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收入撑不起一个暑假:真正的教育,一点也不贵

2019-07-25   笑乐妈育儿

01

近日,一则“杭州学生暑假补课996”的新闻,令众人哗然。

视频中,杭州一位女士顶着烈日,骑着电动车,去补习班接女儿下课,然后再送去另一个补习班。

为了女儿在中考之前,冲一下前八,这位妈妈在暑假期间,给女儿报了4个补习班,每天9点出门,9点回家,全天课程。

这位妈妈说,女儿从小到大都在上补习班,这次暑假报补习班花了三四万,她表示相比而言这不算多。

其实,很多家长在暑期会选择给孩子报补习班,而且补习班的花费一般都过万,这种现象很常见。有的还参与了费用高昂的海外游学项目。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早更快的实现“抢跑”,

但是课程带来的巨大花销,让很多家长感叹:“收入撑不起一个暑假。”但这样花费不菲,急功近利的教育,也未必会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不禁疑问,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越来越优秀,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杨绛先生说:“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

而培养孩子兴趣、上进心等等,这样优秀的品质是不需要父母花一分钱的。所以,真正好的教育,从来就不贵。要想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变得越来越优秀,不妨试试以下几点。

02 加持阅读能力,让孩子受益终生

纪录片《成为巴菲特》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一生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生学习形影不离。”

诗词才女武亦姝的父母,非常注重培养她的阅读习惯,经常陪她一起看书,看书看到入迷,一家人还不情不自禁地讨论一番。

阅读这个习惯深深地影响着武亦姝,促使她更好的自主学习,凭借着自己博览全书的强大实力,武亦姝获才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被誉为“国民才女”。

节目中,武亦姝信手拈来压题诗句,玩转三千诗词不在话下,我想这一定离不开武亦姝的阅读习惯。

由此可以看出阅读的无穷力量,而且正是由于爱看书,今年上海高考武亦姝以613分考入清华大学。所以说阅读让一个人越来越优秀。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的一个案例也说明了这一点:有四个孩子成绩都很优异。其中有两个孩子十分喜欢读课外书,而另外两个孩子的家长不注重课外阅读,只让孩子好好学习。

结果,前者上初中后,学习成绩依然优秀,而后者表示,学习越来越难,越来越糟糕。

尹建莉在书中说,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乏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平凡。

所以,暑假期间,家长想把孩子教育好,真的很简单,让他去大量的阅读,在很多大程度上,阅读就能决定了孩子的成绩。

家长可以为孩子挑选一些书,陪孩子一起阅读,度过为数不多的美好的暑期生活,同时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从教育的本质上让孩子有所提升,这相比让孩子上兴趣班,也许更加有用。

03 锻炼独立性,使孩子变得更好

前阵子,哈尔滨的一名11岁盲童女孩每天“独自”上学的新闻,打动了无数网友的心。

女孩叫高雅,先天失明,每天手持盲杖“独自”去上学,96个台阶,368米的上学路高雅往往会走上15分钟。

她不知道,其实,妈妈每天都在不远处悄悄的跟着她,一直都在跟他演戏。有时,高雅会围着一个垃圾车绕好几圈,半天都走不出来,不过妈妈会选择“冷眼旁观”。

这位妈妈说:“不想让她知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她真正的自信、独立。”

好在高雅一直坚持,成了特殊学校里唯一能独自上学的孩子,而且这也成了她最为骄傲的事情。

总有一天父母会离开,孩子们注定要独行,我们不可能为孩子遮风挡雨一辈子,每个父母都应趁早让孩子学会独力,这样孩子才会更加优秀。

曾在抖音上看到这样一个视频。

一名小学生在家中,独自一人完成了摘菜,洗菜,切菜,炒菜,他的父母感到很欣慰。

不禁感慨,这么小就能自力更生,将来即使离开父母,他也会是同龄人中生活最幸福,最优秀的一个孩子。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说:“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是啊,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不能总牵住孩子的手前行,应让他独自行走,拥有独立解决问题与独立生存的能力。

最终,让孩子们成为自己人生的舵手,在惊涛骇浪中独自扬帆,成为最好的自己

04 允许孩子亲身体验,让他更加懂得珍惜

最近,看了一个纪录片《子非鱼》,影片中,讲述了一所“穷孩子”聚集的学校的故事。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所名叫鲜鱼行的学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一个特殊的活动,叫做“贫富宴”,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贫穷与富有。

“贫富宴”通过抽签的形式,来决定谁是富人谁是穷人,富人可以享受美味的盒饭,穷人则只能吃两片面包。

学校的这种教育,意义非凡,让孩子们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告诉他们穷人与富人的差距,教育孩子要永远记得自己曾经挨过穷,挨过两片面包。

以此来告诉他们要努力,要用功读书去改变命运,帮助更多的人。学校这样的教育课相比孩子上的培训课,反而会来的更加深刻。

曾看过一个新闻,泰国一名男孩在妈妈的带领下,一边在路上走,还一边捡空瓶子。走了大约2.2公里后,男孩捡到了很多空瓶子,妈妈以市场价收了男孩的空瓶子,总共给了他2泰铢。

后来,男孩分别提出了要坐车回家、要吃冰激凌、要去餐厅吃饭的要求,都被妈妈以你的钱不够为由而拒绝了。男孩无奈只好跟着妈妈一起继续捡空瓶子。

最终,男孩表示又累又热想要回家。妈妈则说说:“那你以后想要像这样赚钱生活,还是想要在学校里学习。”男孩大声说道,我想要去学校!

男孩亲身体验到了赚钱的不易,懂得了上学时多么幸福的事情,最后选择好好读书,相信他以后更加努力的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

05 好的教育,拼的是父母心态

卢俊说,什么是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作为父母,都想要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促使孩子更加优秀,但好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好的教育跟金钱无关,也不是花费越多孩子越好,好的教育,一点也不贵。

好的教育,要结合实际,要有意义,要真正的影响到孩子的内心。所以,父母们要摆正心态,不要盲目跟风,这样不但可能不会有益于孩子,还可能使自己长期处于焦虑当中,最终影响了孩子性格的良性发展。

父母应从根本上,去分析、发现、解决孩子的问题。多方面去考虑,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与习惯,孩子才会真正变成优秀的人,才会更加容易成功。

愿每一对父母,都能给予孩子好的教育,这是义务也责任。

以此共勉。

作者简介:星空,一个文字修行者,专注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有空与你一起聊聊家庭与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