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文宏辟谣年收入184万上热搜谈目前流行的某些价值观

2020-04-09     知常容

张文宏教授,相信这几个月被他圈粉的人无数。他金句频出,让越来越多的大众喜欢张文宏,有些人甚至将张文宏教授当作一个明星。所以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引发热议。

有网友称从三个来源得出张文宏教授的年收入高达184万。对于这则消息,张文宏表示是假的,同时表示本来完全没有必要回应,但因为这些谣言对关心他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所以作出澄清和辟谣。

看到这个热搜,知常容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到目前流行的某些价值观。

那就是凡事都喜欢用钱去衡量。

一个人辛苦付出的确是可以用钱去反映和衡量。比如有些人干最苦最累的活,却拿很少的工资,我们自然就会觉得这很不公平,为其鸣不平。又比如有些人作出很大贡献,结果也拿很少的钱,我们同样除了敬佩同时也会心生不平之心,为其鸣不平。有些人似乎没有作出多大的贡献,但拿很高的收入,我们也会不平。

所以钱有些时候的确可以作为一个衡量标准。

那问题来了,钱是不是就是唯一衡量标准呢?

苏武受陷于匈奴,他选择自杀,但没有成功被人救回,他的苦日子开始了。

匈奴的单于希望他能归降,就派卫律去劝说。

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汉书·传·李广苏建传》

卫律用自己为例子说明归降匈奴的好处,称王,有钱,有人,有马,富贵。

如果苏武答应了,那么钱,权,名都有了,而且接下来也不会受苦了。

苏武不投降,被匈奴人放到大窖中,不给任何食物。不过幸好此时天下大雪,所以苏武一边饮雪一边吃着羊毛,让自己活下来。匈奴人觉得没有人能在大窖中活下来,但苏武活下来了,所以当时匈奴人视其为神奇,就没有打算杀掉他。

后来他又被匈奴扔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没有粮食,只能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和老鼠抢粮食吃,唉!

此时苏武只要选择投降,钱,名,利同样马上都会有 ,那么他这么坚持为了什么?

为了钱?名?

当然不是,那是为了“节”。

所以你说苏武所做的一切,能用钱去衡量吗?苏武该领多少工资呢?或者说当时的汉朝该补发他多少工资呢?

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汉书·传·李广苏建传》

这是汉朝给他补发的工资,再比比卫律提出的诱惑,相差多少?

“大夏侯学”的开创者夏侯胜去世,当时赐钱也是二百万钱,

为什么要和夏侯胜比,因为他们是同时代的人,所以物价上有可比性。

所以二百万钱多吗?

苏武吃了那么多苦,十几年苦难的生活,几次差点命都没有了,得到的钱也不过别人去世时,皇家给的安慰钱。

那么值吗?

如果苏武真的这样想,他早就投降了,因为这个和值不值没有任何关系。

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有些人说你举的是古代的例子,那时的人们可能和现在不一样。
那我们举一个现代人的例子。

袁隆平先生,相信大部分人都很熟悉。袁隆平的事迹不用介绍,大家都清楚,他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研究杂交水稻。

那么请问,你觉得袁隆平先生拿多少钱才能与他从事的工作相匹配呢?

我想他不管拿多少钱,大家都没有意见吧。

那么袁先生是为了钱吗?

当然不是了。

有一次记者采访袁先生,袁先生说了这样的话。

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年纪轻不知道,上世纪的60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大家都吃不饱饭,我都亲眼见过。

当主持人问他你是不是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袁先生先是呆了一下,表情有些复杂,然后肯定地说了一句: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是什么支持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在杂交水稻之路上坚持走下去,那肯定不是钱。

要知道先生是1930年出生的,到今年已经90高龄了,先生依旧在研究之路上前行,为了什么?

为了钱吗?

不是,是一份责任。

从张文宏辟谣年收入184万上热搜谈目前流行的某些价值观

如果真的为了钱,先生完全很早就可以退休而不是站在研究的第一线。

有些人说这些都是国之大事,我等升斗小民没有这么高的实力,也没有这么深的境界。

那我们就来说一点升斗小民的之事。

我们的父母培养我们,教育我们,他们是为了钱吗?

你在没有孩子之前或许很难感受父母恩情,但当你为人父母之后就会立刻知道父母到底有多辛苦。

现在很多人不愿意要孩子是因为觉得现在养育成本太高了,但当他们真有了孩子,他们会计算资金回报率吗?

相信这世上没有这样的父母。

如果父母是一个职业,你觉得给多少钱合适呢?

所以亲情是没有办法用钱来衡量,那么友情,爱情等等可以用钱来衡量吗?

同样道理,以张文宏教授这样级别的人,他现在不辞辛苦,那个黑眼圈越来越黑了,是为了钱吗?

当然不是了。

这是一份社会责任。

有些网友还专门在讨论张文宏教授一年拿多少钱合适,当然他们的目的是善意的,但折射出还是以钱来衡量标准的价值观的流行。

张文宏教授不是明星,他只是一个医生,除了他自己的专业之外,其他关于他的内容成为谈资合适吗?

每一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有些拿着的是“为生民立命”的尺子,有些拿着是钱的尺子,还有的拿着的是..........

总之每一个人的尺子都不一样,但有一个结论是可以得出来的。

那就是现在的钱已经没有铜臭味了,而且钱的确可以衡量价值,但是钱不是这世界上一切价值的标尺。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涉侵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IFManEBnkjnB-0zM7J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