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个"饭渣",大概是仅次于孩子"学渣",更让当代父母发愁的了。饭都吃不好,这小体格子,去外面还不被人随便欺负?
对于孩子不好好吃饭,许多家长会选择最直接的办法:"孩子不吃饭,饿两顿就老实了"。
你要问这个法子有没有用,大多数家长会说:不然还能怎么着?就差跪下来求小祖宗好好吃了,还要当父母的怎么办?打不得骂不得,太伤脑筋了。
那饿孩子两顿,有没有效果呢?
网友是怎么说的?
网友@糖果杰米:
真饿了一次,但只管了一顿饭。还搞的全家都快崩溃,那天吃晚饭,孩子吃了两口,说什么都不吃了,非要看动画,一气之下把菜都收拾了,告诉孩子直到下一顿饭,也就是第二天早饭前,什么都不准吃。结果,晚上8点就开始喊饿,眼巴巴的不知道多可怜。夜里1点饿醒一次,4点又饿醒一次,比当初喂奶还难搞,倒是早饭饿得吃得香,但到了晚饭还是一个德行。
网友@莫斯克拉凯迪雅:
我女儿一岁半就开始和我们共桌了,自己吃,没人管她,吃得也挺好挺开心,到点就老实的等着吃饭,规矩还是要从小开始养,而且不能由着性子来,吃饭的时候玩别的东西,或者看动画片,这都是不好的。
网友@跟着闺女学英语的大叔:
要让孩子吃饭,中间就不能给孩子吃零食,另外不要给孩子吃饭的时候玩手机、看电视,他只能吃饭的时候,吃得就多了,这也是个难题?
我们先看看真正"饿大"的孩子长大的样子
当年我们的父辈,经历过一段浩劫,这是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不知道多少家庭聚会上,老一辈借着酒兴谈及以往时,总是不断聊起当年的艰苦。我记得很深刻的一段"老生常谈":家里一共5个孩子,过年了向隔壁借了一两肉,做成圆子,但不能吃,只能用红绳挂在客厅房梁正中,一家人盯着它吃年夜饭,之后这个圆子也不能吃,一直放到变质。
为什么不给家人吃?因为只做出了一个圆子,分给谁?不如挂起来,大家看着它,当做每餐都有的样子,还能多吃几口米饭,那还得米饭有得吃的情况下。
这代人,真的经历过"饥饿",他们吃饭香不香?
老实说,当饥饿刻进骨头,吃每顿饭都是香的——香过头了。几位家中老人,每次吃饭的时候,跟抢一样,吃起来的样子不好看,但看着真的很心酸。
而且老人家一定要吃米饭,这样能填饱肚子,以至于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这些老人各个都有糖N病的困扰。
这些当初真的"饿大"的孩子,如今长大后,生活就满意了吗?
那么你饿了孩子几顿,孩子就真的有"饥饿"的记忆了?先不说存在虐待的问题,就说孩子本身,他们很健忘的。
靠饿治标不治本,父母别再犯错了
从网友的回答里,我们也看出了,饿两顿,孩子过不了一天就会忘记,这个法子可能会解决下一顿的问题,但解决不了长此以往的问题,治标不治本,所以父母们不要再犯类似错误了。
有个6岁的孩子,因为吃饭总不如妈妈意,每次到了吃饭,妈妈就会绷着脸,如果吃不好还会动手打他。
所以,孩子吃饭的时候,使劲表演,往嘴里使劲塞,但塞完之后,会习惯性呕吐,不仅没有吸收营养,反而造成了胃部问题。
更重要的是,孩子从此畏惧吃饭。
吃饭都恐惧,这个孩子的未来,该多苦闷。
面对"饭渣"父母应该怎么办?
第一,放下焦虑
许多家长之所以强迫孩子吃饭,是怕孩子没有足够的营养,长不好。当然,如果孩子从小吃饭的习惯就不好,吃饭一直喂,自己吃饭就开始玩,那是会长不好,但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要从吃饭仪式开始改。但父母可以放下焦虑,如今的生活质量提升,只要不是孩子生理上出现问题,无法摄食,大多数时候,父母给予的营养都是够的。
第二,让孩子自己掌握碗筷
别给孩子喂饭!别给孩子喂饭!别给孩子喂饭!孩子长到能够自己吃饭的时候,坚决不要喂饭了,孩子自然会照顾好自己的肚皮,难道孩子还会饿着自己不成?反而是那些喂大的孩子,自己吃饭的时候,根本不知道量,吃两口以为吃饱了,接着就玩儿去了,那能吃得好?
第三,增加运动量
运动会消耗能量,增加孩子的消耗量,吃饭的时候自然也会多一些,但不要在饭前一个小时剧烈运动,那反而会让孩子更没胃口,所以调整好运动、休息和饮食的节奏,是父母真正该修习的功课。
一日三餐,是人生最平淡,但有是最重要的事,父母不要把这件伴随一生的事,变成孩子一生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