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楼市“加冰块”!供应降42%,成交降10%,二手房被“冻结”

2019-11-02     蓝白观楼市

今天看到了一份数据,截止10月底,设定了年内销售目标的房企中,今年仅有37%的房企目标完成率达到75%以上,去年该比例为59%。

这组数字有点绕口,说白点,今年完成目标任务的开发商不到四成,比去年还少了两成。

所谓的“金九银十”,彻底泡汤了。

去年的初冬时节,有心人应该还记得,到处都是土地流拍,杭州、厦门、成都、武汉楼盘降价的消息一个接一个,老业主们的焦虑情绪互相传染,开发商为了回款,什么特价房和套路都豁出去了。

时隔一年,在多个城市传出人才购房门槛放松的氛围下,在恒大、碧桂园金九单月业绩创历史记录的前提下,开发商们的表现,连去年都不如,确实有点反常。

笔者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落户门槛和人才购房难度降低,对楼市刺激力度很小。

从10月以来,表面上看,南京、天津、海南部分城市有一定的宽松信号,对房地产实际上的刺激意义并不大。

向南京和天津,只是非核心区域放宽,海南的落户门槛是低了,购房的社保和个税时间限制还在,此外,像河南三四线城市放宽落户,湖南和安徽中小城市买房给补贴,对购房者吸引力很小。

第二,房地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大型房企吃肉,小型开发商“喝西北风”。

像碧恒万这样的龙头房企,最近两个月飙升的业绩,是建立在庞大的布局,和提前准备的促销打折手段基础之上的。

目前大部分银行的白名单客户是排名行业TOP30的房企,而大部分信托白名单客户在TOP50左右,剩下的小开发商,资金、土地、销售都很难成气候。

房企业绩没完成还是小事,初冬时节,从供应量、成交量、二手房等角度来看,本来就一片肃杀,天气渐冷,楼市反而还在“加冰块”。

第一,供应量环比降42%,九成以上城市显著缩量。

克而瑞发布的报告显示,10月,29个重点城市新增供应面积203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2%,同比下降26%。

其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15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8%,同比下降51%。京沪广深四城供应量同、环比齐降。

二三线城市新增供应面积环比下跌40%,同比下跌23%。具体来看,相较上月,25个城市中仅有长沙、东莞供应量有小幅提升,其余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缩量,从同比来看,也仅有南宁、昆明、青岛等5个城市供应量大于去年同期,宁波、南京等同比跌幅皆超50%。

房子供应的少了,是什么原因?

要么是市场行情不佳,接盘的购房者变少,要么是库存本来就不多,卖一套少一套。

显然,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今年房地产的库存是持续增加的,供应环比降幅都快50%了,当然是购房情绪不旺的原因。

第二,成交量环比下跌10%且降幅扩大,近四成城市较年内月均降幅超20%。

还是克而瑞的数据,10月,重点城市整体成交2250万平方米,同、环比分别下跌6%、10%,降幅较上月继续扩大。

一线城市成交20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3%,二三线城市总成交2041万平方米,环比下跌9%,同比下跌8%。

二三线的25个城市中,仅有5个环比保持正增长,中部城市如武汉、长沙成交量重回高位,南部昆明、南宁成交量跳增创年内新高。同比来看,也仅有武汉、青岛、南京等9个城市成交情况好于去年同期。

值得注意的是,银十成交量环比金九持续下降,热点一二线城市也是全线回落,具有很强的风向标意义。

连9月和10月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初冬过后的“三九酷寒”,显然更加难熬。

当然,最能反映市场真实情绪的,莫过于二手房。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存量房市场,加上不少城市严格实行限价政策,这就导致新房和二手房出现巨大的价差,上万人排队抢的限价盘,已经无法反映市场的真实情绪。

以杭州为例,截至10月31日22时,二手房挂牌量已高达99602套(含商业)。以目前增速看,11月初突破10万套大关毫无悬念。

从2018年3月的2.5万套,到今年9月底的9.4万套,平均每月净增3800多套。而从9.4万套到10万套,更只用了一个月。

这么多二手房积压在那里,成交周期越来越长,业主挂牌价一降再降,仿佛是被“冷冻”了一般。

杭州并不是孤例,成都、武汉、郑州同样“来势汹汹”,它们都是二手房被“冻结”的典型。

根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武汉从去年最高点均价20317,跌到了18773,跌去了1544元。郑州从去年最高点均价17138,跌到了14913,跌去了2220元。广州二手房挂牌均价从38000跌到了32000元,北京、上海、天津也是跌势绵绵。

表面上看都很风光,又是国家中心城市,又是新一线概念,隔三差五出来个抢房的消息,但是,二手房库存积压,房价倒挂的剪刀差,房企利润增速的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

笔者想说的是,冬天伊始,给略微有点燥热的楼市,加点“冰块”再合适不过。

最近不少购房者在看到了所谓的“宽松信号”后,又有了按捺不住想入市的冲动,试图复制以往买房套利的经验,可房地产市场并不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在房贷利率、房企融资没有放开的前提下,几乎没有任何走强的可能性,佛系一些,淡定一点,才是目前最务实的态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UJfLW4BMH2_cNUgN5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