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成功,这6点方法让他更自信

2019-07-24     画荻教子

孩子不敢跟大人打招呼,家长会说孩子不自信;

孩子不敢在自家亲戚朋友面前秀自己最近学的新技能,家长也会说孩子不自信;

家长希望孩子去完成某件事情,孩子回应“不知道、我不会”的时候,家长还是会说孩子不自信。

孩子不自信的现象还有很多:

比如孩子不敢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低头不语;

不喜欢与他人相处;

做事情优柔寡断、不敢拍板……

面对这些状况,多数家长都很抓狂。

我们对一个优秀人物的评价总有“自信”这一点。

因为一个自信的人会更有力量克服困难,会更有勇气的去做出选择,会更积极向上面对人生,会创造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利于自己成长,也会跟更容易成功。

一个不自信的孩子,不仅让家长头疼孩子的现在,也让家长焦虑孩子的未来。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自信的呢?

1. 经常得到家长的否定和责骂。


“你怎么又不会,昨天不是刚教了你吗?”

“考这么差的成绩,真不知道你天天在学校学了什么?”

“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你说你长大后能做什么?”

不知这样的话,我们会不会觉得耳熟。

这些话实则都在告诉你的孩子:“你是糟糕的,我有你这样的孩子感到很不接受,你让我很失望,你很无能!”

长此以往,孩子会因为害怕出错,担心做的不好,不想受到批评和责骂,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底气,也无法自信起来。

2.家长包办代劳过多,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这个舍不得让孩子做,那个舍不得让孩子来,导致孩子习惯性地遇到困难就依赖家长的帮助。

可孩子总要步入社会。

家长在家庭中没有教会孩子七十二变,社会就会给到孩子八十一难。

当孩子面对外界的挑战的时候,没有家长在一旁支持协助,孩子就无力解决,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开始不断自我否定。

3.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长期被家长忽略。

很多孩子犯错后,想得到的是家长的关心、安慰和理解。

如果家长劈头盖脸一顿责骂,那么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被忽略了。


孩子碰到困难了,想要的是家长帮助和鼓励,如果这时候家长只顾着自己生气和不耐烦,那么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也被忽略了。

当感受和需求长期被忽略了,那么就容易给孩子带来一种错觉:我不是重要的,我是不被接纳的。

孩子就会缺乏力量感,因而就会出现被家长说成那种不自信。

4. 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对比。

因为有爱,所以有期待。

家长期望自家孩子好、优秀,但表达方式上总会有问题,最后不仅给到孩子的不是激励,反而是一种打击。

“你看看人家明明,学习成绩那么好,还会打架子鼓,你看看你,成绩成绩不好,没有一项特长,真拿你没办法?”

“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别的孩子很容易就做到了!”

.......



这样的话,家长说一次,就在摧毁孩子自信心一次。

人一旦不自信,就会走向自卑。

一个自卑的孩子,不仅学业不理想,也会阻碍今后的社会发展,足以影响孩子的未来!

那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家长们可以怎么做呢?

1. 鼓励孩子、多赞赏。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孩子勇敢面对,给孩子信心。

比如孩子在家和爸爸下棋输了,孩子有些不开心,暂时不想和爸爸对话交流。

这时候,妈妈可以单独和孩子聊聊。

可以这样说:“孩子,你能和爸爸这么强大的对手挑战,说明你已经很厉害了,我相信,你多跟爸爸切磋几把棋艺,要不了多久,你的棋艺一定会超过爸爸,妈妈对你有信心!。”

同时,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也要多赞赏孩子,让孩子感受自己是好样的。

孩子有了家长的肯定和认可,就有增强内在力量,从而增强自信。

2. 尊重孩子的决定,多让孩子做选择。


比如家里要换窗帘了,父母可以把这个决定交给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的眼光,你来选择!”

当孩子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内在会觉得很有荣耀感,觉得父母非常信任自己,也觉得自己被父母所看好。

如果一个愿意给孩子选择权,同时还尊重孩子决定的父母,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尊和自我认可。

孩子面对选择时,会有力量的拍板决定,果敢的面对抉择。

父母的每一次信任,都会给到孩子累积自信心。

3. 家长做好自信的榜样作用。

当家长在遇到困难时,家长的处理方式和态度会直接影响着孩子。


面对困难挑战时,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是积极态度,并且能自信地表达出:“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我一定可以克服困难!”

自然孩子今后在面对苦难时,会模仿学习家长曾经的处理方式和应对态度。

4. 支持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我国体操冠军刘璇,从小对体操的热爱,父母也大力支持。

8岁时的她为了参加湖南省体育局的体操比赛,刻苦练习,手上反复练习出血泡都不放弃。

通过对兴趣的坚持和刻苦的训练,最后成为了全国人的骄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乐此不疲。

再加上家长的支持,会增加孩子做这事件的信心。

喜欢做,做多了,坚持做,就会带来不错的成绩。

当孩子能在某些事件中感受到价值,有了成就感,自然会增强自己内在力量,从而也能够自信地面对其他的挑战。

5. 多向孩子表达爱。

一个从充满爱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内心也一定是有爱的。

有一对爱自己的父母,做任何事情,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在背后提供的力量支持。

有爱的孩子内心的幸福值也更高,自然也会更有自信。

因此,日常多向你的孩子说“爸爸妈妈爱你,爸爸妈妈永远都会是你坚强的后盾!”类似的话,会让你的孩子更有自信!


6.引导正确看待孩子的优缺点,无条件的接纳你的孩子。

孩子还小,对自我的认知是不够全面的。

他可能会拿自己的劣势和他人的优势进行比较,就会产生挫败感。越挫败,越没有信心。

因此家长要客观地看待孩子的优缺点,尤其当你的孩子错误地把自己和他人比对的时候,家长要耐心地跟孩子沟通。

引导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接纳自己的缺点,父母也会无条件地接纳你。

鼓励孩子:不要陷在挫败感中,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你也有你的优点。

从而让孩子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帮助孩子找回自信。


萧伯纳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家长都希望孩子今后可以拥有成功的人生,做一个成功的人。

一个自信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一个成功的人一定很自信。

积极、勇敢、乐观。能够自信地看待世事,能够自信地度过人生。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如此自信。

(文章来源:画荻教子微信公众号,ID:hoedu03)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v-2LGwBmyVoG_1ZMT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