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次的杜苏芮台风,虽然没有正面登陆福州,但也带来了一场风雨。
风声雨声里,宅在屋里不出门。
难得的闲暇时光,很适合泡一杯茶慢慢消遣。
听风听雨“听”茶香,好不自在。
看到朋友圈里,有茶友晒了喝茶图片出来分享。
“下午刚喝了2019一级白牡丹,一直泡到了第七冲,茶味还是很香。”
见状,想到一个在圈内老生常谈的话题。
平时我们在用盖碗冲泡白茶,哪一冲的茶汤才是最好喝的?
一听到这,很多老茶友的脑海里,估计已经浮现出那一句经典茶圈顺口溜。
“一道水,二道茶,三冲四冲是精华。”
但这样老套的说法,生搬硬套到白茶身上,太没有道理了。
《2》
“盖碗快出水泡白茶,头道茶滋味寡淡如水?”
这些年听到不少类似说法,很多不了解白茶的人会跟风以讹传讹,偏听偏信。
误以为白茶本身味道就淡,外加上盖碗冲泡时,还要这么快就倒出茶汤,泡出来的味道就是“淡上加淡”,更加没味。
但相信这种说法的人,其实是没有喝过好的白茶。
高山白茶的内在茶味丰沛又饱满,使用盖碗冲泡时,沸水冲进去后,快点倒出茶汤。
第一冲新鲜出炉的头道茶,很鲜,很淳和。
里面饱含大量由茶氨酸提供的清新、清爽、鲜甜滋味。
鲜爽清鲜,还很清甜,茶味细润。
这么好喝的茶味,哪里能用“淡”字来污蔑?
和普洱、岩茶、红茶、铁观音之类的其它茶叶比起来,白茶的茶味很特别。
或许,有很多茶友常年喝惯了闷浓的熟普茶汤后,会觉得白茶不够刺激浓郁。
所以,才形成“白茶味淡”的误解。
但事实上,白茶的茶味不是真的“淡”。
它的内在茶味积累,有别于其他茶。
所以喝茶时,不能盲目照搬其他茶的评价经验。
对白茶来说,苦涩、浓烈、煞口,不等于茶味足。
能将鲜香醇爽特色发挥出来,做到汤水淳和、柔润稠滑,才是一杯风味达到极致的好白茶。
《3》
“头道茶仅是茶味热身,洗茶也不可惜?”
在茶叶圈子里,有很多喝茶误会,是一环扣一环的。
由“白茶滋味淡”的误解,能引发不少后续偏见。
其中,关联性最大的,就是洗茶话题。
圈内有些人会觉得,白茶本身就没什么茶味(这点上段已经辟谣),再加上是头道茶刚开始冲泡,泡出来的味道淡淡的,仅仅算是热身,这种没滋没味的茶水,就算洗茶倒掉也不可惜。
正式喝茶之前,先洗茶一遍,才能更安心饮用。
但这种想法,有不少逻辑漏洞。
首先,第一冲开始泡茶,干茶内在茶味物质没有经过半点消耗,能量满满。
只要品质够好,哪怕快速冲泡,迅速分离茶水,也能泡出饱满滋味。
其次,喝白茶,尤其是喝高山银针、高山牡丹王时。
千万别觉得,第一冲泡茶仅仅是热身, 泡不出多少茶味,随手当成“洗茶”倒掉不喝。
按这样做,你会白白错失一杯茶毫满满、茶氨酸丰富、清甜无比的好白茶。
最后,关于洗茶话题,有不少细节需要旧话重提。
品质放心的好茶,不需要洗茶。
至于应该怎么分辨,一款茶的品质靠不靠谱?可以从外形、香气、滋味入手。
干茶没有闻到任何杂味,叶片颜色自然过渡,泡出来的茶汤清透,盖上茶香纯粹清晰,花香毫香浓郁。
对于这样的茶,大可放心喝。
如果是从干茶就闻出了难闻怪味,即便是洗茶之后,也没法安心。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疑茶不喝,喝茶不疑”。
想明白这个道理后,有许多问题大可迎刃而解。
《4》
“盖碗泡白茶,三冲四冲是精华?”
这个想法不一定准,使用110毫升标准白瓷盖碗泡茶,放5克干茶进去泡。
每一冲的大致浸泡时间是,前5道尽量快点出汤,一刻也不耽误。
5冲之后,根据具体茶味表现,逐渐“加时泡”。
比如,第6冲,坐杯5秒,再倒出茶汤。
如果泡出来的茶味,浓淡程度刚好,下一道茶继续延迟。
第7冲,坐杯10秒后出汤。
按照这种逐渐延长浸泡时间的做法,等到彻底泡不出味道再换茶。
在此期间,盖碗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呈现一个抛物线。
大致规律是先是缓缓上升,上升,直至达到顶峰。
前三冲泡茶时,茶味呈现渐进状态,渐入佳境。
达到茶味巅峰期后,缓缓下降,下降,直到彻底没了滋味。
品质越好的白茶,内在茶味积累充足,巅峰期维持时间越长。
3冲、4冲、5冲、6冲等,连续好几冲茶汤,茶味都是极致饱满鲜醇的状态。
这种达到巅峰状态的茶汤,彼此间难分胜负。
所以,提前断言三冲四冲是精华,未免太心急了些,未必靠谱。
《5》
“白茶具体能泡几次?”
关于茶叶耐泡度的顺口溜,民间能找出许多版本。
不过很多时候,止步于7冲、8冲。
甚至有部分茶友会觉得,哪怕品质再好的茶,泡过了8次之后,茶味也差不多消耗掉了。
再继续泡下去,喝到的就是一杯略带茶味的水。
但这种想法,未必合理。
一款白茶具体能泡到第几次,是没有固定答案的。
关键是看茶叶品质,内在茶味积累越是丰富,茶味越耐泡。
高山白茶,综合生态环境更好,温光水气土等先天自然条件优越,比平地白茶耐泡。
制茶工艺到位,才能极大程度保留好茶的天然风味。
茶青鲜叶采回来后能得到及时摊晾,薄摊薄晾,精心烘干的白茶,耐泡程度更优越。
最后,还要考虑仓储环节影响。
储存到位,才能推动白茶在后期的顺利陈化。
不然,一旦跑气变味,茶味受损。
一泡已经变质的白茶,何谈耐泡次数?
《6》
使用盖碗冲泡白茶,哪一冲茶汤最好喝?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哪怕是同一款白茶,在不同茶友的喝茶感受里,都有不同。
有人爱喝头道茶的鲜、润、清新、茶香丰盈。
也有人喜欢泡到七、八冲之后,依旧耐泡好喝的茶味。
觉得这样的尾水,清润柔和。
越喝到最后,越是感觉这泡茶性价比高,内心满足感越强。
当然,大多数茶友会选择“掐头去尾”。
盖碗逐次冲泡时,钟爱“中间段”的茶味。
不论三冲四冲,还是五冲六冲。
毕竟,那股子鲜醇的、饱满的、茶味层次达到顶峰的滋味,没人会不爱!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