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喝新茶,老手喝老茶,高手只喝十年陈,这就是白茶圈现状吗?

2023-09-25   小陈茶事

原标题:新手喝新茶,老手喝老茶,高手只喝十年陈,这就是白茶圈现状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身边有位朋友,遇到了一件很郁闷的事。

原本,他这两年开始,白茶喝得比较勤。

由于是工薪族,购茶预算有限。

平时喝的口粮茶,都是近两年的高山春寿眉。

风头很盛的老白茶,反而很少喝。

因为好的老茶,价格有些超预期。

再说,自己也更偏好新茶的鲜爽。

但不久前,在家族聚餐后,长辈亲戚们坐下来喝茶闲聊。

期间,话题聊到新白茶能不能喝。

有位比较懂茶,话语权比较重的长辈,分享出这样的经验。

直言说新茶刺激性太强。

“白茶一般是喝老茶好,新茶最好别喝。”

“你偶尔喝一、两次就算了,长期当成口粮喝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啊,为什么,有什么专门说法吗?

那位长辈的见解是:“你这寿眉看着颜色这么绿,根本没转化,茶味会很生涩啊……”

闻言,那位朋友在心底默默回复,可我这是春茶(春寿眉)啊,不买绿的,难不成要买叶色发黑的?

不过,为了避免冷场,那位朋友转移了话题后,并没有细辩下去。

其实在这段对话里,藏有不少亮点。

将这5点想明白后,对解开喝茶困惑有不少实际用途。

《2》

一、白茶存成老茶才好喝?

“绿茶喝新,白茶喝老”,这是不少茶客的真实看法。

甚至于,看到身旁有熟人分享自己爱喝新白茶的经历时,还会忍不住开始说教。

“不懂白茶的人才去喝新茶,真正懂行的只喝老白茶,新茶太寒凉了,要放三年五年以上才能喝。”

殊不知,这样的说教没有意义。

因为,只要品质过得去,白茶新茶老茶都能喝。

新白茶不存在性寒凉的说法,只是稍显清凉罢了。

由于内在茶味物质尚未大量转化,新白茶的整体风味更为活泼,清鲜、爽口、鲜润动人。

吃了一餐火锅、烤肉感到特别腻味时,喝上一杯新茶,绝对比老茶应景。

日常喝茶喜欢喝清新、鲜爽茶味的茶客,也没必要跟风喝老茶。

坚持做自己,自己喜欢喝,喝完后感觉很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喝白茶,不存在只有老茶才能喝的绝对禁忌。

如果你刚开始入门喝茶,在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其实更推荐从新茶喝起。

万丈高楼平地起,优质出色的老白茶,也是靠新茶慢慢存出来的。

新茶阶段不好喝的白茶,后期不管存再老,照样没有醇厚、饱满、耐泡的出色茶味。

新手入门,从新茶开始喝,能帮你直接避开做旧茶的坑。

同时,一路喝下来,也能加深你对白茶的了解。

细致感受过不同阶段的白茶风味后,后期选茶才能心中有数。

《3》

二、新白茶不适合长期喝?

继续上一段的话题。

不少茶客会固执地认定,白茶只有老茶好,新茶登不上台面。

即便再退一步,也是觉得新白茶偶然尝个新鲜就算了,长期泡来喝不合适。

但在白茶圈子里,喝茶选茶应当以自己的真实感受为出发点。

茶味清鲜淳和,花香毫香清雅的高山新白茶,香气滋味俱佳,当成日常口粮茶完全没问题。

按照我们的喝茶习惯,平时喝新茶的次数,远超老白茶。

因为福州的夏天很热,过去的七、八月,在我们茶桌上出镜率最高的白茶, 是今年的春茶。

各种2023年新出的白茶,轮流尝鲜。

头采米针、荒野银针、抛荒银针、有机白牡丹、一级白牡丹、 清明白牡丹、牡丹王、一级春寿眉、有机春寿眉、有机银针……

高温闷热的盛夏,坐在空调房里,享受一杯春茶的极致清鲜,再舒坦不过。

等到熬过苦夏,步入秋冬季后,当年春白茶也刚好陈化了大半年时光,风味更为温和。

入秋之后喝白茶,老白茶不是单一选项。

近一、两年的陈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新白茶,极致清鲜、鲜爽突出。

老白茶,甘香悠扬、汤感醇厚绵柔。

而陈白茶处于两者之间,是过渡期,既具有新茶的鲜,又初具老白茶的醇厚。

每当你拿不定主意该喝新白茶,还是老白茶的时候?

不妨想一想这“第三道路”,选择喝陈茶也颇具性价比。

平日喝茶,只要选对适合的好茶。

喝茶时,别将茶味闷太浓,别空腹大量喝茶。

喜好喝清新鲜爽茶味的人,将新白茶当成口粮茶长期喝,完全没问题。

《4》

三、白茶新茶是不是刺激性比较强?

谣言的诞生规律,千篇一律。

离不开口口相传,以讹传讹。

比如,造谣新白茶味道刺激、苦涩味重,带生涩味,不如老白茶醇柔……

这种谣传一度误导了不少茶客。

但辟谣的方法很简单,亲自试一试就知道了。

高品质的白茶,哪怕新茶刚做好不久,茶味也不会浓苦、发涩、刺激性很强。

即便偶尔不小心,将这泡茶泡苦了之后。

将稍微浓苦一分的滋味,咽下之后,也能在喉间快速消散。

不会一直停留下舌面与喉间,导致苦味难以消散。

优质新白茶,原料工艺到位, 内部含有不少对人体有益的滋润成分。

比如,茶氨酸。

茶氨酸是基础茶味组成,能提供清甜、鲜爽的茶味。

高茶氨酸含量的高山白毫银针、牡丹王新茶,喝下一口,极致鲜爽,能补充人体元气。

作为氨基酸类的成员,多喝茶氨酸丰富、鲜味突出的新茶,多有脾益!

又比如,各式芳香物质。

天然美妙芳香,能舒缓紧张、焦虑情绪,调节心情。

新白茶的毫香、花香、竹林香、嫩笋香、草药香等系列清雅鲜香,颇为治愈人心。

总之,遇上一杯又香又好喝的新白茶,哪怕再不懂茶,凭借饮茶本能,也能让人喝下一杯后,忍不住再喝下一杯。

咽下清润鲜爽的茶汤后,喉间能留下阵阵舒适怡人的清冽鲜香回味,生津又润泽。

在这个天干物燥的季节,适当喝点生津强烈的新白茶,更利于润秋燥。

《5》

四、叶片发绿的寿眉,茶味容易发涩?

叶片绿不绿,与茶味涩口没有任何关系。

新茶阶段的春寿眉,以绿为主才是常态。

以一级春寿眉为例,它的叶片颜色颇具层次感。

深绿、浅绿、淡绿、菠菜绿、灰绿等,抓出一捧散茶出来,能看出明显过渡感。

或深一分,或浅一分,但整体的“绿色系”保持不变。

这是由白茶的工艺特色决定的。

白茶散茶加工,工艺过程极致简朴。

以萎凋、干燥为主,不会过多破坏茶叶本味,也不会对白茶原有基础色系造成干扰。

加工完毕的新茶,像脱水蔬菜。

从这些完好保留的天然干茶条形上,还能看出鲜叶的最初模样。

要是你买到的春寿眉,叶片不绿,反而发红、偏暗、褐色居多。

反倒要提高警惕心。

因为这样的茶,不是制茶工艺有问题,就是后期储存有缺陷。

只有被渥堆过、暴晒过,或者是储存时见了光,才会变成这副暗沉模样!

《6》

还记得有位浙江茶友分享过,他现在喝白茶的心态很复杂。

因为,他纯粹是将白茶当成绿茶的翻版。

喝白茶,基本只喝3年以内的白茶。

年份再高一些的老白茶,除了朋友送来的几块饼,自己一般不买,也很少泡开喝。

原因是,他对一杯好茶的定义是清新、鲜爽、香气馥郁。

喝日期新鲜一些的新白茶,总感觉更安心……

其实,这种个性化的喝茶选择,完全可以理解。

喝白茶,有人独爱新茶的鲜,也有人偏好老茶的醇。

环肥燕瘦,各有所长。

不知道,新茶与老茶之间,谁才是你的心头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