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新游记》,社会向综艺见人、见社会、见时代

2022-04-30   影视前哨

原标题:专家热议《新游记》,社会向综艺见人、见社会、见时代

近日,由腾讯视频推出的游历观察真人秀节目《新游记》正在热播。节目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作为故事背景和价值依托,以“星素结合”的创作模式,通过王彦霖、黄子韬、林更新、岳云鹏、张若昀和陈飞宇六名男青年组成的新游团一路西行的经历,展现中国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精神风貌,还原新时代下普通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场景,为社会传达乐观积极、勇于奋斗的生活态度。

随着《新游记》热度与口碑的不断升温,节目在形态上的探索创新,在社会观察层面的价值输出,以及凸显纪实与真实的质感,都引发了市场对真人秀创作的深入思考。4月29日,由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联合主办的《新游记》专家研讨会举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节目的内容表达、创作思路以及现实观照等不同维度展开热烈讨论。

专家研讨会合照

创新融合模式,“地平线”综艺

贴近日常生活、深化现实价值

《新游记》集明星旅行、密室逃脱、户外竞技、职业体验等多种真人秀类型元素于一体,每一期还会根据不同主题和任务开启新玩法、新规则,打破了类型综艺之间的壁垒,不拘泥于单一的环节设计,在核心内容框架里进行多元化的模式创新,从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取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深化节目价值。

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天马工作室高级总监、《新游记》制片人李笑回顾了节目创作心路,制作团队在前期投入相当的精力对节目录制地的文化、生活、风土人情做大量调研工作,在拍摄中会借明星的体验过程把更多镜头对准当地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在尽量不干扰的状态下呈现生活原貌。“我们想通过节目来引发大家对于日常生活的真实思考和感悟,希望观众从中感受到普通人对生活积极的态度,点燃大家对生活的希望。”

《新游记》将户外与户内相结合,同时贯穿竞技、体验、观察等不同的真人秀类型内容,展开了一次模式创新的全方位尝试。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关玲认为,“当这些要素与现实中的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时,观众能从中感到耳目一新并且会心一笑,这就是节目展现出的策划能力、制作功力和创新意识”。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俞虹指出,《新游记》表现出一档新综艺高度的融合创新意识,并以此为载体对内容价值进行开拓和深挖,且实实在在触及普通人的真实社会生活,在内容表达和意义表达层面形成有价值的探索。“节目中的艺人和素人在设定与即兴、角色与本我的碰撞之下所呈现的不仅是简单的故事记叙,更体现出每个个体的性格、价值观和审美的多元化表达,让一档综艺节目的可看性变得更有层次感。”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乘虎把观看《新游记》的体验总结为“一停、二看、三通过”,正是因为节目跳出了传统的真人秀框架,才会让观众想要停下来去辨识和思考,再从中去看其中的内容主题和反映出的世间百态。“以往的明星体验场景更像一种所谓‘真空式’的体验,代表了一种明星综艺的传统模式,与这条‘天际线’相比,《新游记》更像是一档‘地平线’式的综艺,观众会期待明星在这样的环境和规则下,是否能更真诚的袒露心迹,在与普通人的交往中回归到生活的常态。”

打破创作瓶颈,

节目致敬名著经典、深掘文化属性

一个阶段以来,真人秀节目的创作创新成为行业求新求变的重要焦点。面对创作瓶颈的出现,《新游记》敢于在内容与形式上守正创新,在综艺节目的娱乐属性之外深入开发综艺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精神资源,将文化底蕴与生活体验相融合,为综艺节目创作拓展新的思路。

“明星自带的流量不是缺点,如何用好流量是关键。有流量才能更好地带动正能量,让主流价值有效传达。”在《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看来,《新游记》可谓是真人秀创新的一次“逆袭”尝试,节目中没有刻意回避明星的特殊性,明星们组成的新游团沿着国道开启的不是风光之旅,而是生活之旅、生命体验之旅。“当明星们真的下沉到最普通的职场和最基层的人群中,从以温饱为标准的物质满足开始一点点去蜕变,才能展现出生活最原本的底色,把观众的目光引向基层劳动者的身上,从而引起人们对于平凡社会生活最深切的关注和理解。”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新游记》选择以此为文化依托,并由此获得更为丰富的创作空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视听中国”平台负责人谢瑾基于文化视角分析了《新游记》的节目创新路径。在她看来,节目将原著中“九九八十一难”的概念融合进节目的各个环节,没有让名著的背景流于表面,而是将其作为节目推进的内在逻辑,流畅有趣,老幼皆宜。“现在的综艺市场中不缺少具有娱乐属性的综艺,《新游记》则在娱乐价值之外兼具文化价值和社会属性,用创新表达来拆解和呈现故事,赋予中国古典名著新的意义和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贵武也强调了节目在融通文化性与社会性的自觉意识。“《新游记》在今天的综艺市场中展现出了创新的‘另类’一面,节目基于真实记录,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和创意,善于从地方特色和现实生活中挖掘深蕴,是一档有想法、有追求、有担当的优秀的游历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其作法既对中国综艺节目的发展走向具有启示意义,也值得所有的音视频节目借鉴。”

在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何天平看来,在今天的综艺市场里,《新游记》无疑是一档在创新力度和社会视野上都有极大突破的节目。“它是用力的,但不是费劲的,我们能从中明确感受到属于节目的这种自洽性,以及形成一种自成一体的社会性表达和沟通,今天的观众一定乐见于这样一档始终在寻求突破的节目。”

汇聚“新”“正”“专”鲜明特点,

社会向综艺要见人、见社会、见时代

今天的综艺节目不仅要在内容上独树一帜,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格,为观众带来愉悦感、幸福感,更要通过节目观照现实生活,回应社会关切。《新游记》用近乎纪实的手法去还原新时代下普通人的生活情境,没有刻意的引导和设计,不管是明星还是素人,他们在镜头前表现出的情绪都是在当时情境里的自然流露。观众也能从节目中看到,普通人面对生活困境仍然可以保持乐观、不懈奋斗的人生态度,这样的共情更为触动人心。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尹鸿认为,《新游记》具有“新”“正”“专”三个鲜明特点。作为一档社会向综艺,它的探索也传达出综艺创作乃至时代的大趋势:我们理应自觉地去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地表达对社会的关注。“节目中的艺人用自己独特的身份在实际层面帮助他人解决出现的危机和困境,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社会空间和场景下去完成社会层面的沟通,通过节目展现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情境,让我们看到人们对平凡生活的热情、梦想与热爱。”

在《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看来,《新游记》突出了真人秀节目“求真”“见人”“内秀”的特质。“节目直通生活场景,贴近生活,呈现出普通人真实的生活状态、情感诉求和精神状态,还原出一个鲜活的时代现场。”“星素结合”的形式没有简单化对普通人的关照,而是让明星与普通人群之间产生关联,努力让在时代叙事中可能被遮蔽的普通人被看见,突出“人”在节目叙事中的作用。此外,节目没有刻意的作秀和表演,而是将“秀”内嵌于生活质感和人间烟火当中,让种种情绪从生活的味道中慢慢地渗透出来。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赵捷从纪实性的角度探讨了《新游记》的突破,并指出这不仅是一档真人秀节目,其所呈现出的真实感更像是一部纪录片,是一份对当下生活具有留存意义的影像档案。“嘉宾去到不同地方感受的是当地的人文、风情,体验的也是当地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在镜头中观众看到的是各样的邻家生活,尤其是人们特别向往的那种难得的烟火气。在这种对朴素生活的美好向往中,引发观者去重新审视和解读自己的生活日常,这正是节目带给观众更深层的现实意义,启发人们更加珍惜和热爱当下的生活。”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徐健则从“戏剧性”与“社会向”两个维度对节目展开了解读。“节目用丰富的戏剧性情境呈现富有烟火气的冷暖人生,在浸没式的生存体验中,展现角色行动与故事走向的多种可能,以最大程度的‘真’,寻求共情,输出价值,凸显人文关怀。只有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才能有共情,才能有价值观的输出,才能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中,媒介内容更需要把民众稀缺的注意力引向有意义、有价值的方向上来。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学刊《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俊认为,“《新游记》的创作充分体现了网络视听媒体对社会责任的践行,把青年人作为收视主力,鼓励和吸引青年人主动面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甚至社会困境,从而把自己贡献到不断地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节目聚焦和观照现实,引导观众关注当下时代的社会状态,引发对社会中人和事的思考”。

在浮躁的“碎片化”信息时代,《新游记》作为一档长综艺类型节目敢于探索实践,在创新力度和社会视野上寻求更高层次的突破,以历史名著为背景深化节目的文化价值,以勾勒现实生活的真实图景还原社会原貌,以明星和素人的双重视角呈现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让观众和市场看到了综艺节目形态和模式新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