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学二外,家长最主要能做什么?

2019-11-11   英伦云小学

小朋友学二外,家长最主要能做到的,是维护孩子学习的兴趣,以及维护语言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细水长流的特性。至于是什么语言,在18岁以前(即不考虑该语言对未来的就业发展前景等等现实的问题的基础上),都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从语法的角度上来说西语比法语简单,西语比法语更容易入门,很多答主说得很清楚,我本人也十分赞同这种观点。但是从这种角度,本身就不从是7岁孩子学习语言的切入点来看的。

本人5岁开始接触英语,14岁开始接触法语,20岁开始学习西语,从我个人的学习感官上看,对于学习英语的方式和后续法语西语的学习方式和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只能说,我们所谓的西语比法语简单,更容易入门,语法更方便,特例更少,这些统统是站在成年人学习语言的角度和出发点去考虑的。因为在我5岁学英语的时候,根本连语法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什么,规律,特例,什么其他的东西。和老师不断地重复单词和简单的日常对话,在家听听磁带,听听故事,结果等到10岁开始正式学习语法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自己的英语水平已经领先班上其他同学那么多了。

小孩子学外语和成年人学外语,是完全两个概念,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维持孩子对于新的语言的兴趣,好奇和求知欲。现在小孩子刚刚7岁,还有时间让你考虑发展二外的事情,等再大一点,9岁,10岁,家长会不会因为课业加重,准备小升初,学奥数,英语考证等等,想了想觉得反正二外没什么大的分量,不如就放弃了吧?毕竟英语不能放弃,那就只能放弃二外了。如果会有这样的想法,让小孩子学二外请三思,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语言不是电脑的操作系统,只要开始学了就能点那个要哪个so easy。语言是需要长时间的联系,日积月累的灌输,才能真正在人的脑子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哪怕是所谓语言学习的黄金年龄的小孩子。如果只是每周上两次短短的两三个小时的课外班,坚持两三年就放弃了,那等孩子以后再重新捡起来,困难程度对比其他零基础的学习者而言,并不会减少太多,只会带来一种似曾相识的模糊的熟悉感。所有的语法,词汇,读写,全部都要重头再来。这个时候家长会不会又开始抱怨当初的投入没有什么回报,是个错误的决定呢?

小孩子对于学习本身的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懂得的事情越来越多以后变得越来越脆弱。很可能因为家长本身对于二外本身未知而产生的恐惧和排斥性就连着自己也不喜欢了。在小学阶段,孩子本身对于自己能够发展什么样的兴趣的决定权十分有限,家长本人的导向会决定很多。在我14岁开始学习法语的时候,我父亲就曾经十分反对过这个决定,说我英语也没有达到专业的水平,为什么要再学一门语言,不是反而会和英语混淆,妨碍英语的学习。那一年的暑假,我以上雅思的机会同时争取到了上法语课的机会,才借此开始系统的学习这一门语言。开学以后就因为课业完全中断了。一年多过后,父亲的态度180度转变,从此开始和中国式家长一样恨不得每天回家以后站在我身后看我背法语单词。

当然,这两种态度在我看来都不是一个可取的态度。至少,不是一个最能鼓励孩子学习的态度。但是很多家长都容易游走在这两个极端。法语和西语,由于是二外,由于接触的时间和环境没有英语好,学习的路程会比英语漫长而艰难很多,在小孩子二外的学习上,尤其是对于法语和西语这两个受众面,流传度,发展性都不相上下的语言上,家长最能帮助到孩子的,不是是该纠结选择加90分还是加85分的语言,而是真的能在十年如一日的维护现在这一份对于二外教育的坚持和付出。不管是法语还是西语,作为一个从学生时代开始学二外的人,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五年过后,十年过后,题主翻过头来考虑孩子的二外教育的时候,仍然能够拿出当时的那份小心翼翼和殷殷期待,正如同你现在在纠结法语还是西语好,生怕哪种语言有哪一点不好,不能给自己孩子的未来提供帮助,不能给自己的孩子做出最优的选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