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核电运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发电量约占发电量的8%

2023-08-06   普华有策

原标题:2030年核电运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发电量约占发电量的8%

2030年核电运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发电量约占发电量的8%

1、核电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与产业政策

2022年8月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国家市监总局在《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核电装备。重点发展核级铸锻件、关键泵阀、控制系统、核级仪器仪表、钻基焊材等。研究建立核电专用软件验证数据库,支撑软件体系开发与优化升级。加快三代核电标准化、谱系化发展,持续推进钠冷快堆、高温气冷堆、铅秘快堆等四代核电堆型的研发和应用。加快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颁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建设,保持平稳建设节奏,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电项目。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示范,积极推动高温气冷堆、快堆、模块化小型堆、海上浮动堆等先进堆型示范工程,推动核能在清洁供暖、工业供热、海水淡化等领域的综合利用。切实做好核电厂址资源保护。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

2021年11月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围绕提升核电技术装备水平及项目经济性,开展三代核电关键技术优化研究,支撑建立标准化型号和型号谱系;加强战略性、前瞻性核能技术创新,开展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超)高温气冷堆、熔盐堆等新一代先进核能系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核电站长期运行、延寿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核能全产业链上下游可持续发展。

2021年10月由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指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确定核电站布局和开发时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平稳建设节奏。积极推动高温气冷堆、快堆、模块化小型堆、海上浮动堆等先进堆型示范工程,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加大核电标准化、自主化力度,加快关键技术装备攻关,培育高端核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持续提升核安全监管能力。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提出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建成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积极有序推进沿海三代核电建设。

2、核电行业发展概况

核电作为一种安全、清洁和高效的能源,是我国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分支,是我国实现“双碳”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2017年至2022年,全国核电装机容量从3582万千瓦上升至5,553万千瓦,复合增长率达9.16%。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5台(不含中国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56985.74MWe(额定装机容量)。2022年1-12月全国共有2台核电机组首次装料。

2022年1-12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83,886.3亿千瓦时,其中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4,177.86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98%,比2021年同期上升了2.52%;累计上网电量为3917.90亿千瓦时,比2021年同期上升了2.45%,详见表2。与燃煤发电相比,2022年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11812.47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0948.67万吨、二氧化硫100.41万吨、氮氧化物87.41万吨。

同时,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核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为395亿元;2022年,我国核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为677亿元。2017年到2022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38%。

3、核电行业市场预测

根据“十四五”规划,我国将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成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积极有序推进沿海三代核电建设。推动模块式小型堆、60万千瓦级商用高温气冷堆、海上浮动式核动力平台等先进堆型示范。建设核电站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建设乏燃料后处理厂。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

“十四五”及中长期我国核电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向积极有序发展的新阶段转变。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清洁化、低碳化转型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核能作为近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我国自主三代核电会按照每年6至8台的核准节奏,实现规模化批量化发展。预计到2025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7000万千瓦左右,在建约5000万千瓦;到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核电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8%。

4、行业竞争壁垒

(1)技术壁垒

核电装备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对产品的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组装调试、试验验收等工作都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尤其是不锈钢零部件的清洁度等级更是十分严格。开展核电业务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试验能力,因此核电产品的研发需要长期的技术储备和较强的研发试验支持。

(2)认证许可壁垒

核电行业有严格的资格或资质认证。核电装备的资格认证需要经由国家权威部门、机构或相关集团企业完成。核电装备的认证周期较长,难度较大,因此,核电业务均存在较高的认证许可壁垒。

(3)行业经验和人才壁垒

随着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行业的技术壁垒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行业的经验来看,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以及合格的操作人员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新进入行业的企业通常缺乏稳定的技术团队,且难以短时间内获得有着丰富经验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因此合理的人才梯队和人才储备构成进入行业的壁垒。

(4)资金壁垒

核电行业均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研发周期较长、资金投入较大等特点。从厂房建设、生产设备购置到原材料采购再到研发试制均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以支持业务开展,行业领域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核电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