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老子《道德经》
文/王东芹
很高兴经生命中的贵人分享!在大环境不好的这三年里,却做了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学习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老子《道德经》,越学越感觉到生活有意义、生命有价值!
作为我们普通的百姓,有没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呢?事实证明,不但必要,而且还是当务之急,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相辅相成的,是合二为一的。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我们并不快乐;医疗科技很发达,但我们的身体却不如从前;有无数的家人很勤奋,很努力,很付出,但结果并不尽人意。健康、财富、情感、婚姻、事业、家庭,无数的困惑让我们无能为力,影响这一切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在二元世界里很难找到,而恰恰这些答案竟在传统文化中。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智慧精髓,比如中国汉字“舒”它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舍”右边是“予”意思就是让我们舍得给予他人,让更多人舒服,方能得到更多人的给予,自己也会更舒服,因此要把我自己学习老子《道德经》受益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首先聊聊为什么要学习老子《道德经》?
在中国有谚语道: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修行,每一次无私奉献都是给我们累积福报!
老子被誉为中国哲学的开山鼻祖,被道教尊称为太上老君,他所著的《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它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东方智慧,滋养了历代的中华儿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方智慧源泉。
《道德经》是老子留下的一份能为后世子孙遮风挡雨的智慧和永恒的精神财富。《道德经》全书有81章,仅5162个字,却足够每个中国人参悟一生,对中国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一经问世,便畅销了2500多年啊!它前后被翻译成近百种语言,是全球翻译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中国文化典籍之一,有人说,老子是中国的,而《道德经》却是世界的。在外国人心中,老子是最知名的中国人。
在德国平均每四个家庭就有一本《道德经》,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说每个德国的家庭都应该有一本《道德经》,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有人问那《道德经》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喜欢它?鲁迅先生曾讲不读老子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的真谛。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在联合国大会上引用《道德经》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国际关系。
美国史学家威尔·杜兰特也说,假如把世界上的书全部都烧掉的话,只留一本那应该就是《道德经》,我们可以从中寻找生存的智慧。
马云曾经商数十年,随身携带的《道德经》从未离身,马云说,我就是在《道德经》中找到了开启财富之门的金钥匙,才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
央视著名的主持人白岩松更是把《道德经》奉为生命之书。白岩松曾五年重度抑郁,三度想轻生,甚至和妻子交流也只能用传纸条的方式,却被《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惊醒,让他走出了阴霾,度过危机,即便我说了这么多,却也不到他的0.01%。
《道德经》中蕴藏着中国最高级的智慧,它如同一位智者,并给无数人启迪和警示!引领着我们前行。无论你的人生中有任何的困惑和迷茫都能从《道德经》中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王东芹(女),汉族,70后的一位家庭主妇,土生土长的农民。祖籍河南,人在北京,北漂一族。八年的创业历程,结果是口袋空空如也,还负了不少债,经过三年《道德经》的学习,正在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