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芦苇

2019-11-07   扶风同城

风中的芦苇

文/丛林猫

单位往东,过了东环线,再稍走一段柏油路,过一个限高限宽的铁栏,就是土路了,不算窄的道一直往深里去。这儿我是熟悉的,这是漆水河汇入渭河前的最后一段,一直通到武功通惠桥下,两河交汇。

汽车无法通行,只三轮摩的勉强可行,新播小麦已遥看青色,整个田野一派清廓,这时节这儿来往的人很少很少,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更重要是我对这河道两旁的“芦苇”情有独钟。

芦苇,或者是寒茫,而或是荻花,我没认真区分过,总之都长的非常相像,这儿都生在水边,我权且认它们是芦苇吧。

似花非花,似雾非雾,一簇簇,一丛丛,枝枝相依,沿着河两岸,在大地上连缀成片,由近及远铺排远去,直到天际。蔚为壮观。

秋来,有三件美景,一是银杏铺金,二是霜枫似火,三是芦花胜雪。银杏得阴沉或落雨的天气,站一廊檐下,或一片林子里,细看那秋意一丝丝沁入,气氛沉静下来,道一声天凉好个秋!于秋阳和煦的午后,驱车上贵妃梁,看群峰叠嶂,层林尽染,长空雁过,豪情诗意到碧霄。

唯这芦荡得风起风劲时才显得风骨和精神。

一株芦苇,并没有什么卓越丰姿,非常普通,但成百上千成群结队,延绵千里后,形成丛,形成簇,连成片,汇成芦荡,漫散成一片海,那就美不胜收!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渗透着一股深沉的内在力量,使季节显得苍凉而悲壮。

我喜欢那种孤清的美感,像一种处世的态度,有些清高,耐得住世俗的薄凉,不与百花争春斗艳,不盛茂浓绿如夏,唯在这深秋里一抹黄,一片雪,驿外断桥,寂寞无主,苍凉里保持清醒,寒风里无人关注下,风中歌唱,任东南西北风百折不肯低头。如刀的芦花,高傲的挺立枝头,自在洒脱,毫不矫作,朴实中自有灵秀在。不用粉饰、不需要雕琢,甚至赞美都不必,自有那么素雅和从容,不卑不亢,不喜不惊。

我藏身芦丛,好像自己也是一株,心里住着一个自由奔放的情怀,渴望着,期盼着,让那风,再大些,再劲些,让那神秘和朦胧,风吹草低若隐若显,让那急风劲草,野旷天低的味再浓些,素雅与清简,朦胧与诗意,独立和自由,都在那小小的身躯里。我行我素一意孤行任我行,逆风不折,遇强更强,誓不肯随波逐流!卑微,不扬,贫穷也好,富贵也罢,既不邀众,也不求点赞,甚至没邀请谁进入我的世界,我行我素,自娱自乐着,孤芳自赏或又臭又硬着。

风中的芦苇,你来与不来,我都这么激荡,纵情摇摆,起伏如浪,沙沙私语,只有丛林猫张牙舞瓜,肆意尽欢,隐伏其中,偶有鹤鸣声彻九霄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