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老码头走一趟相当于走完北上广津和武汉

2020-05-02     黄北平

以前的朝阳码头,周日的时候赶场很热闹,自己最后一次码头赶场是2017年春节期间,当时老码头很多的门面有些老旧,进行大翻修后再也没有赶过场,没有赶场后也很少来这里耍,再次来码头耍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朝阳码头竟然变得如此漂亮。

北京路,南京路,上海路,天津路,武昌路,广州路,辽宁路,每一条街道都是以抗战当时哪个城市沦陷而取名,走进这里的每一条街道,都能感觉到当年抗战氛围和历史的气息。


南京路上的登轮出租行,以前没翻修的时候,这家登轮车出租行就已经营业多年,当年也跟几个伙伴租过这里的登轮车,还真好玩,如果有时间何不来试一试,过把瘾。

整洁的街道,仿古建筑,犹如穿越到民国时期的老码头,要是再看见几个复旦大学穿着学生装,靓丽女子穿着旗袍,文人穿着大褂,那就更有民国味道了。

很喜欢吃馒头,那倒不是,那是自己身体的原因,现在几乎都把馒头当主食,想想也很无奈,一个南方人吃着米饭长大,现在只能吃面食,有时候也挺气人的。

豆浆油条,路过的时候闻到的香味真的是难以忍受,很可惜的是油炸食品要禁食,有时候也是偷偷的吃一点,对于自身的危害不大,当然那也是按量吃,吃多了肚子就遭殃。

黄鳝真的太好卖了,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围着看,总不能像大多数人说的,国人就是爱凑热闹,那里人多就往哪里挤,看着不够热闹还要添点油,让它更热闹。

猪肉价格今年是一个很恼火的话题,尽管现在已经降了不少,但还是望尘莫及,以前肥啊瘦啊挑着吃,现在连肥的都吃不起,不知何时猪肉回归到十元时代,好让自己敞开肚子,尽情的吃猪肉,真的很久没有大口吃猪肉了。

卤肉以前是餐餐不离,顿顿不剩,不知为何现在看到卤肉都有些恐惧症,看到油光发亮的腊肉,赶紧躲开,不是不喜欢吃,真的吃不得。

今年的猪肉太贵,鸡鸭鱼成了猪肉的替代品,当然不能完全取代猪肉,好歹也是荤菜一道,很感慨,以前吃年饭的时候,满大桌都是以猪肉为主,今年鸡鸭鱼却抢尽风头,几乎都是鸡鸭鱼当主菜,好在今年特殊情况,没有吃大团年饭,一家人就像怕别人来抢着吃似的,在家里偷偷摸摸的吃团年饭,希望来年不要再有这样的特殊情况。

以前并不知道这种叫咸蛋,直到最近经常赶场,看到人家现场制作咸蛋后才感慨,原来咸蛋是这么做的,而且还很好吃,更喜欢吃凉拌咸蛋。

腊肉,今年猪肉这么贵,腊肉也不会太便宜,当然再贵也得吃,谁让腊肉这么好吃,今年买了很多腊肉想带回老家过年的,没想到疫情一来,没能回老家,买了很多腊肉成了库存品,从春节到现在吃了将近五个月,还没吃到一半,再加上自己又是一个懒虫,很少下厨,可能全年都吃不完。


农贸市场,或许是老码头最热闹的地方,毕竟是生活用品最集中的地方,岂能不人多,自己有时间也经常去农贸市场挤一挤,即使不买什么东西,去看一看热闹也好,虽然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独处,很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待着,但有时候也很喜欢看热闹的。

老太婆摊摊面,以前经常来这里吃面,特别是早餐,哪怕是走了将近二十分钟的路程,都要往这里赶吃一碗面,这家面馆可不简单,重庆小面五十强还排在第一位,而且还是舌尖上的中国推荐单位,这样的招牌谁能抵挡得住,只是现在是管控期,生意还没恢复到原来最火爆的场面,相信这次特殊时期过后,这里将是挤爆头的一家面馆。

高粱酒,自己不胜酒力,但是路过酒坊的时候,高粱酒散发出来的香气还真抵挡不住,以前自己喝酒最高峰的时候,可以喝上一斤不上头,当然那是老家二十多度的米酒,要是喝五十多度的高粱酒,最多也就喝上一二两,可能还会上头,米酒高粱酒差距真的太大了。

手工馒头,经常来这里买馒头吃,有时候买了好几天的量,毕竟不如以前,每天早上都能来这里吃早餐,不用买太多,现在是能不出门的尽量不出门,哪怕是需要出门的,要是不是很着急的话,都不想出门。

酥饼,芝麻饼,可能这家酥饼店是处在北京路,所以叫做北京酥饼,朝阳码头就是这么神奇,只要来这里逛一圈,你几乎等于把全国的四大直辖市还有广州武汉,一个辽宁省都逛完,真是不出山城能够游玩东南西北的全国四方。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写不出华丽的语句,那是个人水平问题,敬请大家原谅,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n6S33EBfwtFQPkdDy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