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口腔溃疡简直是太难熬,不少人因为对于溃疡的症状是分不清,为此不知道是吃了多少的药,但是就是治不好。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聊一下,让不少人头疼的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其实有两种颜色分类的,为此要找到辩证的方式,从而能进行合理的改善。
白色溃疡——阴虚火旺
1、一般表现
溃疡口处结痂往往是白色、溃疡面积小、易反复发作,周围黏膜淡红或不红、隐隐作痛,舌质红、舌苔少。
阴虚火旺型,好发于舌根,周边微红,灼痛轻微,多伴有口燥舌干、头晕耳鸣、烦躁失眠等,此类口腔溃疡治疗应滋阴降火为主,一般表现是白色。
脾胃气虚型,局部多色淡,疼痛稍轻,多伴有气短乏力等。此类口腔溃疡因阳气升发无力,郁于体表或上焦而致,治疗应补中益气为主。
脾胃虚寒型,溃疡少而分散,局部苍白,疼痛稍轻,多伴有便溏或腹泻,舌苔多胖大有齿痕,此类口腔溃疡多治疗应温中健脾为主。
改善方法:知柏地黄丸加减,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上知母、黄柏这两味清热泻火药,就变成了既可以滋阴,同时又可以清热的知柏地黄丸。
这里的清热主要是清虚热,可以用于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等症状,更年期的患者或者糖尿病患者多属此类。
黄色溃疡——实火上炎
1.一般表现
溃疡口处结痂往往是黄色、溃疡面积大,周围黏膜鲜红、微肿、灼痛明显,说话或进食时疼痛加重,可伴随口臭、口干、发热等,舌质红、舌苔黄。实火之口腔溃疡多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溃疡表面呈黄色。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根据口腔溃疡发生部位可知,发生在舌尖者多为心火炽盛引起,发生在口腔牙龈者多为脾胃积热引起。
心火炽盛型多发于舌尖,表现为舌尖红、甚至灼痛,多伴有小便黄;此类口腔溃疡治疗应清心泻火。
脾胃积热型多发于口腔及牙龈,表现为口腔及牙龈红肿,多伴口臭、便秘等;此类口腔溃疡治疗应泻脾胃伏火。
若除有牙龈红肿、口臭等胃热表现外,还可见便溏等脾寒之象,则属胃热脾寒。
改善方法:黄连上清丸、牛黄清心丸、栀子金花丸加减,牛黄清心丸清心化痰,镇惊祛风心火。其中配伍里含有少量的参,同时也有补气血的作用,所以对于心火过旺而导致的头晕目眩、血压升高,口腔溃疡等症状都有很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
白色溃疡是阴虚火旺,黄色溃疡是实火上炎,2种溃疡,如何改善?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牛黄清心丸本品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慎用。当然还是那句话,要先辩证,才能改善,从而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