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请问,平时什么事情是需要依靠意志力来完成的?我们知道,有些事你不得不做,虽然不做会更舒服。”有人回答,“通过瑜伽治疗背部酸痛”、“洗碗”。
“其实,挑战意志力的过程是内心两个不同的你相互竞争的过程,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大脑,但却同时具有两种思维,用不同的思维思考,我们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人。比如,思维A想吃糖果,思维B却告诫你保持健康,吃个香蕉吧。”
这是美国著名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 McGonigal, Ph.D.)的一次演讲,在凯利看来,挑战意志力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人不同的思维之间发生冲突的过程,所谓没有自控力,原因在于强调自控、规律化的那种思维在冲突中失败了。
凯利博士有一本著作叫《自控力》,是我的床头读物,这本书在很短的时间风靡了全球,这门课程也成为了斯坦福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她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杂志网站还开设了“意志力科学”博客,该博客一度位居热度榜前列。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在当代社会,自控力是备受推崇的一种能力,尽管自控力对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但是许多人依旧缺乏这项能力,因为他们不明白一个道理:自控力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增强的。
为何自控如此困难?
美国心理学协会曾指出,80%的美国人认为,自控力的缺失是导致人没有出息的罪魁祸首,很多人都常常责怪自己自控力太差,而那些自律的人为了保持高度自律也经常感到精疲力尽。难道,自控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吗?
在我们一心想要提高自控力之前也应该明白自己为何屡屡受挫,意识到人类的本性就是容易失控将帮助你不再责备自己。有研究显示,那些自认为自控力高的人最容易在诱惑面前失控。
比如,那些立志早睡早起的人,反而更有可能越睡越晚;那些乐观的戒烟者,却始终戒不掉烟瘾。这是由于他们并不能提前预设好自己会在什么环境中在什么人的影响下就失去控制,这也让他们面对诱惑时更容易放弃。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心理学家苏珊娜·希格斯托姆(SuzanneSegerstrom)指出,当你控制自己的时候,你的大脑和身体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来帮助你控制自己,但是每个人的自控力储备都是有限的。自控力就像是一块肌肉,你越去锻炼它,它就会变得越强。
如何增强自控力?
《自控力》一书中强调,提高自控力的关键在于把自控力视为一种美德,通过道德规范进行行为约束,甚至可以通过增加睡眠时间达到自控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成本低且见效快的方法,坚持的时间越长,效果也会越明显。并且这两种方法在锻炼自控力的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远抑郁、心血管疾病,可谓是一箭双雕。
1、每周锻炼两到三次,每次时长半小时左右
这种令人惊讶的训练方法是由心理学家梅甘·奥腾(Megan Oaten)和生物学家肯恩·程(Ken Cheng)研究出来的高效方法。
他们找到了一批志愿者,同时鼓励他们进行体育锻炼,而锻炼对自控力的训练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仅仅是十五分钟的慢跑就能让节食者在高热量的甜食面前控制好自己。而长期的锻炼可以提高心率变异度的基准线,从生理基础上增强剂自控力。
2、冥想
冥想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它不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每天五分钟的冥想就可以有效增强自控力。神经学家认为,冥想可以帮助你更加专注于当下、减轻压力和焦虑。长期的冥想训练可以让大脑中的前额皮质和影响自我管理的区域里,增加更多的大脑灰质。
自控力是每一个成功人士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并且这项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断努力得到增强的,而这也是那些没有出息的人所不明白的道理。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自控力》、《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