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冬季高发病 这些实用小建议请收藏好

2019-12-19     健客新健康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冬季适于养藏,是让人体打好健康基石的最好时机。

然而干燥寒冷环境,使很多人对自然界的变化适应较弱,也使得冬季成为疾病高发的季节。

关于以下几类冬季高发病,有几个实用又贴心的小建议,大家一定要收藏好。

(图源:全景网)

普通感冒和流感

冬季是普通感冒和流感高发的季节,老年人、儿童、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很容易中招。

预防建议

早晚通风:每天早晚通风20分钟左右,有利于减少呼吸道病菌、病毒入侵机率。

多喝水:冬季干燥,人体易缺水,多喝水,不仅可以补水,还能及时把体内毒素排出体外。老人、小孩要及时注射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是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我国每年9~11月是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

保持房间湿度:经常拖地,使用加湿器等。当室内湿度低于50%时,会给病菌创造条件,容易引发感冒等。

按摩鼻翼:以食指、拇指点按搓擦鼻翼两旁的迎香穴。约有一半以上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寒冷的空气可增强人体体温调节的能力,提高人体对寒冷刺激的耐受力,适当户外运动是预防感冒的好办法。

生姜泡水:预防风寒感冒,可以用一块拍裂的生姜和葱丝,用开水泡至2分钟,睡觉之前喝,对预防感冒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患者是气虚的体质,可以在葱姜水里放点大枣和橘皮。如果是风热感冒,体质阴虚内热,可以选择百合、梨皮、绿豆熬汤。

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寒冷,容易造成血管的收缩、痉挛,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建议

减少晨练:最好在上午10点后出门,不要选择激烈项目;

注意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的初冬,就要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果蔬、豆类、玉米、小米、燕麦等粗杂粮、全谷物等,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按规律服药: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要注意遵医嘱坚持服药。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的高危人群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

保持平和心态:情绪激动、烦躁不安会导致血压突然上升,所以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有太大波动。

老人洗澡别超20分钟:在餐后一小时后洗澡,水温以35℃~40℃的温水为宜,时间应限制在20分钟以内。

冻疮

冻疮常见于冬季,是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病人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等。经常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易复发。

预防建议

保持干燥:潮湿是引起冻疮的一个诱发因素,因此洗手之后要及时擦干。

涂抹凡士林:易受冷部位擦凡士林或其他护肤品以保护皮肤。

注意保暖:一定要做好手脚的保暖,在外一定要带好手套,穿好棉鞋,在家里也应该穿棉袜。

温冷水交替刺激法:用冷水(10℃左右)、热水(40℃左右)交替浸泡,每日数次,能够达到很好的刺激血管的收缩和扩张的效果。

搓手:两手合掌,反复搓摩,可以促进手部血液的循环,有效的防止冻疮的发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b4nIW8BMH2_cNUgcK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