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份最高,陵寝却位于风水墙之外——昭西陵

2019-08-07     朝阳阿力

昭西陵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孝庄文皇后的陵寝,位于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与东陵只隔一道风水墙。昭西陵始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同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后入葬地宫。昭西陵是清王朝皇后陵中级别最高的陵寝。

昭西陵在清东陵的位置

昭西陵鸟瞰图

昭西陵鸟瞰图

一、陵主。孝庄文皇后是顺治帝生母。生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妻。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号称帝,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下皇九子福临。福临即位后(年号顺治),尊为皇太后。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临死后,第三子玄烨即位(年号康熙),尊为太皇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后病逝,遗命将其葬在孝陵附近。按清朝早期葬制,皇后无论死于皇帝前或后,都要与皇帝合葬,同陵同穴。孝庄在其生前曾嘱咐康熙帝: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cuò】,我心无憾矣。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

康熙尊重祖母的意见,在东陵大红门边修建暂安奉殿。院内有享殿和暂安奉殿各一座,未建地宫。享殿为庑殿顶,享殿旁有东西配殿,院门为三座门。孝庄的棺椁被葬在暂安奉殿的宝座上,以土掩埋后永闭殿门。

雍正三年(1725年),是皇太极与孝庄成亲100周年的日子,雍正以孝庄文皇后暂安以来国家昌盛,圣祖在位历数绵长、子孙蕃衍为由,认为此地颇吉,故将暂安奉殿改为昭西陵。雍正三年初二月初三日动工,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将孝庄文皇后葬入地宫。

神道碑亭,仅存残碑,透出岁月沧桑

神道碑亭,仅存残碑,透出岁月沧桑

二、建筑。昭西陵座北朝南,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下马牌、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值班房、隆恩门、三座琉璃花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为地宫。陵寝前东侧建有制作祭品的神厨库。

现如今,昭西陵建筑绝大部分都已毁,从基址上看,最南端是下马碑,神道碑亭,仅存残碑,这都是超越皇后陵等级的建筑。碑亭东侧为神厨库,仅存围墙。东西朝房各五间。

隆恩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有燎炉两座。隆恩门内为一道围墙,开三座琉璃门与内院相通。昭西陵隆恩殿在康熙二十七年到雍正三年是作为宝城用的。在三座门内院设燎炉两座,东西配殿各五间,只存柱础。正面隆恩殿为重檐庑殿顶,关内清代帝(后)陵仅此一例。月台上铜炉、鹤、鹿各一对。殿内暖阁三间。殿内后部有一石基座,不知何用。大殿东西两侧各开一道小门与后院相通。石五供比较低矮,方城下月台前比较陡峭,明楼六十年代被修缮,内立碑一通,满蒙汉三文曰"孝庄文皇后之陵"。宝顶为圆形。

昭西陵文物标识牌

三座琉璃门中的两座已完全毁坏

三座琉璃门

昭西陵隆恩殿遗址(康熙年间做宝城用)

三、孝庄陵为什么在陵区之外。顺治帝的孝陵建在昌瑞山主峰之下,处于陵园内至尊无上的位置,作为福临生母的孝庄,将她葬在陵内任何一处,地位都低于孝陵,这与其辈分不相称。

其次,孝庄是皇太极的皇后,应与沈阳皇太极的昭陵为同一体系,故孝庄皇后的陵名叫昭西陵,所以把其葬在东陵陵区之外,以示区分。

另外,清代祭陵,都先从最高辈分的陵寝开始。孝庄身辈分最高,所以在谒陵时,都必须先从昭西陵开始。大红门是陵区的正门,是谒陵人必经之处,昭西陵建在大红门一侧,谒陵极为方便。再有,清代以左方为尊贵之位,昭西陵建在大红门左侧,所以昭西陵建在大红门东侧也是理所应当。

三座琉璃门与明楼远望

昭西陵明楼由于无山峦环抱,显得突兀

通向方城的石阶有丹陛

丹陛

四、多次遭劫。昭西陵于1931年3月被盗,当年溥仪派去的善后人员进入地宫探视,发现地宫内第一道石门半开,第二道石门虽然没开,但左扇石门上被凿了个长约0.7米,宽约0.27米的大洞,所幸孝庄文皇后的遗骨还在棺内尚未散乱。棺木修好后,摆放在棺床正位上,将遗骨放入后盖好棺盖,再关闭两道石门。又用水泥把左扇石门上被凿的洞重新填补好,此次盗掘昭西陵的除主犯外逃外,其余盗犯均被抓获。至于昭西陵里面有些什么珍贵的文物,史书没有记载,无从查起。

方城、明楼在六十年代已做了修缮

方城前方的石墙已残损不堪

石祭台

1945年底,以冀东军区张尽忠、王绍义为首的千人盗掘团伙横扫了清东陵。

1949年,东陵又发生了第三次大规模的盗陵案件。盗墓者对已经盗过的几处陵墓再次"扫仓",昭西陵因盗口堵砌得太牢固,未能打开。

在2016年5月,昭西陵隆恩殿台基护栏柱头又遭盗窃。有关资料显示,昭西陵在1992年之前的几十年均处于无人管护的状态,附近百姓可以随意进出陵园。

明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1WdgmwBvvf6VcSZdh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