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就诊,一问发现高血压已经7年,有抽烟饮酒史,有高血压家族史。于是给他开出心脏彩超、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
患者拿着检查单提出异议“我只是血压高,你开药给我就行,我不做这些检查。”
那我们来看看发现高血压有没有必要做一些检查。
发现高血压后,我们应该做几件事:
应该先查找是否存在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
确认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和部位
制定降压策略,掌握降压节奏和目标
监测与随访
健康教育
我们具体说明一下以上几点。
查找原因
要查找血压升高的原因主要是做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鉴别。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尤其要做继发因素的筛查,这就包括肾功能、尿常规、电解质、必要时包括肾脏彩超、肾上腺彩超甚至肾上腺CT、肾脏血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皮质醇节律等检查。
另外还要明确是否有药物因素、情绪因素等导致血压升高等等。
是否有高血压靶向器官损害
高血压病史长的有可能对靶器官也就是心、脑、肾等脏器造成损害,所以首次高血压就诊要评估是否存在脏器损害。可以进行心脏彩超明确有无左心房、左心室扩大等情况存在,要查肾功能、尿常规明确有无肾损害。
存在头晕明显的、肢体麻木、活动障碍的患者要进行脑子的检查,包括头颅CT、头颅核磁加血管的检查。
高血压经常伴发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所以发现高血压还要明确是否伴有血糖血脂的升高,如有伴发症,要一并处理。因为血糖血脂血压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否则降压效果不理想。
制定降压策略
降压目标值是140/90mmHg以下,老年人可适当放宽。
降压前要明确血压的波动曲线,制定干预策略,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预及必要时的降压药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看似简单但十分重要,且如能戒烟戒酒减轻体重、限盐、低脂低糖饮食,降压效果显著。
降压药物的选择要听取医生的意见,不要轻易模仿身边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每一种降压药都有可能有这种或者那种不良反应,降压药需个体化治疗,医生会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合理合适的方案。
降压的节奏也有讲究。除非高血压急症,也就是血压急剧升高伴有脏器损害的,要求1小时内平均动脉压下降25%,2-4小时降至160/100mmHg。一般的高血压可以有数周的降压达标时限,但最终要使血压小于140/90mmHg,且如果可以耐受的话降到130/80mmHg。
随访过程中家庭自测血压、诊室测量血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更全面的把握血压的情况。
监测与随访
降压达标后,不是万事大吉,还要继续监测血压,尤其季节变化、生活状态变化情况下要更勤于监测,以防血压波动。一旦血压发生波动要就诊调整药物。
健康教育
最后,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很重要,包括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合理运动、合理作息等。
这样以来,发现高血压就诊,做文初开出的检查是不是就可以接受了呢?
其实,发现任何一种疾病后做合理评估,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对于改善预后都是十分必要的。
End
原创文章转载需告知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把它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吧!
听健康 心知识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欢迎在公众号后台给我留言,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