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的电影,我只推荐这一部

2019-11-19     子戈说电影

讲述父亲的电影很多。

《美丽人生》《大鱼》《如父如子》《当幸福来敲门》……

如果只推荐一部的话,我一定会推荐这一部:李安的《饮食男女》。

为什么会是它?

原因有三。

第一,《饮食男女》聚焦的是中国式家庭,由郎雄扮演的父亲也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父亲。

用李安的话讲,“郎叔长了一张五族共和的脸”,意思是说,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见到郎雄那张严肃、隐忍又深藏慈爱的脸,都会觉得他很像一位中国父亲。

第二个原因,李安很会拍父亲,而且一拍就是三部

你要是把“父亲三部曲”连起来看,还能看到片中的父亲有明显的成长。他从《推手》中的委曲求全,到《喜宴》里的妥协让步,直到《饮食男女》,才终于成全自我。

《饮食男女》作为父亲三部曲的完结篇,堪称李安关于“父亲”这一形象的集大成之作。

此外,还有第三个原因,我们先卖个关子,最后再说。

《饮食男女》的故事很简单,讲了一家四口的生活。

这个家庭的核心人物,是父亲老朱。

他是个退休的大厨,曾经在饭店里叱咤风云。老伴去世后,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三个女儿身上,最让他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做满满一桌子菜,看一家人围坐一起。可是,三个女儿对父亲这种形式主义的安排越来越不买账。

于是我们看到,餐桌上丰盛的菜肴与冰冷的气氛之间,形成令人窒息的张力。面对美味,三个女儿各怀心事,根本无心享受。

大女儿家珍是个虔诚的教徒,已经30多岁,还未出嫁。她有些心灰意冷。

二女儿家倩是个漂亮的女强人,她的身边从不缺少情人,但距离真爱又总是差一步。

三女儿家宁是个乖乖女,最近正陷在和闺蜜男友的情感纠葛中,倍感苦恼。

这一家四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

更妙的是,他们的故事,最后全都发生了戏剧化的反转。

看似最禁欲的大姐家珍,闪婚嫁给了一个骑重机的肌肉男;最乖巧的小妹家宁,却做了最叛逆的事,早早和闺蜜的男友奉子成婚;反倒是不缺情人的家倩,始终无法走入一段认真的恋情,最终嫁给了事业。

最让人意外的是向来沉默寡言的父亲,竟然老牛吃嫩草,娶了大女儿的同学锦荣,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至此,一家人都找到了归宿。

这是个大团圆结局,没有错。

可是,在这个大团圆的背后,你要注意到,有一个东西还是破碎了。

是什么?

这个四口之家原本的家庭秩序。

还记得前文我留了第三个原因没说吗?这第三个原因就在这里,它才是真正成就《饮食男女》成为经典的理由。

李安用这部电影,实际是在探讨一个中国式家庭的瓦解与重组。

尽管都是大团圆,但李安的处理方式很不同。

我们先说传统的家庭片会怎么做。当女儿一个个离开家之后,影片一定会在这时着重表现父亲的孤独。然后,女儿必然会在外面受委屈,意识到父亲才是最疼自己的人,于是又一个个回归家庭。

这是一种“破镜重圆”的方式,是把碎了的拼回去。

可《饮食男女》不一样,李安从一开始就没想过“破镜重圆”,相反,他认可了这种破碎。

他认为一个家因为子女的独立而“瓦解”,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何况,在这部电影里,谁才是第一个决定离开家的人呢?

其实是父亲。

从影片开始,他就已经和锦荣相好了,只不过,他在等待女儿们都有一个好的归宿,自己才能坦然离开。

这就是李安的观点。无论父母还是子女,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生活的支点,而不该把重心放在彼此身上。

所以我们看影片最后,一家人约好的聚餐并没有成型。李安连最后形式上的大团圆,都没有给我们。

相反,他向我们展示的是每个人的新生活。大女儿拉着老公去教堂受洗;小女儿和老公在家忙着看孩子;二女儿将要去阿姆斯特丹独自闯荡;锦荣也已经怀了父亲的孩子……

至于那场约好的家庭聚餐,也只有父亲和家倩到场。父亲喝下家倩做的汤,发现自己丢失的味觉又回来了。于是感人的一幕上演,父女俩紧紧握着手,深情对望,道出了彼此的称谓:“女儿啊”,“父亲”。

是的,只有每个人都找回生活的滋味,亲情的滋味才能重新回来。

除了剧情之外,我还想和大家聊一个很有趣的道具:餐桌

不夸张地讲,《饮食男女》这部电影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因为李安抓住了中国家庭的这一典型场景来做戏。

为什么说“餐桌”很典型呢?

因为子女留给父亲的时间和空间都太少了,只有在餐桌上,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才能顺便沟通一下感情。

“餐桌”首先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权力关系。

影片中,父亲老朱始终坐在主位,居于权力中心。他的对面,坐着二女儿家倩,表明了两个人尖锐的对立关系。

其实父亲是最爱家倩的,可爱之深、责之切,反倒和女儿有了很深的隔阂。

直到影片最后,父女俩终于和解。父亲让出厨房,女儿为父亲烧菜,餐桌上,两人也终于并肩而坐,不再对立。

李安就是在用“餐桌”来暗写一家人的关系。

至于大女儿和小女儿,她们要搬走的消息也都是在餐桌上宣布的。而女儿的相继离开和父亲的味觉退化,实际都是在讲述“父权的衰落”。

这种衰落,令老朱心生凄凉。

于是他才那么上赶着给珊珊做便当,以此找回一点做父亲的感觉。

再看餐桌上的菜肴,很多菜都是李安精心设计的。

比如家宁要搬走时,一家人吃的是象征团圆的火锅,形成一种错位的反讽;父亲向家倩示好,夹了一个象征“和谐”的螃蟹给她……最逗的是,大女儿家珍急着和男友搬走,餐桌上,父亲费了好大劲,才把叫花鸡坚硬的外壳砸开,害得家珍心急如焚。这一过程,也暗合了老姑娘终于出阁的意思。

《饮食男女》这部电影,就是一场围着餐桌上演的大戏。

餐桌,原本是一家人吃饭的地方,后来成了谈判桌,成了擂台,甚至成了战场,最终它应该回归本质,再次成为一家人共享温情的场所。

这也是《饮食男女》想要告诉我们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9dVh24BMH2_cNUgF9H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