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糖尿病后,大部分“糖友”可能都会使用到胰岛素,但由于对胰岛素的不了解,很多糖友对胰岛素的认识或使用存在一些误区,导致胰岛素的作用大打折扣,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在今天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学校上,糖尿病医院陶金医生以临床多年的经验及案例向前来听课的近五十名糖友以《胰岛素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为题,讲述了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控糖方面的误区及注意事项,带糖友们走出胰岛素认识的误区,规范使用胰岛素,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控制病情。在讲课时,陶金医生说:”很多糖友可能在偶尔忘记漏打胰岛素时,会非常担心血糖控制不佳就赶紧补打。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我们首先要测血糖,看结果而定,若血糖升高不多,可通过运动、饮食调节,不必补打胰岛素。”
一、哪些糖友需要胰岛素治疗?
需要胰岛素治疗的主要有六大类人群:
1、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胰岛素;
2、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消瘦者;
3、严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如感染、肺结核、酮症酸中毒、外伤、手术等;
4、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如视网膜病变、肾病、末梢神经炎等;
5、妊娠状态: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患者;
6、2型糖尿病β胰岛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者。
二、打胰岛素会“上瘾”么?
不会。很多人对注射胰岛素不理解,认为一旦胰岛素注射就会产生依赖性、上瘾,其实并不是的。
从严格意义上讲,胰岛素并不是一种药,而是人体自身份泌的一种生理激素。实际上,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也就无以维系。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是相对不足,可用口服降糖药物促进人体胰岛素的产生和作用,但绝大多数患者可能自身人体胰岛功能衰竭,此时就必须用外来的胰岛素治疗。
因此,糖友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完全由病情而定,不是因为用了胰岛素才导致了胰岛素依赖。
三、如何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
1、注射部位选择:胰岛素有四大注射部位,包括腹部、手臂外侧、大腿前侧或外侧、臀部。不同注射部位,吸收速度不同;吸收速度为:腹部>手臂外侧>大腿外侧>臀部
2、注射部位的轮换:将腹部注射部位等分成4个区域,大腿、臀部等分成两个区域;每周在其中1个区域进行注射,按顺时针方向轮换;每两次注射点的距离应在1厘米以上。
陶医生提醒各位糖友: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胰岛素,会使该部位产生红肿、硬结或皮下脂肪萎缩,这将导致药物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延长,进而导致血糖波动。
四:胰岛素的保存
只有正确储存胰岛素,才能保持胰岛素的活性,发挥最大治疗作用。
未开启的胰岛素应保存在2~8℃的冰箱中,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避免反复震荡。
已开启的胰岛素可室温保存,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药物效价呈下降趋势。因此,在开启后应尽快使用。
胰岛素初次使用后,应在室温(15-30℃)保存不超过30天或按厂家建议储存,且不超过有效期。另外,正在使用的胰岛素不建议冷藏保存,外出旅行时应随身携带,不可托运。如果胰岛素笔芯已装入胰岛素笔中,则不需要放冰箱,放在室内阴暗、凉爽处,避免受热、光照即可。
授课临近结尾时,陶金医生重点强调糖友们不可反复使用针头。陶医生讲道:“原则上,我们要求针头要一针一换,不能重复使用,但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很多糖友经常会重复使用针头,这不仅会增加注射疼痛感、导致皮下组织增生或形成硬结、影响胰岛素的浓度和注射剂量的准确性,还可能会造成感染等。所以,建议糖友们如果做不到一针一换,也要勤换针头。”
在本期糖尿病自我管理学校中,糖尿病友不仅学到了胰岛素临床应用的相关知识,还听取了护理部李伟婷主任的《糖尿病友的日常自我管理》相关知识。糖友纷纷表示,能够参加这样的公益学习班,对自我糖尿病健康管理很有帮助,一定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以更好的保障健康,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