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不少业内人士分析称,下半年楼市还将继续收紧。这样的判断大方向没有问题,毕竟国家各种招数都在逐步使出来,而目的只有一个:维护“房住不炒”的坚定信念。
而下半年这波调控之水,突然倾泻而至的,无疑是房价高烧不退的苏州。早在今年上半年,苏州频出地王,房住不炒贯彻不到位,成了房价上涨出头鸟,随后5月11日限售新政出台,针对热点区域进行限售锁死流动性。
昨天,7月24日,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工作意见》,针对限售再次加码,这也是苏州今年第四次通过调控按下楼市“稳定键”。
新政只针对部分城区 前期调控“形同虚设”
苏州土拍热,多数源自于地价低,限房价低,地价高,限房价跟着走高。曾几何时,苏州成为整个江苏乃至江浙沪的投资热土,“因地制宜”做投资,不同城区不同限价,让楼盘之间有着数千元的限价价差,甚至是买到手就能有数十万收益。
正因如此,看似是楼市限价政策,实则形同虚设,当低价的楼盘被万人摇抢空的那一刻,意味着整个城市要向高地价高房价看齐。
对于开发商来说,拿地成本变高了,但只要能保本卖,有高热的市场和些许利润在,地拍的高又如何?所以5月份,苏州开始针对于园区和高新区的新房二手房进行限售,以及土地的相关管控限制。
但是苏州的地王并不是都在园区,苏州出地王从来不只是诞生于园区和高新区啊,而是每个城区都不断有新地王问世,只是每个区的天花板不一样而已。
而5月份二手房限售只限园区,新房限售只限高新核心和园区,意味着其它城区门槛不高,大家可以换个地方继续抢房。
于是,不出所料,苏州的热度丝毫没有退减的意思,本以为处在限售的区域内,楼盘意向客户会大大减少,然而结果却让人出乎意料,园区某楼盘,在5月限售之后,仅有200多套的房源,登记的意向客户却已经超过了3000人,等于每15人才能抢到1套房子,大概率要全款才能优先购买。
苏州
“房住不炒”执行的不彻底,意味着对于上层的要求执行不到位不落地。面对着上下多级压力,苏州有了7月份最新的限购限售加码调控文件。
至此,苏州新房三年二手房五年,全市限购。苏州成为了全国限售最严的城市之一,也意味着未来几年整个苏州的房产流动性会逐渐的减弱,各类购房套现的行为将会消减不少。
枪打出头鸟 这股楼市西风能否吹进冰城
就在6天前,另一个城市也因限售的新政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7月20日,开封市住建局发布“调整新购商品住房交易时限及撤销备案限制”的决定,随后又因“对可能产生的市场影响缺乏充分的预判和评估”,故撤销此决定,收回相关文函。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开封壮胆取消限售,又秒怂撤回的例子,和这两年部分城市“政策一日游”的现象非常类似。
据开封市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2018年,开封全市房地产开发投 资240.84亿元,同比下降12.1%,其中住宅181.25亿元,下降11.0%;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6%。还有住宅投 资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待售面积等都处于负增长的状态。
房地产市场情绪低落。这应该是开封市住建局试图取消限售令的根本原因所在。但调控不是儿戏,房地产政策的调整更是应该谨慎。类似的“一日游”政策或许也将给市场传递出错误的信号。
不论是苏州的政策加码,还是开封松绑限售政策撤销,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的是,对于政府而言,“住房不炒”依然是今年下半年的政策逻辑。房价涨势稍有平定的哈尔滨,下半场楼市走向会如何?
苏州,特别是苏州核心区域的房子,长期有“购房需求”作为支撑。与哈尔滨人口呈缩减之势不同,截止2018年底,苏州外来人口共计831.8万,其中户籍外来人口679.4万,流动外来人口152.4万,苏州已经成为江苏第一、全国第二的移民城市。楼市持续半年高热,人口支撑也是重要因素。
按往年来看,哈尔滨年中楼市应处于成交高峰期,但是今年新房市场的“去库存”政策使得批售房源量锐减,甚至出现了5月份至今仅有260余套房源新获证的现象出现。这也就意味着,在供应和成交双双疲软的当下,房价失去了稳步攀升的动力,形成了“高位横盘”的局面,故调控加码的可能性并不大。
来源:中国房价行情网
苏州人热衷于投资相城高铁新城、吴江太湖新城区域,尤其是二手房市场,快进快出可以大赚一笔。哈尔滨如今新区概念也炒得火热,趁着地王盘还没落地、房价还在攀升期时,抢占有前景的板块稀缺新房,但冰城3年限售政策注定了入手新区是放长线钓大鱼。并且老城区楼盘调价节奏平稳,所以平均房价比苏州看上去稳妥很多。
虽说年中楼市供货旺季,哈尔滨市场表现平平,开发商不紧不慢地推货开盘,不过等下半年新一批楼盘集中入市时,价格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政策频频落下“雨点”,其实是一种信号。既说明了各地已经在落实一城一策、研究长效调控机制,有意为暗流涌动的楼市降降温。也告诉市场,当前政策力度尚处于温和,体现了对市场的呵护;但炒作之风抬头,随时会有政策加码。
作为少数土地和住宅双重火爆的城市,苏州连续四次收紧,对热点城市的警示作用其实非常大。下一步,西安、无锡等同样高烧不退城市也有跟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