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诗 音乐: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诗
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
原创|李艳玲
来源|新网师
遇见是一种幸福
与新网师相遇是在2020年秋季,这一年我已经教了两届毕业班了,休完产假后非常迷茫。
首先,离开一线教学已有一年,再次回到教学岗位有点无所适从。其次,有了两届教学经验,我知道如果自己依然按照之前的教学经验继续教学也是可以的,但是我并不想一直重复自己。即使教了两届,但自己的教学设计总有别人的影子,我无法独立完成教学设计,这让我有一种挫败感。这6年,我也尝试做出改变,学习一些名师做法,很遗憾没有出现理想的效果,我也没有成长。而那时作为新手妈妈,对于如何养育孩子,也有一种腾空落不到实地的感觉。因此在“镇西茶馆”看到新网师的招生简章,就决定试一试。
在新网师的前两年,我并没有选择具体的专业学科课程,基本上都是学习教育教学通识理论课程,包括“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教育学经典解读”,学习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和相关心理学,这些理论重塑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曾抚平我的育儿焦虑。在书中他是这样说的:“耐心意味着更多地留意儿童发展,在他们发育成熟之前绝不揠苗助长。教育者必须有耐心,他必须按部就班,而不要对儿童的发展匆忙行事,但是也不要错失良机。这种耐心自然要求有高度的自制力。有耐心的人必须懂得放弃他自身的意愿,使发展顺其自然。”
新手妈妈,对孩子成长的焦虑有增无减,孩子没有在规定时间发展大动作,没有达到相应年龄的发展水平都会引起我的焦虑。此时博尔诺夫所说的耐心让我对教育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耐心,就是要遵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这既指不能超前但也不能延后而错失黄金发展期,需要教育者熟悉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并利用规律促进孩子的生长。对此我记忆犹新,孩子在本该爬行的年龄没有任何的爬行意愿,我试过很多方法依旧不奏效,我也知道有些小孩就不会爬行,但我依然希望她学会爬行。直到有一次在上早教课时,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爬行,并表现出非常想爬的意愿,我尝试引导她在垫子上爬行,没想到一下子就成功了。经过这件事,我对博尔诺夫所说的“耐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作为家长,教育孩子需要耐心;作为老师,教育学生更需要耐心。
《教育目的》中对教育目的理解:“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在过往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很少去思考我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甚至在各种压力下,目的就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分数,根本忘记了去寻找教育的初心。怀特海的论述把我从教育的悬崖中拉回来,重新思考我工作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中干国祥老师提炼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循环”:“生命在劳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进而获得高度的自我感受(自信自尊),以及责任感与意志力,和渴望再度通过学习、通过克服劳动/学习中的困难而获得幸福的动机。”当我对后进生没有办法时,我总是拿出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尊自信,我相信这也将成为我以后解决此类问题的总原则。
“积极心理学”中关于优势性格特征研究:“聚焦于人们的积极面,充分发现人才的优势,并努力发展这些优势特征。”“积极的个人特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说,是基础、关键,也是优势,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才能,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在我们具体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都是具体的学生,他们性格各异,擅长的也都不尽相同,我们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因此发掘不同学生的优势特征,发挥他们的优势特征,让他们在自己的优势特征领域成长发展,这应是教师工作的应有之义。
在新网师公众号中读到李海林老师的关于教师的两次成长,其中提到教师一般在经历六七年之后就会进入高原期,而要实现第二次成长要反思,要用理论来反思,会有思维方式的变化,要靠专家的指导。当我选择新网师时其实已经进入了高原期,我有改变的愿望,但是当时却没有好的改变的出路,因此,我一直认为,自己遇到新网师是幸运的、幸福的。在新网师,阅读教育经典著作,让我的教育教学理论有了厚度;在新网师,学习不同方面的知识,让我的思维方式有了宽度;在新网师,跟随不同专家徜徉其中,让我的教学行为有了高度。
与新网师相遇,是一种幸福!
“被看见”是一种幸福
新网师提倡尽可能让每位老师都“被看见”。“被看见”是一种期待,期待他人对自己的关注;“被看见”是一种认可,希望自己的努力与付出能得到他人的鼓励;“被看见”是一种幸福,它可以让自己在鼓励中继续前行。
在新网师,每取得一次小小的成绩都会“被看见”。每次看到自己名字上了优秀预习作业榜单,总是有种我的努力没有被忽视的感动。新网师的每门课程选修人数都很多,但是讲师们和义工们总能准时地把预习作业批改完,在下一次授课前进行表扬。
对我来说,在自己不熟悉的课程中作业得到优秀是一种鼓励,某一学期我选修了“现代极简移动微课”,在教育技术上我是一个菜鸟,每次涉及动手操作,都是非常费力才能完成预习作业。在讲师王子老师的精准讲授和同伴们的引领和合作后,也有几次预习作业取得了优秀,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在表扬的榜单上,这种“被看见”的幸福不言而喻。
在自己熟悉的课程中作业得到优秀是一种鞭策,鞭策自己不能懈怠,要不断地追求精进,追求卓越。上半年选修的“中小学诗词鉴赏”,因上个学期跟随刘广文学习《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践》,对一些概念比第一次接触的学友们要熟悉些,8次作业中有7次获得了优秀,刘老师非常不吝惜自己的称赞。
我依然还记得第二次作业交上去后非常忐忑地等待自己的成绩,因此当我打开钉钉,看到自己的作业成绩和刘老师的批语,心中是惊喜和受之有愧。这次作业刘老师打了95分,评语是:“不用再听课了,已经理解得很透彻了,看到如此优秀的赏心悦目的作业,心情愉快一整天。”这个评语真是让我受之有愧,我知道自己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但“被”刘老师看见,被肯定,内心也是“愉快一整天”,“被看见”促使我不断地努力。因此在之后的几次作业中,我都不断地挑战自己,就像刘老师所说的,不重复自己,不断地进步,这门课程8次作业,我有2次得到95分,一次90分。
在新网师,只要有闪光点,只要有努力,只要有行动,就会“被看见”。除了预习作业,新网师还有专业的日常交往学习,会有日常打卡,日常打卡会有义工老师们和其他老师的点评点赞,只要你行动,你就会“被看见”。
之前的学习中,说实话没有坚持打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个学期,在课程讲师、课程助教和课程学友们的感染下,我一有时间就会加入打卡的队伍中。在打卡过程中,每一次打卡都会有组内老师的点赞、评论,特别是组内的张秋华老师、丁秀华老师、王彩虹老师,他们非常热情,有时我刚发表打卡内容,不一会就会收到他们的点赞、评论,这种“被看见”是一种专业上的回应。每天课程组还会有点评员进行点评,对优秀的打卡点评置顶,这学期,我有12次打卡被置顶。每次打完卡,看到学友们的点赞,看到自己的打卡文章被置顶,幸福不言而喻。
“被看见”的人是幸福的!
“看见”也是一种幸福
“看见”他人,这是我加入到义工的团队的初衷。之前,我只做过一次义工,这个学期,我希望能深度参与课程,能“看见”更多的学友。因此,申报了一次优秀作业的编辑工作,后来邸雅琴老师邀请我加入每周的打卡点评,刘老师邀请我参与作业批改。打卡点评是日常学习,在这里我“看见”了许多认真、坚持打卡的老师,黄陈娣老师、孙世峰老师、王彩红老师、丁秀华老师、王乐乐老师等等,非常多的老师不仅坚持打卡,而且打卡质量也很高,我“看见”他们的坚持认真;批改预习作业,总能在老师们的预习作业中学习很多,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我“看见”他们对教育教学的执着和超越。
这种“看见”,我想就是承担义工工作的意义,“看见”别人,需要付出,需要不计回报,需要承担。承担即成长,“看见”其他老师的优秀,能促使自己成长。每一次打卡点评,我都非常佩服坚持打卡的老师,因此,虽然工作繁重,一有时间,我也会啃读资料,梳理观点,形成打卡;点评时优秀的打卡总能启发我,有时是久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有时是自己思考偏的问题。
每次付出,都会收获成长。主持第五次分享活动时,虽然出现了些问题,但还是完成了。这是我第一次主持活动,从前期的准备工作,资料的整理,联系分享嘉宾,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些主持活动的经验。特别是在资料整理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理论资料,这个问题也是我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弄得很清楚的,通过这次的分享,刚好弥补上了。这样的工作确实很费时费力,但是成长却又那么的无声无息,在你付出的同时它就如期而至。
义工工作虽然繁重,虽然需要占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但是每当自己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202457李艳玲,中小学一级教师。2020年秋季加入新网师,已修9门课程,“积极心理学”、“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践”优秀学员,“中小学语文诗词鉴赏与教学”榜样学员。
寻找尺码相同者 | 新网师2023年秋季招生简章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帮助师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