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孩子吃饭发愁?背后的这些原因,每位家长都该知道

2020-10-18     淘妈育婴

原标题:还在为孩子吃饭发愁?背后的这些原因,每位家长都该知道

文|淘妈

“宝贝,你再吃几口吧,你看哥哥吃了一大碗呢。”

“吃完这口,奶奶给你看一集电视。”

“好了好了,那今天中午就吃这么都吧,晚上一定要多吃点哦。”

昨天带娃去表妹家玩,表妹家的孩子中午不好好吃饭,奶奶追在孩子屁股后一直重复以上这些话,就为了孩子能多吃一口。可奶奶磨破了嘴皮,小外甥也不买账。这个场景,是不是像极了你家的情况。每天有多少家长追着孩子喂饭,只要孩子能多吃一口就特有成就感。也有很多妈妈在线等“怎么能让孩子爱上吃饭?”其实想要让孩子多吃饭,重要的还是找到孩子不爱吃饭背后的原因。

1. 辅食添加不合理

辅食是孩子第一次接触奶以外的其他食物,一般来讲,在孩子6个月就可以添加辅食了,最早不能早于4个月,最晚也不能晚于8个月。在添加辅食后,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食物的性状应该由泥糊状到半固体,再到固体发展。有些家长想着孩子还没长牙,为了孩子能更好的消化,一直都给孩子吃糊状的食物。这样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得不到锻炼,就会影响孩子以后吃饭。孩子不愿意去尝试咀嚼起来有难度的食物,慢慢就变得不爱吃饭。

2. 没有控制好零食

孩子可以吃零食吗?完全可以!不是有这么句话嘛“没有吃过零食的孩子,童年是不快乐的”。但是家长给孩子吃零食也有很多的讲究,首先要杜绝垃圾食品,其次也要注意孩子吃零食的量、时间等问题。有部分家长担心孩子饿,不停给孩子吃零食,包括饭前也要喝个酸奶。孩子的胃容量是有限的,零食吃了那么多,自然没有地方再容纳饭菜了。

3. 饭菜单一

很多妈妈看孩子喜欢吃某样食物,于是一天三顿,一个月30天基本上都重复吃这一样饭。说实话,我们大人每天吃同样的饭菜也会有吃腻的时候,孩子也是如此。饭菜太过单调的话,会把孩子“吃伤”,孩子自然不愿意多吃了。另外,单一的饭菜营养也是有限的,不利于孩子摄入全面均衡的营养。

4. 口味重

有不少妈妈反映自己家的孩子从小口味就很重,给他做的饭菜清淡点就不愿意吃。这个问题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家人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出问题了,很有可能就是家人过早给孩子添加了盐、酱油等调味品,从小就把孩子培养成了“重口味”,长大后就难以接受口味清淡的饭菜。

5. 孩子运动少

有些孩子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待在家里,很少出去活动。这样孩子消耗的热量少,不容易产生饥饿感,所以吃得少。建议家长每天带孩子出去运动运动,好处多多。

6. 边玩边吃饭

生活中有些孩子是边看电视边吃饭、边玩边吃饭,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做就会分散孩子吃饭的注意力,孩子的主要注意力都在电视、玩具上,再好吃的饭菜都变得索然无味。在这种情况下进食,孩子就是机械地重复咀嚼、吞咽的动作,体会不到进食的乐趣,慢慢也就减弱了自主进食的意愿。

7. 孩子生病了

如果孩子之前吃饭都很好,这段时间突然不爱吃饭了,家人就要警惕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像口腔溃疡、疱疹性咽峡炎等,都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家长就需要带孩子及时就医治疗了。随着疾病症状的好转,孩子的胃口也会慢慢变好。

淘妈说:如果你家也有一个不爱吃饭的孩子,先别急着责骂孩子,看看是不是有以上这些原因,找到原因后就要对症下药寻求应对的措施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F0CPHUBLq-Ct6CZSeL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