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领导相处,切勿因为这个原因,葬送你的“升迁路”

2022-03-20   勇叔话房

原标题:和领导相处,切勿因为这个原因,葬送你的“升迁路”

常言道,你和人说话时让对方能否舒服的程度,将直接决定了你的高度。

在职场,我们宁可做一个不聪明,但一直努力地人;也不要做一个聪明,但一点儿也不会说话的人。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工作多年也没有升职,受到领导认可并不是你的能力不行,而是你不经意说话间惹毛了领导却还不自知。工作中,想要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在发表言论的同时,要想清楚你所说的话的话是否能让别人舒服,所表达的意思能否让人接受。

一个高情商、高格调的人,所说出的话也一定是有其深度和韵味的,能给人带来极强的舒适感,并能在精神层面激发人的价值感。往往职场中这样的人才能受到同事、领导的认可,拓开自己的升迁路。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并不难,只要做到以下3点即可。

第一点:说话有分寸

任何场合下,你都得清楚什么话当讲、什么话不当讲。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存在着一些说话不注意场合、受众群体和分寸的人。他们之中很少有人意识到说话是一门艺术,很多时候起到的重要性压根无法想象;哪怕他们意识到了,也会直接判定为自身能力有限,无法把握说话的技巧和分寸从而影响了说话效果。

其实在社交场合中,唯有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方能体现你的魅力。不会说话的时候不说话即可,没人指责你是哑巴,就算有那也比别人讨厌你来得强。

举个例子:一个性格耿直,在工作中非常努力上进的部门主管。有一天开管理层会议时,领导突然点到他让他针对于设计部提出的新方案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正好他对这个方案并不认同,便直接将自己的看法陈述出来,且完全不考虑在场其他高管的反应。你觉得经过此事之后,他在这个公司里还能待多久?

第二点:说话有逻辑

生活中与人交流时,我们总会碰到两类人:一类人是无论说再多的话,都能非常明确地表达出所说的内容、意思,有条理,有框架;哪怕在你听完之后想总结出他话里的一二三来也非常容易。

另一类人则是但凡话说多了,你会被他毫无逻辑,乱七八糟的言语搞得云里雾里,简单说几句还好,一旦说得多了给人感觉就像走迷宫,听了大半天根本就不明白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而导致这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在于你的话是否具有逻辑性。举个例子,你想和朋友阐述你最近认识了个女孩,很漂亮。为了让你的朋友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她的美,你可以说:“最近我认识了一个女孩,很漂亮,我觉得她长得很像张柏芝,甚至比张柏芝更美,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像是没有沾上尘世间的烟火气一样,五官精致立体,身材超棒。”

通过类比和描述,你的朋友基本上能想象出一个大致的轮廓,知道她很漂亮。

而如果你说:“最近我迷上了一个女孩,很美,她和我过去看的所有女孩都不一样,对她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之前我接触过一个女生,她俩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这样说显然你的朋友会觉得你是在说女孩给你的感觉,而不是她漂亮。

第三点:说话有气度

绝大多数的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遇到过这类情况:大庭广众之下,突然有人想你吻起一些不太合时宜的问题,或是提到一些你并不愿意和别人谈到的私密话题,瞬间就导致社交氛围极其尴尬,给在场所有人都带来不快。

这是社交场合中常见的一种交流现象,当事人面对此问题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碍于颜面,迫不得已回答此问题,另一种则是直接拉下脸来,带有情绪的警告对方,按照“对方”的套路走。两种方式都不会让人感到舒服,前者让自己不舒服,后者让自己得罪了。

说白了,这个时候便是体现你能否掌握气度了。《淮南子》中说过:“值得,道者若丘山,巍然不动,行者以为期。”意思就是说高手就应当像山丘一样,有自己坚守的“根基’,并不会因为考虑太多外界因素而失去其稳固性,以此得到别人的敬仰。

同样在职场中你不可能会一直受人尊敬,你要做的便是坚守住内心的淡定,无论别人说话再难听,也应该拿出你应有的气度来”以柔克刚“。那些挑衅你的人见你没反应也失去了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