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强迫孩子吃饭的家长,比起吃多少,更该关心背后的伤害

2020-11-12     淘妈育婴

原标题:那些强迫孩子吃饭的家长,比起吃多少,更该关心背后的伤害

文|淘妈

我家邻居的孩子刚满2岁,每天到了饭点就能听到孩子的哭声,我知道,这是妈妈又强迫孩子吃饭了。邻居家小孩从小就不好好吃饭,身体也很瘦弱。为了能让孩子多吃点,邻居是软硬兼施。后来发现来软的没用,就干脆强迫孩子吃,吃不了就有惩罚。导致现在孩子一看到饭,还没有吃就开始哭了。虽然我和她讲过不能这样,但是邻居说这样孩子还能多吃点,不然身体更差。唉,每次听到孩子的哭声我都很揪心,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也无能为力。很多家长在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时候,都选择了强迫的方式。在这些家长看来,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多吃了几口饭。他们在关注孩子进食量的多少,却忽略了这样的做法给孩子带来了多大的伤害。

强迫孩子吃饭的危害

1. 导致孩子缺乏饱胀感和饥饿感

有些孩子不想吃饭,可能是他真的不饿。而家长强迫孩子多吃,慢慢就会让孩子失去饱胀感和饥饿感。缺乏饥饿感的孩子,吃饭就完全是为了让家人开心,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而缺乏保饱胀感的孩子,吃起东西来就没有节制,有时候可能已经吃太多了都不知道,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2. 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

不管孩子有多小,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权利决定自己吃多少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明白吃饱了就不能再吃了,而且也不能浪费食物。但是家长长期强迫孩子吃饭的话,孩子就失去了自我,连吃饭这件小事都要家人主宰,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也就被扼杀了。长大后,孩子很容易失去自我,对外界充满依赖。

3. 留下心理阴影

像邻居家的孩子其实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阴影了,所以看见饭就会哭。家长强迫孩子吃饭,只会让孩子更加抗拒吃饭,对饭菜产生厌恶感,这并不能从根源上让孩子爱上吃饭。

想让孩子好好吃饭,家长这样做

孩子不好好吃饭,家长的那份着急和心疼,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除了强迫吃饭,家长如果能做好这些事,孩子可能轻松就会爱上吃饭。

1. 及时添加辅食

母乳的营养价值再高,到了添加辅食的时候也要加。很多孩子到了2岁还主要是以奶为主,辅食基本不怎么吃。家长给出的原因是,孩子不喜欢吃辅食。孩子不喜欢吃某样食物是正常现象,有研究表明:想要让孩子接受一种新的口味,平均需要尝试12次。而孩子在1岁前是接受各种食物不同口味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期间,孩子尝试的口味越多,以后接受的食物种类也越多。所以家长不要轻易放弃,孩子不喜的话,多试几次。

2. 让孩子自己吃饭

每一个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舍得放手的家长。从孩子会抓握勺子舀起食物,家长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可能孩子吃的有些慢,吃得到处都是,但是相信慢慢就会好起来。孩子能体会到自己把食物送到嘴里,吃进去不再饥饿的这种乐趣,也就更愿意吃饭了。

3. 尊重孩子的选择,别干涉太多

我们常说“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看似是在调侃,实则是很多孩子的真实写照。孩子其实已经吃饱了,但是家人觉得没吃饱,非要让孩子再多吃点。或者孩子不喜欢吃某样食物,家长非逼迫孩子吃进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对于你不喜欢的食物,家人的强迫就会变成孩子的压力。所以说,在吃饭这件事上,家长要尊重孩子,不要干涉太多。

淘妈说:孩子是天生会吃饭的,这是一种本能。强迫孩子吃饭,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粗暴惩罚。而这种惩罚的背后,透露的是父母的焦虑情绪。很多孩子不是不爱吃饭,只是讨厌被强迫吃饭的那种感觉。所以家长不要把你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做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行为。把吃饭的主动权教给孩子吧,尊重他,理解他,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VFDvHUBjdFTv4tAkP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