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佛心,就在一笔一画间

2019-07-30     红鲤鱼文化



许子智,大隐隐于市者。他总是默默地执着他的笔,画着他的画,他的画以青绿为主调涉及人物,山水,花鸟,面面俱精。


他笔下的山水、民居、庭院等总是渗透着一种乡愁的脉动;他用深厚的笔墨,画出了禅院的庄严肃穆、高深莫测;他画僧人也是厚重深沉;他画的古代仕女,却是笔墨轻松,人物或嗔或痴,天真烂漫;而亭台楼阁、芭蕉夜雨,是禅的另一境界。





许子智:1968年生,笔名,一了。1989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师从著名画家张晓寒先生。现为福建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工笔画学会会员、厦门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会员、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理事。出版有《许子智中国画集》。


许子智是个土生土长的闽南人。红砖赤瓦、燕尾山墙的闽南古厝倚山偎翠,散落在乡间原野,是画家儿时最美好的乡土记忆。


绿是春天的气息,而许子智以绿作为闽南山水画作的作品基调,无疑向你展示轻快的主旋律,娓娓道来闽南温润山乡滋养下的敏感纤细的心灵,如水般的俊秀柔美的艺术气质。


许子智的青绿山水画追求作品的创造性和自由性,不满足于停留在山水的外形上,而是增加现代感的审美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幽远、超然物外的意境,表达自然、禅意的精神文化内涵。


近年来,他游山玩水,参禅悟道,对创作的领悟更为透彻。画佛已成为他人生的一种方式。许子智画佛不为名不为利,只为长养禅,只为心自在,只为平心气,只为长智慧。


许子智画佛有几类,一类是真画佛,画禅院,画僧人。画禅院庄严肃穆、高深莫测。许子智画僧人也是厚重深沉。


是许子智忍心抑或是修行之人的狠心,画纸上的一笔一画其实都是画者内心世界的外化,许子智与佛合一,身居世间,又与天合一、人佛合一、天人合一,世界无常态,生命有担当,学佛并非逃避现实,学佛是在正视现实是在改变现实是在顺应现实。


这一类的画,许子智画得很情感,画得很投入,他好像就是画中之佛。

许子智说:“佛陀主张活在当下,平和地与每一个人相处,顺应自然地处理每一件事情。”《心经》说:“心无障碍,无挠碍故,无有恐怖。”


许子智画一些古代仕女,笔墨轻松,人物或嗔或痴,天真烂漫,甚觉可爱。亭台楼阁,芭蕉叶雨,是禅的另一境界,此境界脱离人间烟火,无一杂物,无一俗务,轻罗小扇扑流萤。


明朝深巷卖杏花。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满架书海一院香,兼葭秋水,何等境界,佛称净界。此等境界将一切苦难屏蔽于身后,心生欢喜,无比快活。


与此等仕女画类似的还有一些市井画。两三古代仕人散坐石上,喝酒者喝酒,钓鱼者钓鱼,散步者散步,这些仕人画比之于仕女画似乎更注入些生活的内容,更有现实的味道,但体现的依然佛禅的状态,依然是入世出世的精神。这种精神佛道合一,既有佛之禅心也有道的无为。


许子智也画山,也画村庄风物,此等画作跟禅修好像没什么多少关系,其实关系大着呢,真正的禅就是大山。许多禅僧都喜欢住进深山。山是禅的宗,许子智画山,画出的就是这个意。禅也藏在平常百姓家,燕子来时春社,参差百万人家。一面墙一扇窗也凝聚着多少人间的智慧,多少人间的悲欢。


弘一法师说,悲欣交集,是佛间的悲欣还是人间的悲欣呢?

一了并非百了。绘画跟做人一样,修心重要。绘画修心,才能与读者产生心灵上的维系,才能在画面上传达人生的正能量。


许子智自称喜欢琴音箫声,游山游水,品茗赏酒,栖身所在号为“天风阁”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出世又入世啊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lE2mwBJleJMoPMJnh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