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伟:为了师生幸福生活——幸福是一种能力

2023-07-21     守望新教育

原标题:陈大伟:为了师生幸福生活——幸福是一种能力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诗 音乐: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诗

为了师生幸福生活

作者|张晓军

江苏苏州文萃小学

“人之本在于人要追求幸福生活,幸福生活需要能力,专业成长能带来能力提升,因此观课议课要优先关注人的成长,引导教师创造幸福生活。”

“用“幸福是一种能力”促进教师参与,用“让我们一起变老”“同在共行”促进互助,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促进宽容,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促进成全,用“倾听是一种关怀”促进倾听,用“教育需要想象力”创造幸福生活,用“上善若水”引导参与者与人为善、成就他人、包容不同……”—— 陈大伟

陈大伟:做幸福的教师意义、认识和路径

陈大伟:理想课堂与人的幸福——幸福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幸福

陈大伟教授是在国内观课议课研究领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一位学者,最近他又出版了观课议课研究的新书《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这本书主要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与提升,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念与实践”,主要包括观课议课新理念、观课议课有效实践、观课议课实践工具与推进方案。中篇“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问与答”,是作者针对实践中的问题做出的有针对性的回答。下篇“过程和成果”,梳理了观课议课的研究和发展过程,并就观课议课的主要成果和成果运用做了提纲挈领的梳理。研读此书,我读到了他对人的理解和尊重,读到了他对师生幸福生活的终极追求。

陈大伟教授也是较早研究教师幸福生活的教育学者。他特别推崇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中的一个推断——“幸福是一种能力”。在《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中,陈大伟建构了这样的逻辑:人之本在于人要追求幸福生活,幸福生活需要能力,专业成长能带来能力提升,因此观课议课要优先关注人的成长,引导教师创造幸福生活。在“序言”中,他这样说:“观课议课的优先关注点是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优先聚焦人的发展而不是课。”他认为:“教师有了积极性,经过专业上的发展有了研究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就能想办法解决自己在课堂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成长至上,这是理解和实践观课议课真正的‘钥匙’。”可以说,抓住人就抓住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根本。

陈大伟关注的“人”是眼前的、具体的人。这里的人包括参与的教师和在场的学生。在“观课议课如何体现和实现学生关怀”部分,陈大伟有这样的要求和建议:“观课议课关怀学生,就是要关注和关心学生的感受与体验,追求和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他还指出:“观课教师不只是课堂教学的观察者、研究者,同时也是授课教师的助教;观课的任务不是收集信息以证明这节课有哪些优点、不足,而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得更好。因此观课教师要促进学生学、指导学生学,协助授课教师实现学生的学。”

教师幸福是陈大伟在这本书中着力讨论的。对于让教师感觉幸福的课堂生活,他有这样的展望:“幸福的教师课前有期望,盼望进到教室,盼望见到自己亲爱的学生,盼望去实践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教学设计;幸福的教师课中有创造,在教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地回应教育事件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幸福的教师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课堂教学结果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

陈大伟:过一种成人成己的研修生活——研究自己,做明白的教师

陈大伟:理想课堂十条基本要求

就实现教师幸福生活,他建构了这样的路径和机理:“授课教师的现有教学提供了观课议课的基础和平台,议课的参与者不仅要讨论现有教学的得失和改进方案,而且要发挥教学想象力,发现教学的其他可能性,以此拓展教学的选择空间;获得新的教学可能性后,参与教师可以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出新的选择和创造,由此创新教学,获得新的教学经验和教师生活的意义。对这样有创造性的教师生活进行审美性反思,教师可以体验到生活的幸福。这样有创造性的教师生活,是值得追求并可以为教师带来幸福生活。”陈大伟提出发挥教学洞察力读懂课堂,发挥教学想象力如“假如我来教”“假如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来创新课堂。

就观课议课的人性依据,陈大伟说理解和尊重人性最为便捷的方法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作为一直和中小学教师“同在共行”的教育研究者,陈大伟是懂教师的:“如果说观课者在‘隔岸观火’,授课者则可能是身处‘水深火热’。‘隔岸观火’者不能用一套外在的理想标准去评判,而是要理解实践活动的受限、取舍和不得已,移情换位,将心比心地做出共情性的理解和支持。”因此观课议课要尊重参与者自我权衡的权利,利用参与者的权衡和自利心理引导其把观课议课当成自己的事,自觉主动地研究观课议课、改善观课议课、发展观课议课,从而更有成效地进行观课议课。观课议课要从提供思想走向促进思想,用“价值澄清”的方法培养教师学会思考,并对自己的专业生活和专业发展承担责任。

陈大伟:在观课议课中合作成长

陈大伟:谁是最具成长力的教师?一个秘诀,让教科研不再 “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为推进观课议课,陈大伟提出了以下建议:用“幸福是一种能力”促进教师参与,用“让我们一起变老”“同在共行”促进互助,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促进宽容,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促进成全,用“倾听是一种关怀”促进倾听,用“教育需要想象力”创造幸福生活,用“上善若水”引导参与者与人为善、成就他人、包容不同……

曾经执教过不少“下水课”的陈大伟教授说:“观课议课使我向中小学教师学习课堂教学,是观课议课滋养和发展了自己。”希望陈大伟的这本新书能够吸引更多教师参与到观课议课研究中,不断增强观课议课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从而为更多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改进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大伟:从电影中体悟教育与人生——影像中的教育学

陈大伟:如何在教育写作中专业成长

陈大伟:新学期,开好家长会的几点建议

寻找尺码相同者——新网师2023年秋季招生简章

要真正去研究学生——深化对学科教学本质的关注

余文森:教学研究如何助推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论教师教学研究的价值意义

让人文情怀成为教育研究的“灵魂”

故事与教育:教育叙事研究的多重维度探究

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叙事研究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2bfcc9d1091ca68bbb11dadebdbf2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