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镇,重庆市潼南区辖镇,场镇驻地桂花村,现已升级街道办,办公驻地潼南区江北片区。说道桂林,是不是会想到广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也信了,也为着桂林这响当当的名字而去,到桂林镇后也并没有感到失望,有山有水,而且还真有几分涪江边古镇的韵味。
以为这是一座横跨涪江的大桥,然后往涪江那边看,涪江宽广的河面。比起这条桂林场镇的江边,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一直在想,要是没有这座桥之前,当地是不是靠渡船来往于桂林场镇之间,要是有渡船,之间能乘坐一回渡船过江也好,毕竟之间很多年没有乘坐渡船了,不过那也只是自己的幻想,这里没有渡船。
多年的人为行走和脚底摩擦,给这段阶梯留下一面沧桑而又坚强的面孔,也正是因为这一段阶梯的存在,才能显现出桂林镇的古老。
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前去看一看当地的学校,或许是自己的岁数大了,经不起回忆的隐藏,相当会念自己的学生生涯,尽管当年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很喜欢听到学校里面的孩子,朗朗的读书声和老师高亢而又洪亮的讲课声,每个时期的人生,注定会有一段美好的故事。
当天走到桂林镇是1月7号,赶场天是8号,也就是当地习惯的赶场排序日2.5.8,很喜欢赶场天,但是此次自己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没能等到桂林镇赶场天,确实是一份遗憾,毕竟自己是一个爱凑热闹的人。
刚来重庆的时候,看见人家喝酒都是一小杯,都笑话说老家广西爱喝酒的人都是以公斤为单位,后来才知道,重庆这边的高粱酒究竟度数达到40多度,而广西老家的米酒只有20多度,究竟纯度高低不同,决定着喝酒的量度,广西人喝米酒达到两斤是酒鬼,而重庆人喝高粱酒达到一斤,那就是酒神,不知道重庆人也没有酒神级的酒鬼。
街道办搬迁到江北片区后,桂林场镇逐渐显得安静,或许没有当初的喧闹和繁华,但是却能给这个涪江边的小镇,带来几分宁静,喜欢清净的人,就喜欢去宁静的地方,桂林镇很显然就是这么一个安静的让人稀室的地方,去清净的桂林小场镇走一走,也不错。
红薯粉,自己还没来重庆之前确实没见过,也是没吃过,而自己经常行走于乡村,看到当地人手工制作红薯粉的时候,才知道,原来红薯粉是这等操作,而吃起来是那么的好吃,每吃一次,肚子就撑爆一次,红薯粉确实好吃,但又不能贪吃,因为红薯粉很难消化,吃太饱胃难受。
腊肉也是来到重庆之后才经常吃到的,自己一直在北碚区生活,当地人比较喜欢用烟熏,而自己没有吃过风干腊肉,不知道好不好吃,毕竟是个资深吃货,出于绅士风度,没有流口水,但是脑子里总想着能吃上一顿风干腊肉,那是今生最大的口福,但愿以后有机会能吃得到风干腊肉。
看到这张金黄色的牌牌感到很激动,自己的爷爷和弟弟都曾经在部队服役,看到有关这些东西就很感动,祝愿这位老兵生活幸福,身体安康。
此时正是下午做饭时间,几位大姐围着蔬菜摊,或许桂林镇就是一个小场镇,邻里之间相当的熟知,买菜之余,还相互聊个家常,毕竟是两个女人一条街,这四位大姐足够撑得起今天整个桂林镇的繁华和热闹。尽管比不上赶场天。
重庆山城,天下人都知道,而潼南区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地带,山城重庆 能挤出一片平缓的地方,纯属难得,而桂林镇的这一片平原地带,就成了蔬菜出产地,路过的时候,看见一望无际的蔬菜种植地,还有一座座蔬菜大棚,看着心里还真有几分震撼,在重庆很少看到这样的地方,谁看谁眼馋。
蔬菜集散中心,最近经常去北碚附近的乡镇赶场,看到一车车的无心菜,第一感觉就是潼南区桂林镇出产的青菜,特别是大满车的无心菜和白萝卜,或许桂林镇蔬菜早已闻名于整个山城。
山不如桂林的山,谁也不如桂林漓江的美,但是处于涪江边的桂林镇,却又自己不一样的美。很高兴能够前来桂林镇游玩,也希望往后有机会,再来桂林镇游玩,再次体验一回涪江边这个小场镇,桂林镇。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如有描述不对的地方,敬请桂林镇人民的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
本文是原创文章,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