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学申请的水有多深?中介破产中国学生吃哑巴亏

2019-10-21   赵刚Andrew
EduBoston的崩盘曝出了隐藏在美国中学留学幕后的重要推手——“美国中学代理公司”。至少从法律层面,这个哑巴亏,受影响的中国家庭恐怕吃定了。而受侵害家庭的第一服务商国内留学中介的态度有该如何呢?


2019年9月下旬,国内主要媒体报道了美国EduBoston集团破产的消息,震动了中国留学圈,数百名中国在美学生的命运成为舆论的焦点。

EduBoston的崩盘曝出了隐藏在美国中学留学幕后的重要推手——“美国中学代理公司”。经好友介绍,我采访了美国留学界的业内人士,才厘清了其中的原委。

001 国内留学中介只是分销商


很多申请美国中学的中国家庭平时接触到的,往往是国内留学中介,而国内中介一般并不与美国中学直接发生关联。

他们的“上家”是美国中学代理公司,圈内也称之为校代公司,一般由美国境内的财团控制,相当于美国中学的一级代理,即总承包商。

这些校代公司手中有数十所、甚至数以百计的美国中学招生代理权,国内中介与校代公司签约,建立中国区的分销渠道。

更确切地说,中国留学中介是为美国校代公司招生的,并从总承包商手里获得相应的佣金。

002 校代公司的“财权”



如果不是EduBoston破产,很多走读中国学生及家长想象不到,他们缴纳的学费、生活费、保险费其实并没有立即进入所申请的美国中学,而是由校代公司“截流”了。

当然,这也是美国中学招生的“行规”。

美国中学数量庞大,但每所中学的规模不大,招生数量有限,一般依靠校代公司的力量招收国际学生。

对于走读学校而言,建立在信任、契约基础上的合作条款,允许校代公司代行收取学生的相关费用,也省去了学校自身人力、财力的投入,之后再由校代公司将相关费用分期、分批汇入学校账户。

这笔留在校代公司账上的资金存在升值的可能性。EduBoston通过资本运作打个时间差,获得额外收益。

但潜在的风险是不可控的,此次破产便是他们把滞留在手中的学费拿来做期货,结果出现巨亏而导致的。

003 中国学生找谁说理?


事件发生后,国内留学中介成为众矢之的。

尽管从法律意义上讲,他们其实并没有责任,毕竟帮助学生申请到中学后,他们主要的合同义务便结束了。下一步,一般是协助学生家长办理缴费、住宿、入学等手续,这其实已经是校代公司的职责了。

但偏偏是校代公司出了事,而且不复存在,国内中介也成为受害者。

美国方面,虽然有留学业务认证机构——国际教育交流标准化理事会(Council on Standard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ravel,简称CSIET),而且EduBoston之前也是被认证的合法机构。但CSIET不会对破产及善后负任何责任,最多只能促使这个认证机构今后对留学机构及业务实操做更为严格的规定,加强流程控制。

至少从法律层面,这个哑巴亏,受影响的中国家庭恐怕吃定了,有不少家庭之前缴纳的费用没有进入学校,还要补交相关费用。

004 诚信在留学行业值多少钱?


留学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事件是对行业诚信的巨大打击。在中国市场,对国内中介的信誉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方面,留学中介还在努力协调,确保中国学生学业的稳定;另一方面,整个业界对外保持沉默,并没有采取更多的危机公关措施。

以诚信作为生存根本的留学行业,需要业界集体发声,向消费者、社会讲清事件真相,表明自己的诚意。

几年前,留学圈的几个超大型中介发表联合声明,对某新兴中介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予以声讨。如今,对如此众多的消费者遭遇的共同危害,为什么无人敢于挺身而出、表明立场和态度?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北京城市广播特聘教育专家,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特邀留学培训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曾长期担任英国大学中国区首席代表,撰写出版《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