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留有很多江北县的痕迹

2020-03-06     黄北平

水土镇,位于北碚区东南部,距离北碚区主城8公里,嘉陵江边一座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的百年老镇,嘉陵江流经水土形成形成回水沱,又名水土沱。自己出生在地势比较平缓的地方,来到重庆后才知道山城原来真的是山上的城市,听到有水土这个地方,感觉很奇怪,名字有水有土一定是一个地沃水美的地方,第一次来到水土后才知道水土并非自己内心想象的水土,当然也并不失望,看到这里的一山一木更喜欢这里,尽管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没法跟现在的水土镇相比,随着开发进度的加快,反而更怀念很多年前的水土镇。

跃进桥,已经不是十多年前的跃进桥,扩建碚金璐的时候,修复的跃进桥,总感觉以前的跃进桥更加有观赏性,都不知道跃进桥什么时候扩改的,很可惜那时候没有留下一张老跃进桥的照片。

以前曾经在跃进桥的桥头买过土沱麻饼,也不知道这里还有没有土沱麻饼出售,由于现在是疫情管控期,很多店面还没有开门营业,希望下次来的时候,还能在这里买到土沱麻饼吃。

这一排老房子,以前是一排的门面,现在成了危房,感到很可惜,如果没有人接盘,或者不能修缮,这一排老房子随时都有可能倒塌。

这条小巷子,最能体现水土镇的特点,每次来到水土镇,都走一遍这条小巷,上头是工商银行,下头是一家饭店,两旁是很有特色的老房子,游老镇最喜欢看的就是老房子,老房子才能体现水土镇的历史。

苟家桥农贸市场,走水土镇的当天正好是赶场,进去的时候挺热闹的,当然疫情期,进入农贸市场要测体温,要戴口罩。

这道阶梯承载着水土镇多少人的回忆,百年老镇的兴衰史,被这道阶梯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带给很多人的美好记忆,也只有这道阶梯,让人更深的怀念,阶梯不变,变的只是两边逐渐老化的房子。

解放路,是目前水土镇最繁华的地段,是百年老镇的商业街,记得以前赶场的时候,除了农贸市场就属这里最热闹,随着当地居民的不断外迁,人口的不断减少,这里的繁华程度已经不如当年。

或许对水土镇印象真的太深刻,总想着把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记录下来,记得以前在这个三交路口附近有一家豆花饭馆的,而且还曾经在那家豆花饭馆吃过豆花饭,当天去的时候,找不到那家豆花饭馆了。

北碚豆花土沱酒,自己不胜酒力,而且对酒味很敏感,偶尔还能喝一丁点的啤酒,土沱酒这么的受欢迎,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当然自己也没有喝过土沱酒,更不知其味。

重庆是抗战时期的陪都,曾经遭到日本空军的大轰炸而死伤无数,给重庆这座山城遭到极大的破坏,而在遭到日本大轰炸时期,修起了很多的防空洞,躲避轰炸,这个防空洞的存在,挽救了许许多多的水土镇人民,至今还保留的很完整。

江北县水土矿贸易公司副食品一门市,当年的副食品可没有现在这么丰富,而在当年购买任何东西都凭票的年代,纸币流通很贫乏,购买副食品需要现金,那个时候谁有现金购买副食品,那绝对是富裕人家。

江北县水土矿贸公司副食品三门市,拥有几个门市的狂冒公司,看来当年规模一定不会太小,毕竟在那个时候都是国资企业,实力固然是雄厚。

人民饭店,看到这几个字感觉又把我们带回到人民公社的年代,尽管我自己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是多多少少都了解到一些人民公社,那是老一辈人的深刻记忆。

陵江书场,是热爱知识人士的天堂,随着江北县的搬迁,水土镇逐渐没落,陵江书场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火锅,源于泸州,火于重庆,蔓延四川,盛名天下,只是不知道这里家火锅何时关门的,尽管多年不经营,但是门面上的几个迷迷糊糊的字,还是留有当年江北县的味道。

陵江园,听说是一家茶馆,现在房子已经破烂不堪,而唯一能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家茶馆还存在,只是不再有茶客前来品茶。

还有一家县属单位,只是现在已经不办公,而这栋当年让人羡慕的高楼房,现在也慢慢老去,不知而是才能再一次迎来它的辉煌,或许这栋老房子的高光时刻,就是等到拆除的那一天,拆除过后那就是一场回忆。

抗战时期,作为陪都的重庆,国民党很多的机构都往重庆搬迁,曾有三千文豪聚北碚一说,而当年的国民党中央警卫署就坐落在水土镇,遗憾的是现在这栋遗址快要坍塌完了。

水土码头,记得以前还叫土沱码头的,不知什么时候改称水土码头了,起用土沱码头感觉更接地气,更有年代感,更有很多美好的记忆。

青石板的阶梯,很有当年水土镇的味道。

水土镇,拥有辉煌的过去,更有现在的默默无闻,感觉水土镇就像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何时苏醒,大吼一声必能震响天明,从新回到当年的繁荣,从新回到人们熟悉的水土沱。

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QC7sXAB3uTiws8KDM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