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哥家孩子出生了!"
"男孩还是女孩?"
"女孩!"
"那赶紧去抢个先机,走走走今天就去医院看看。"
现在家长之间都爱开一种玩笑,就是帮自己的孩子抢一个"娃娃亲"。特别是现在身边男孩女孩比例特别不平衡的情况下,生的男孩都快能组一个足球队了,难得有一两个女孩出生,自然是会变得热闹非凡。
左一句"婆婆来看你啦",右一句"我媳妇儿真可爱"。这样的话当然并不是真的要像旧社会一样定亲,而只是朋友间的玩笑话,中年人活络气氛的谈资,用来拉深一些已经因为忙碌的工作而渐行渐远的关系。
但是就算是玩笑话,男孩家长和女孩家长的心态却不一样。
男孩家长更热衷参与,态度上积极很多,甭管以后孩子们有没有缘分,现在给他们创造接触玩耍的机会也挺好;
女孩家长却多半不回应,只留下一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生了女儿以后,心瞬间就会变得柔软起来,一想到以后要嫁作他人,连这种朋友的玩笑话也不想接了。
有一位二胎妈妈直言,生了女儿后就很害怕这样的玩笑。曾经只有一个儿子的时候,也是跟着大家凑热闹,追着人家女孩妈妈排队定"娃娃亲",没想到生了女儿,人还在医院里呢,心境一下子就转变过来了,立刻代入女孩妈妈的角色。现在才能体会,为什么当时那个生了女儿的好朋友,从来没有回应过。
生男生女心态确实不一样
01 准备的玩具不同
生了男孩的家长,不知不觉就会给孩子买很多工程车、飞机、枪、球等玩具,也喜欢说"男孩就喜欢车""还是男孩喜欢玩球"之类的。
但是真的是因为男孩基因不同,导致他们确实比女孩更喜欢玩汽车跟球吗?实际上汽车、球等玩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会转,对1岁多的宝宝吸引力非常大,无论男孩女孩都会对这种简单的规律着迷。
但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家长的心态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认为男孩喜欢车就多买车,认为女孩喜欢娃娃就总买娃娃。久而久之,孩子喜欢什么玩具,似乎就打上了"性别标签"。
02 陪玩的方式不同
男孩的家长中觉得男孩精力无限,所以跟孩子玩的方式就是打球、骑车等,倾向于室外活动,希望消耗男孩的精力。
女孩家长更多选择在室内,例如和妈妈逛街、在家玩玩具、做手工等。
我记得小时候,男孩子们聚在一起玩拍洋画、打弹珠,女孩则是玩过家家、跳皮筋,男孩女孩的游戏种类仿佛确实有着巨大的鸿沟。因此家长陪孩子玩的方式也会受到这些想法的影响。
03 对未来期望不同
男孩家长会鼓励男孩往外拼搏,希望能在事业上成功,对婚姻也抱有更开放的态度,只要孩子喜欢就好。
女孩家长则不同,会更加担心女儿"吃亏",不希望女儿随便跟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总想着替她把好关。相反在事业上,觉得只要能养活自己就好,希望孩子能轻松舒坦的度过一生,这就是女孩家长最大的梦想。
传统观念里,男女结婚一"娶"一"嫁"两个字就显示了区别。在过去,女孩结婚后大部分情况下,都会依附男孩。女孩也更侧重于家庭生活。
所以在孩子结婚以后,男孩父母是认为家里多了一口人,心态上没有多大变化;而女孩父母就觉得孩子要脱离自己,另外成立家庭了,心态上难以接受。
20年后,女儿长得亭亭玉立,父母却担心女孩在婚姻中处于弱势,所以生女儿的时候,一边欣喜,一边带着一些忧虑。
正是这个原因,所以让许多女孩妈妈觉得定"娃娃亲"的玩笑话,也变得有一点点"刺耳"。在她们看来,女儿是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想要一直守护,不想她被别人辜负,不想她承受自己感受过的生子之痛,不想她受到一点伤害。虽然二十多年后,女儿总有一天会真的出嫁,但绝不是现在。
只有在生了孩子之后,父母才能感受到油然而生的责任感;只有在真正生了女儿之后,才能更加体会这种不舍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