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育有“心理能力”的孩子?你需要敏捷识别“负面自我对话”

2019-10-22     Carrie萌育儿研习社

可能你还没意识到,但你其实经常在和自己说话。

不论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都会自我交谈,这基本上是你内心的声音。

有很多时候,你头脑中的想法,不一定都会大声说出来,而是默默在心里转了一圈,就像是一个“隐藏评论区”。

不论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隐藏评论区”都已经对我们自己产生了很大影响。

比如,自己正打算减肥呢,看见美味的冰淇淋有点动摇的时候,内心就会出现一个“批评家”的声音来提醒自己:

不要吃!

这个就是自我交谈了。

这种微弱的声音有时候会很有帮助,比如“积极自我交谈”;

但有时候却也带来巨大伤害,比如“负面自我交谈”。

什么是负面的自我交谈?

负面自我交谈,几乎是我们多数人时不时就会经历一下的事情,而且它“狡诈多端”,会以多种形式出现。

如果我们不谨慎提防,它就会给我们自己以及周围的人们带来巨大的压力。比如:

我大概不擅长这样的事情;

我一直都是这样;

我这次要是搞砸了,这辈子就完了。

负面自我交谈所蕴含的这种沉闷感,可能像极了你过去人生中的一个人,比如你的某位亲戚、父母、老师、朋友……他们总是对你说类似的灾难性、责备性的话。

现在你也用这样的语言和自己对话,完全没发觉这会限制自己,削弱自己做出积极改变的能力。

负面自我交谈的代价

负面的自我交谈不但会带来压力,而且真的会阻碍你的成功。

因为对自己的看法太负面,从而既无法看到周围的机会,也无法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例如:

思维限制:

你告诉自己不能做某事,听得越多,你就越相信。

完美主义:

你开始真正的相信“完成”不如“完美”,因为害怕不完美而直接放弃。

但实际上,高成就的人往往比完美主义者更胜一筹,他们压力较小,对做得好的工作感到满意,不会因为害怕“不完美”而分散了自己的专注力,把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做砸了。

情绪低落:

一些研究表明,负面的自我交谈会加剧抑郁感,如果任其发展,那将是非常有害的。

关系挑战

持续不断的自我批评会让你看起来没有安全感。而且这种消极的自我交谈多了,会不自觉地变成普遍的消极习惯,从而影响到别人。

举个例子:

不知道你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特别爱“浇凉水”、特别扫兴的人。比如

同事A说:“公司楼下新开了家咖啡厅,环境很好呢!”

浇凉水同事就说:“贵死了,一点儿都划不来,谁傻谁去!”

同事B说:“老板刚才说了,年底公司请大家免费旅游!去泰国!”

浇凉水同事就说:“泰国有啥好玩,还不如放假!”

时间长了,谁还愿意和“浇凉水”亲密相处呢?

负面自我交谈最明显的一个缺点就是:它不是积极的。

这听起来好像废话,不过确实有研究表明:

积极的自我交谈是成功的重要指标。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积极性有助于拓宽我们行动的观念,使我们的意识比平常更为广泛。

当我们以一种令人放心、友善、更乐观的方式与自己交谈,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改善自尊、增加动力,激发生产力并改善整体的身心健康。

特别是父母、老师等教育者,不仅能以积极的自我交谈来使自己获益,更需要帮助孩子们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对话。

积极的心理学家也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早在1950年代,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就曾说过:

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就是专注于自己的才华和力量的人。

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博士发现:

如果人们定期发现并利用自己的最大优势,他们就会变得更有生产力,并且会经历很高的自尊心。

积极思考和乐观情绪可以成为有效的压力管理工具,例如有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交谈能够帮助运动员提升运动成绩,它可以帮运动员增强耐力,也帮助他们承受沉重的负担。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

我知道积极一点比较好,可是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毫无防备地就被负面的想法侵袭了还不自知,怎么办?

难道要多读一点儿“心灵鸡汤”??

积极的自我对话和心灵鸡汤,还真不是一回事儿。

如何敏捷地识别出负面自我对话?

一、注意:“笼统”是它的特征

消极的想法往往都是笼统的,要么全、要么无,从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下面加黑加粗的这些词,简直堪称负面自我谈话的标志:

我“从来”学不好数学;

我“总是”很难管住自己的脾气;

我“一直”都不爱看书;

“反正”就是做不到!

这些笼统的词汇其实都经不起深究。

从来都学不好数学?总有做对一道题的时候吧?当时是怎么做到的?

总是很难管住脾气?总有一次控制得还不错吧?当时发生了什么?

一直不爱看书?为什么不爱?看书有什么困难?不爱什么书?故事书呢?图画书呢?听书可以吗?

反正就是做不到?那具体困难到底是啥?

笼统的描述一件事,说明你其实只想抱怨,并不想真正解决问题;

而愿意具体、深入地去描述一件事,才是真正想要改变、解决问题的态度。

  • 为了更敏捷的识别出不合理的负面想法,可以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1. 我反应过度了吗?真的有那么大的事吗?从长远来看重要吗?
  2. 我过度概括了吗?我得出的结论是否更多地基于观点或经验而不是事实?
  3. 我是否在假设别人有某种特定的想法,或感觉别人会采取某种方式?他们还真的做了吗?我脑子里担忧的事其实都是我猜的吗?
  4. 我会严厉地给自己贴标签吗?是否经常用“笨”、“绝望”、“丑”、“胖”形容自己?
  5. 我这个想法是个“全有”或者“全无”,非黑即白的想法吗?现实生活中很少有非黑即白的事情,通常都位于两者之间的灰色区域,我考虑进去了吗?
  6. 这个想法有多真实、多准确?就如同达芬奇画鸡蛋一样,每个角度看过去的鸡蛋都是不同的,所以任何人的想法和感受,都不是事实的全部,只是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已。

二、给内心的批评家取个昵称

如果你内心有个声音,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现不利的因素,那就给她起个昵称,比如叫做“小批”。

每当内心想起批评自己的声音时,就告诉自己,“小批”又来上班了。

给自己内心的批评家起个有趣的、傻兮兮的外号,视为自己之外的某个角色,你就更容易意识到:我自己不必同意这个看法。威胁性自然也小了。

你看,即便负面的自我交谈“狡猾多端”,时不时就出现一次,却也是因为我们习惯了这样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习惯消极”

但如果改变这些语言习惯,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变得“习惯积极”呢?

不是有句话叫“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吗?对付负面自我交谈的最佳途径之一是:用更积极的想法替代它。

如何教自己、教孩子进行积极自我对话?

也许在这件事情上,做了父母是件很有优势的事情。

因为,如果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人生,而进行积极自我对话的练习,或许动力还没有那么充足。

但如果可以和孩子一起练习,提升自己的同时还能够教育孩子,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收益,是不是更愿意行动了?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这些策略来和孩子一起练习

1、模拟积极的自我对话

谈论自己和他人时,请大声运用积极思考能力。

比较容易开始的方式是从早上开始建立一些积极想法,比如:

“我把今天的准备都做好了”;

即便是出于困难和挫折中,突出正面的内容也很有帮助。

比如,即便孩子练习投球,投了十几个也没进,但我们仍然发现:

孩子投球的姿势已经熟练很多了;

他投了那么久还没放弃,很有耐心;

2、创建一个积极自我对话的清单

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积极自我对话的句子,我们自己,以及孩子都可以从这些表述方式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是提出自己的想法,来创建自己的个性化列表。

为此我们需要提前做一份表述清单,列举一些积极对话的句子,才好抛砖引玉,和孩子更确切、更有效地讨论积极的自我交谈听起来应该是什么样。

比如我先举个例子,抛砖引玉:

1.没有人比我更好。

2.我对自己很满意。

3.我每天都在进步。

4.我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5.我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方案。

6.今天我是领导者。

7.我的挑战帮助我成长。

8.我的错误帮助我学习和成长。

9.今天将是美好的一天。

10.我有勇气和信心。

11.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幸福。

12.我有些人爱我并尊重我。

13.我坚守自己的信念。

14.我相信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15.有所知,也有所不知。

16.我什么都可以解决。

17.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

18.我允许自己做出选择。

19.下次我可以做的更好。

20.我现在有我需要的一切。

21.我有能力。

22.所有事情都会好起来的。

23.我相信自己

24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25.我值得开心。

26.我可以自由选择。

27.我值得被爱。

28.我可以有所作为。

29.今天我选择要自信。

30.我为我的生活负责。

31.我有能力实现我的梦想。

32.我相信自己和我的能力。

33.好东西会降临到我身上。

34.没关系

35.如果我跌倒了,我会重新站起来。

……

3、把积极对话,融入到手工游戏中

很多孩子都喜欢做手工,也有很多做手工的机会。

把积极的自我交谈融入到简单的手工艺品中,是非常值得一试的学习积极的自我交谈的好方法。

比如,我们小时候,经常折纸玩“东西南北”,就像这样:

完全可以把上一条提到的、孩子最喜欢的那些自我表述的句子写在“东西南北”各个面上。

或是穿一条可以时时佩戴的手串,就像这样的字母珠:

把你喜爱的句子穿在手串里。

3、建立积极的解释风格

把好事情解释为长时间、大范围情况下都会发生的;

把不好的事情解释为短时间、小范围情况下才会发生的。

比如孩子这次考试成绩很好,我们就应该这样说:

你一直都很努力,只要坚持,以后(长时间)任何考试(大范围)都会考好的。

但如果孩子这次考试考砸了,我们可以说:

这次(短时间)数学考试(小范围)没认真/没重视/松懈了,下次要好好努力!

4、如果面临挑战,请具体的谈论

如果自己或者孩子正面临这一项比较困难的挑战,切忌不要陷入“全”或“无”的陷阱。比如觉得自己肯定不行,或只能赢!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具体的谈论正在经历的问题。比如:

你觉得哪个部分最难?

你哪里做得很好?

尽管很难,可你有没有非常开心,非常有成就感的时候?

你从中得到哪些收获?

在孩子遇到一个自认为搞不定的大难题时,正是学习和练习积极自我对话的好时机。

我们不一定要成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可以和孩子练习积极的自我交谈。

任何人都可以实践,也都可以教给自己的孩子。

只是尤其要注意的一点:积极自我交谈,必须是可信、可行、有方法、可操作的,不是空洞的画饼、夸大和吹捧。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一定会犯错,但也一定有办法改正,这完全不影响自己未来成为优秀的人。

这可能是积极自我交谈和通俗“心灵鸡汤”的最大区别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tYc820BMH2_cNUgjwp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