管理比较宽松,苏联在二战中损失大量人口,因此中方配合苏联遣返了大量苏侨,使得内蒙古额尔古纳河东岸的俄罗斯族人口大量迁往苏联,而苏联后贝加尔斯克为苏联重要城市,在额尔古纳河西岸的苏联有杜罗伊,挪维粗鲁海图等大规模定居点。在额尔古纳河西岸,苏联行成了局部的人口优势。苏联边民早已经把孟克西里视为苏联领土,在岛上割草作业,控制力度很大,也正以为孟克西里洲渚对苏俄边民的重要性,根据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九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的叙述议定书》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主权的孟克西里洲渚允许俄罗斯联邦边民在上述地区从事传统经济活动,直到2010年双方不再续约,俄方边民不能再擅自进入孟克西里从事传统经济活动。中苏交恶后,苏联加强边防管控,阻挡了中方民兵知青的正常维权和生产,双方冲突不断。
1964年中苏第一次边界谈判,苏联认为额尔古纳河边界为已定边界中俄满洲里界约已经明确了额尔古纳河上的岛屿归属,孟克西里等岛屿为苏联领土。但是中方认为国际上通用的界河岛屿划界就是最深谷底线原则,满洲里界约是沙俄强加给清朝政府的不平等条约。且因为条约签订后两个月清朝灭亡,清政府并没有来得及批准该条约,后续中国各届政府都不承认该条约,不应该以次条约作为额尔古纳河划界的依据。由于苏联态度强硬拒不让步,双方不欢而散。1989年苏联同意以最深谷底线原则进行中苏界河岛屿划分,双方重启边界谈判。最终确认在额尔古纳河边界划分中,苏联向中国归还孟克西里洲渚,阿列里扎洲渚和则果儿洲渚等岛屿,面积达248平方公里。
孟克西里洲渚面积最大228平方公里,会提前一直被沙俄,苏联俄罗斯控制。阿列里扎洲渚,面积约9平方公里。旧称验牛圈洲渚,因为沙俄在该洲渚设圈检验俄边民从中方采购的牲畜,所以被称为验牛圈洲。旧中国政府多次向沙俄苏联政府交涉,但是沙俄拒绝撤离,霸占了验牛圈洲。
则果儿洲渚,面积4.36平方公里。由于该洲渚挨着俄方居民点Zorgol而得名。也正由于靠近俄方居民点,而被沙俄苏联俄罗斯实际控制至九十年代,根据中苏东段边界协议,该岛被划归中国。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004年,在额尔古纳河上的最后一块争议岛屿阿巴该图洲渚,以回归中方60%面积,34.55平方公里的结果完成了边界划分。在额尔古纳河边界划分中,中方打破了满洲里界约的约束,收回来了282.55平方公里,交给俄方6.6平方公里。净收回领土276平方公里。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