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是朱小元为自己的绘画贴的标签。自称“业余”,一方面源自她不是美术院校科班出身;另一方面源自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绘画只是她业余时间的业余爱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缺乏良好的专业训练,相反,她在不同时期内有着不同的非凡老师。
大学毕业后她当过老师,拜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刘菊清为师时,她还在上海某外企当主管并执着的自学工笔花鸟。
朱小元:笔名朱原。1957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3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自幼随父亲油画家朱克可学习书画,后师从江苏省国画院画家李亚先生和南京艺术学院刘菊清教授,并由刘菊清教授引荐师从国画大师陈佩秋先生。现为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花鸟画研究》杂志编委,江苏省美协会员,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
朱小元的启蒙老师是她的父亲、油画家朱克可。她自幼随父亲学习书画,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并且在其指导下熟读古文,她父亲叫她“书蠹”——因为她太爱读书。
之后,她又先后拜江苏省画院画家李亚、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刘菊清为师,从临摹宋画入手,逐渐推陈出新。
在工笔花鸟的创作上,朱小元逐步走出自己的路,她除了使用写生素材,为章法练习作的作品外,值得注意的是,她将一些生活中感受到的景象引进构思创作。
2006年,刘菊清教授给朱小元提议道:“……你现在花是可以,但是你这个鸟要下下功夫。”于是,她开始研究鸟类学,并加入了野保组织,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个领域。
在野保过程中,通过与鸟类面对面的平等交流,小元深切地感悟到自己与鸟类的处境是何其相似:大家都有生的欲望、生的快乐、生的悲哀。
因此她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把这种通过互动交流获得的理解与感动表达出来,并透过自己的作品传递给更多的人。
2010年初,在刘菊清教授的引荐下,朱小元正式成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家陈佩秋的入室弟子。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俗话还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二者在朱小元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恩师们的指导可谓是倾囊而授,朱小元的学习可谓是殚精竭虑。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品越来越独树一帜的画家的诞生。
朱小元画作的独特性,还源自她曾在学校任哲学讲师十年以及长期任外企高管的经历。学科的跨界、职业的跨界,为她提供了更为广博的知识修养、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少的束缚,使她能够有独特的哲学思考、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及对自然的充分尊重……
朱小元作品欣赏
临摹作品欣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