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有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备受困扰,他们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让孩子接受最好的学习教育,希望孩子能够如自己所愿变得成功优秀,幸福快乐。但是当父母觉得自己付出了所有之后,却无法换来他们想要的结果,这就让他们产生了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呢?
在我国的很多家庭中,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抓得非常紧,导致把自己和孩子都压得喘不过气,这无疑会产生反作用。到底父母应该怎么做,育儿之路才会变得更轻松,而且更有效呢?
把教育简而化之,优化自己的心态
孩子的情绪很大程度受父母影响,如果父母自己都无法做到放松,整天处在焦虑状态之中,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孩子。只有父母首先学会放松自己,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孩子。
1、认清自己的优势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短处,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到十全十美。父母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位引导者,必须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这样才能给自己准确的定位,所以在面对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时,才能够坦然接受。
2、允许孩子犯错
人生在世,犯错在所难免,关键是在每一次的错误中我们都要有所成长。有的家长一发现自己的孩子犯错,就会大发雷霆或者焦虑不已,甚至担心这些错误会影响孩子的前途。这显然是把孩子的错误盲目放大,不愿意接受孩子的错误,没有认识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人。
3、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有句话叫做术业有专攻,所以每个孩子都会有着他擅长的方面,当然也会有比较薄弱的地方。作为父母,不要奢求孩子在所有事情上都能够做到领先,更不要人云亦云把孩子当做攀比之物。否则不仅父母会非常焦虑,孩子也会变得反叛敏感,甚至厌学。
在生活中,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学会鼓励孩子
人们天生都喜欢听到赞美之词,这是一种本能,因为表扬和称赞能够让人们得到快乐,这代表着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不仅成人如此,孩子更是这样,父母一句随意的夸奖,也许就会在他们心里开出绚烂之花,让他们变得更自信,更有动力。所以经常多夸夸孩子,多鼓励孩子,会让孩子进步得更快。
放手让孩子去做事
父母爱孩子,这是人之常情,父母无法陪伴孩子一生,这是自然规律。既然父母迟早有一天会离孩子先去,那么就不应该对孩子有着过度的保护,而是要让他们学会自己成长。在不同的年龄段父母应该要求孩子学会做不同的事情,当孩子能够独立的吃饭,独立的睡觉,独立的学习之后,才算得到真正的成长。
教会孩子勇敢面对失败
我们的一生中总是会经历失败,特别是在幼儿时期,由于身体和大脑的发育不完善,导致很多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自然就会面临着诸多的失败。有的孩子一旦遇到了挫折便会退缩,这时父母必须要让孩子意识到失败是正常的事情,关键是勇敢的去面对失败,从其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反而会把失败转化成一笔财富。
父母需要明白,宠爱≠溺爱
父母应该爱孩子,但不应该溺爱孩子,必要时还是要让孩子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因为年龄的原因,孩子会贪玩,这是他们的本性,同时对很多事情都似懂非懂,这时就必须由父母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学会如何对事物进行判断,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懂得凡事都有底线。适当的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设防,也许会让孩子走得更好。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孩子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培养。因为他们在出生后就像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只有在父母一步步的陪伴引导之下才能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所以很多时候父母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就必须做到以身作则,爱惜自己的身体,对生活充满激情,这样才会让孩子有意识的模仿,好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
2、教育孩子时父母的态度要统一
在我国很多家庭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都会有所分工,一个负责唱白脸,一个负责唱红脸,甚至经常性的会在孩子面前因为教育方式的不同而争吵。父母的态度不统一,孩子夹在中间就会更手足无措,他们不知道究竟应该听谁的,甚至会把一方当做自己的保护伞,变得为所欲为,肆无忌惮。
3、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很多父母总是把最好听的言语留给别人家的孩子,但对自己的孩子却极其吝啬称赞之词。其实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他们的独特之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孩子之间也各有所长,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孩子去释放自我,这样孩子才能得到更多的快乐。
4、父母要做到言出必行
为了让孩子更优秀,很多父母都会制定一份学习生活计划,要求孩子按照计划上的要求去做,并且对孩子承诺了奖惩方案。但是如果孩子完成得好,父母只是口头表扬两句,并没有具体的奖励措施;如果孩子完成得不好,父母也只是批评几句,同样没有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父母都没有重视自己的话语,那么必然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没有约束力,父母的话语权也会变得越来越轻,直到最后完全不被孩子重视。
不要只在意孩子的闪光点,作为父母,我们也要爱他们的缺点
女儿的同学每次考试都是100分,这让我非常的羡慕,经常看到她同学的父母时都会由衷的表示出我的这种情绪。起初女儿同学的父母只是笑笑并没有说什么,直到后来熟悉了之后他们才向我大吐苦水,因为他们的孩子在生活上完全就是一个小笨蛋,不会穿衣服,不会穿鞋子,甚至上四年级了吃饭还要喂,这让他们担忧不已。如果没有足够的生活能力,学习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虽然考试总是100分有点差距,但她却能把自己的书包收拾得整整齐齐,每天自己穿衣服,自己换鞋子,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还会帮我做一些家务,相信在其他家长的眼里,我的女儿一定也很优秀,实际上她真的很优秀。
孩子本身就是敏感多疑的,他们会有一种潜在的不安全感,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对孩子直接表现出了自己的焦虑情绪,那么必然会把这种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让他们更加的恐惧。
卡耐基曾经说过:对孩子们来说,父母的注意和赞赏是最令他们高兴的。所以,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积极向上和乐观的情绪,孩子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才能够更好的得到成长。
有了孩子之后,每一个父母的人生等于重新开始一遍,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是父母给予孩子最无私最伟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