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孝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很多家庭的小孩由于教育方式的得当,长大后都成为了很孝顺的小辈。但是总有那么一些家庭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再加上某些长辈的溺爱,最后导致孩子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及教养。等到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可能不会孝顺自己的父母。
1、这不是我的错/都怪你。
很多小孩小时候如果磕磕碰碰了一下,家长们总会"怪"那个让孩子磕磕碰碰的东西:"打这个桌子!撞到我们宝宝了","这个地把我们宝宝绊倒"云云。这其实是一个很不好的做法,这样会让孩子不觉得这是自己的问题,由小见大,之后很多事情都会养成一个推卸责任的习惯,这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长大后甚至可能会推卸为父母养老的责任等。
2、这些都是我的/不要碰我的东西。
孩子小的时候对物品的归属权还不是特别清晰,他们看到喜欢的东西一般都想据为己有不让别人碰。如果一直让孩子认为他想要的都能是他的,那么长大后就会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不好的性格。
3、"我恨你","我讨厌你"等比较粗鲁的谩骂词。
孩子还小的时候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多时候别人做什么他们都会去学,比如一些成人说的不好听的粗话,孩子们也会学到,如果家长们不管,孩子们就会形成习惯,最后长大了讲话很刻薄,对父母的行为也不好,多半不孝顺。
这几种情况其实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并不少见,个个都像小霸王一样霸道无理。很多家长对此也很头疼,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更好的习惯和教养,毕竟家长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1、首先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
现在很多家庭都以孩子为中心,全家围着孩子转。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很难发展出关心家长、孝敬长辈的习惯。家长们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家庭环境,在互相尊重的情况下让孩子明白长幼有序的道理。
2、父母们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时候父母的行为决定了孩子的成长。如果想要孩子懂得孝顺,首先家长们也要是孝顺的人。试想一下,一个小孩如果经常看见自己的父母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会不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吗?所以家长们的行为十分重要。
3、多锻炼孩子,让孩子有独立自理的能力。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小,很多事情都帮孩子做,这样无疑是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的。对孩子好是一回事,但是有一些事情需要孩子们自己去完成,这样慢慢的培养,孩子们长大后会独立自理,并且不会推卸责任等。
孩子们本性都是善良的,一个好的引导者及好的引导方式会让孩子形成更好的性格和教养,长大后也会成为一个有能力有思想并且孝顺家长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