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阳多年来倾情于中国花鸟画的创作,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作品格调高雅、清淡。画面工整细腻,设色淡雅,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用心倾情于笔墨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
李朝阳:1980年生于河北盐山,中国民盟盟员,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先后进修于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北京画院方政和工作室。现为北京画院方政和花鸟画工作室助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北省工笔画学会理事,沧州市工笔画学会理事,沧州市民盟美术院画家。
作品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展览并获奖, 2003年作品《守候》获“河北省第二届艺术联展”银奖。(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1年作品《晓雾初晴》参加“中国当代花鸟画大展”荣获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江西省南昌艺术馆展出) ;2014年作品《寒塘过雪》参加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荣获优秀奖 ;作品《竹林金风》被军委空军政治部收藏。
逸心静守 借古开今
刘树允/文
在中国画艺术创作中,追求清逸和超逸是画家理性中潜在的内心表现,这是作品格调雅逸和境界深悠的必备条件。青年画家李朝阳深知此理,他静守逸心,在花鸟艺术的乐土中辛勤耕耘,不忘初心。
他痴情探索于花鸟世界,在笔墨间他做到了释放自我和寻求自我,他智慧地经营作品的形与意,能感受到他的心里话在画面中的慢慢展开。
如果用简约浪漫、安闲自在来概括朝阳作品中的静逸境界,我觉得更加合适。朝阳在情境中慢写自己,画面安静得让人忘弃荣华,宁愿静守心灵的一方净土。这体现了他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快乐。
不想过多的去谈技法,因为技法处于理道之下,但离开了技法,理道就无法存在。虽然朝阳的作品中体现出他在技法方面的一些创新,但他是想通过技法去表达他内心的情怀和情境,技法在他眼中无非是渡河之舟、指月之指。
他植根于传统中在不断地创新求变,他精心雕琢作品中花与鸟的美,这种美不单是指形与型,更是他精神境界中的美感的流淌。
看他的作品可知,他不着于相,不滞于心,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他人,他以“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的禅思心境去找寻画面中的超然境界,他的豁达性格和善思维助推他在艺术成长中的无限光明。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fzULXEBfwtFQPkd7KB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