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史
崇祯十二年,造反头子李自成带着自己几个骨干进入河南发展。在先后击败明将陈永福、孙传庭之后,他站稳了脚跟,并在崇祯十六年,彻底占据了人口众多的河南。
在拿下河南之后,李自成和自己的几个亲信商量将来的路该怎么走,第一条路,从河南一路往河北打,最后攻占北京,活捉崇祯。这条路虽然是灭亡明朝最直接的路,但风险也实在太大,一路上后勤线那么长,如果没能顺利拿下北京城,腹背受敌之下,大家全都要死。
第二条路就是南下,攻占六朝古都南京,然后以江南为基本盘成就大业,不过这条路也被李自成给否了。
首先李自成自己是北方人,在南方没有归属感,其次如果在南方创立基业,推翻北京就略显无力和困难,所以李自成放弃了这条路。
如此一来,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从潼关进陕西。李自成自己就是陕西人,在当地很有声望,加上自古以来陕西就是一块要地,得此地者得天下,所以最终李自成选择了这条路。
崇祯十六年,闯王李自成率领自己的本部兵马攻破了孙传庭的防线,进入了自己的老家,陕西。
在陕西各地老百姓的帮助下,仅3个月的功夫,李自成就占领了陕西全境。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陕西建国称帝,史称大顺政权。新政权建立后,东征是自然而然之事。李自成携大胜之威东进山西,当时的明朝财政已濒临崩溃,山西各地的军饷拖欠十分严重,以至于军队毫无斗志。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顺军所到之处可谓是传檄而定,就连大同总兵姜瓖也都送来了降表。
眼见如此顺利,李自成改变了步步蚕食的计划,他带着大顺军打到了北京城下,并派使者进入与明廷交涉,希望可以册封自己为王,让大顺军有个名分。
这时候的李自成并没想到能灭掉明朝,毕竟这时候的明廷拥有河北、江南,几十万边军以及北京城中的三万大军。
其实李自成的要求也不高,毕竟当时西北和河南早就被他的军队控制了,说白了李自成身处在封建统治下,就是想要一个名头。
在李自成的要求被送进宫之后,崇祯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大家“恸哭仆地,声彻殿陛”,磨磨唧唧地搞了一晚上还是没有结果。
李自成看着没消息,于是便尝试性的命令军队进攻。没成想刚进攻,里头的明军就直接乱了,很多人痛哭流涕地出城投降,这烂样把李自成给吓了一跳。
明朝居然已经这么烂了,李自成见此情形瞬间改变策略,他命令军队发起总攻。结果仅仅半天,太监曹化淳顶不住压力开城投降了。
崇祯正在和臣子们商议李自成的条件,刚想答应,没想到一个小太监惊慌失措的跑了进来大声喊道,闯贼已经打进城了。
崇祯没想到李自成没给自己答应条件的机会就攻入了北京城,更恨群臣无能,于是在当天夜里,崇祯前往煤山自缢,明朝就此灭亡。
这可以怪谁呢,笔者认为没什么好怪的,怪只怪崇祯的刚愎自用、群臣的贪婪无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