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国产化进程推动被动元器件企业快速发展

2023-10-27   普华有策

新兴产业国产化进程推动被动元器件企业快速发展

被动元器件行业的下游主要为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工业自动化等行业,其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周期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等紧密相关,因此存在一定周期性特征。同时,受汽车行业销售旺季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影响,整车厂通常在每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增加生产计划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从而对上游车规级被动元器件的销量产生一定影响。

1、被动元器件行业概况

(1)电容、电感、电阻是被动元器件的主要组成,应用领域广泛

电子元器件根据终端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力电子领域和信息电子领域。电力电子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一般工业、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等;信息电子领域主要包括消费电子、云计算、网络通信、物联网等。

电子元器件根据对电路信号处理的不同,可以分为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被动元器件决定信号的通过与否,不改变信号的特征,主要包括电容、电感、电阻、变压器和频率控制器件等,在电路中主要承担旁路/去耦、滤波、储能、稳定电流、稳定电压、阻抗匹配、抗电磁干扰等具体功能。主动元器件对信号进行放大和变换等处理,主要包括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和分立器件(D-O-S,Discrete devices-Optoelec-Sensor)等,在电路中主要承担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信号的调制解调、逻辑计算、存储等具体功能。

被动元器件是电子电路的基石,主要由电容、电感和电阻构成,市场空间广阔,其中电容主要用于旁路、去耦、滤波和储能,电感的主要用途是滤波、稳流和抗电磁干扰,电阻主要用于分压、分流、滤波和抗阻匹配。

2、行业主要企业

现阶段,全球电力电子被动元器件厂商较多,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其中,日韩台美的厂商大规模投资电力电子被动元器件行业的时间较早,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形成了以松下(Panasonic)、TDK、尼吉康(Nichicon)、田村(TAMURA)、国巨、威世(Vishay)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

在政策、资金、人才、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大陆已涌现了鹰峰电子、法拉电子、可立克、京泉华、伊戈尔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逐步在各细分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3、被动元器件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产业政策机遇

国家高度重视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发展,2021 年 1 月工信部发布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提出,信息技术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全力布局的竞争高地,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这为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能源结构转型的机遇

2020 年 12 月我国首次将“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重点任务。明确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力争我国二氧化碳排放 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作为未来四十年的国家战略,将从各个层面上深刻改变企业行为和居民生活方式,同时也将在经济结构转型上产生巨大的影响,与“碳中和”直接相关的行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为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展了空间,也为上游电力电子被动元器件行业发展提供契机。

(3)国产替代的机遇

近年来,国产品牌车企紧抓新能源转型机遇,推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获得消费者青睐,上汽、一汽、东风、广汽、长安、比亚迪等一系列优秀国产品牌逐渐崛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有率持续增长,2022 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 1,176.6 万辆,同比增长 22.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 49.9%,上升 5.4 个百分点。自主汽车品牌市场份额的稳步提高必将为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同时,我国乘用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对整车厂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产品质量和性能相同的情况下,国内汽车整车企业逐渐开始选择更具价格优势和服务响应优势的本土供应商,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把握这一机遇进入此前被国际厂商所垄断的细分领域,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重要零部件依赖进口对国内产业链安全构成了威胁,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趋势将不断加快。

汽车零部件国产化趋势将为具备先进制造工艺的本土企业提供历史性机遇。国内被动元器件企业将能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促使企业发展壮大,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4、被动元器件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1)新兴产业快速释放需求,协同被动元器件技术变革

被动元器件行业由电容、电感、电阻、变压器、控频元器件等组成。近年来,以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力电子被动元器件技术的变革。例如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及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系统电压不断升级,传统被动元器件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在汽车轻量化和优化空间布局等指标上要求越来越高,以实现降低能耗、提高乘坐舒适性和储物便利性,从而对被动元器件小型化、集成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车的振动大、变速急等特点要求被动元器件可靠性强。

受此推动,能够满足新兴产业应用场景要求的技术路线,能够快速迭代不断改进工艺、推出新产品的企业,正加速脱颖而出。丰田Prius汽车的电驱动系统控制器就经历了从使用电解电容到使用薄膜电容的演进。

(2)复杂的发展形势为中国被动元器件企业带来历史发展机遇

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为中国被动元器件行业的进口替代与全面赶超带来外部压力的同时,也催生了内部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出于供应链稳定性、排产安全性等因素的考虑,对中国被动元器件供应商持有更加开放的心态。

(3)新兴产业国产化进程推动被动元器件企业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光伏发电装机量、风力发电装机量也排在世界前列,庞大的市场需求将带动被动元器件的快速发展。同时,已经有一大批中国企业成长起来,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兴产业领域占据优势竞争地位,对上游核心元器件的国产化需求不断上升。我国被动元器件企业将凭借在快速响应、运输成本、协同开发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迎来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

5、阻碍被动元器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国内企业规模化程度偏低、资金实力整体较弱

以松下、TDK 为代表的日系生产厂商在被动元器件领域深耕多年,在高性能、高精度电容和电阻产品的研发创新、生产工艺成熟度和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和控制精度方面仍存在一定优势,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较大。

目前,相比国际制造巨头,国内被动元器件制造企业普遍存在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偏低、资金实力较弱等问题,不利于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也不利于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行业盈利水平

被动元器件生产主要原材料包括铜、铝、硅钢等金属原材料及加工件、薄膜基材、绝缘类原料、灌封材料、包材料、五金件等。上述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受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未来价格大幅波动,将直接影响生产成本、进而影响行业盈利水平。

(3)下游行业政策调整对企业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被动元器件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当前阶段,上述行业发展一定程度上仍受产业政策影响,尤其是补贴政策。补贴规模、补贴力度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将直接影响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经营,引导行业发展方向,促进行业内企业整合升级。补贴政策的调整将促使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加强技术攻关、降低成本,对企业的技术水平、规模化生产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6、被动元器件行业进入壁垒

(1)技术壁垒

被动元器件行业的企业需要对材料成分、产品性能、工艺参数进行持续的研发、优化与调试,以确保产品品质和保持产品良率。因此,行业新进入者没有前期的研发和生产积累,可能会导致产品良率较低,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和下游客户的拓展。

(2)体系管理与客户认证壁垒

被动元器件行业下游主要客户为新能源汽车或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风电企业或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光伏企业或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行业拥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通过相应的体系认证方能进入,例如 IATF 16949 等。同时,车规级被动元器件产品还需要满足整车企业基于 AEC-Q200 或 ZVEI 组织的一系列实验测试的要求。

整车企业特别是国际知名整车企业对合格供应商具有严格的认证流程。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通过整车企业对其研发实力、工艺水平、制造能力、产品性能、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全面考察,方能进入合格供应商库名录,具备量产供货的资格。行业新进入企业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与较大的资金成本,方能通过相应的体系管理与客户认证。风电行业、光伏行业的客户对于供应商也有严格的认证流程与供应商管理机制。

(3)资金壁垒

被动元器件行业在产品研究开发、实验环境搭建、产线建设升级、样件样品试制、原材料采购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优良的现金流表现与持续的融资能力,将构成行业的资金壁垒。

(4)规模壁垒

被动元器件行业的规模效应较为显著。企业通过持续开拓下游客户并提升订单需求及扩大生产能力,可以有效分摊相关投入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对尚未形成规模的竞争对手产生竞争优势。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被动元器件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十四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