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记日记#1531 浙香楼要开门迎客了

2021-04-09   董克平饮馔笔记

原标题:#开始记日记#1531 浙香楼要开门迎客了

#开始记日记#1531 浙香楼要开门迎客了

2821/04/08 星期四 北京

伟华约我吃饭,叫了几个朋友,一起去了浙香楼。

浙香楼是个新餐厅,开在东方新天地那里。见到君悦酒店的喷水池,浙香楼就在它的西南方位。目前餐厅还在内部测试,今晚这个饭局多少有点试菜的意思。

伟华设计的饭局,真是给我面子。

菜单

糖醋小排。这道菜获得大家一致称赞。酸甜适度,肉香浓郁,软硬适口。

咸鱼汁茄子配鲟鱼子

江南一口脆。酸甜口的萝卜,脆爽。

椒麻低温带子

蔬菜沙拉

辣汁炝花螺

脆皮白切鸡。鸡选的不够好,有点老了。

二十年花雕牡丹虾。酒香虾甜,好吃。

宋嫂鱼羹。改良版的,用的是黄鱼。

糟骨头蒸松叶蟹。非常好吃的一道菜。蟹肉汁浸润了肉饼,鲜美。

红烧肉焖仔乌。红烧肉不错,肥肉润,瘦肉酥。

满天红焗千岛湖鱼头。里面的豆腐很好吃,入味透。

荠菜炒龙虾。

黑松露猪手烧海参。海参不错,如果不加黑松露就更好了。

荠菜炒春笋,杭州的春鲜。

麻婆嫩豆腐。终于有了一道重口味的菜。

片儿川

古法燕窝绿豆糕

甜品总汇。焦糖布丁特别香甜。

这家店的技术指导和主厨我认识,尤其是技术指导更是我多年的朋友。他知道我来吃饭,几次推敲菜单,最后决定做一些新菜。今晚吃的这些菜,我吃过的有一两个,其余都是新菜,赞赏厨师这种态度,也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但是说到经营话题,我倒是愿意厨师在新店开业时做那些成熟菜品给客人。我把这个想法说给技术指导,他腼腆的笑着说:“那些菜您都太熟悉了,因此我想做些新菜给您尝尝。”我回到说:“开店迎客并不是为了某一个人,而是进店消费的那些客人。我们相识很久,在杭州你的餐厅吃过很多次,因此我熟悉你的菜,但是餐厅开到北京来,大多数客人没有去过你的餐厅,他们是冲着‘浙香楼’这个名字来的,想吃的是浙江菜、杭州菜。我熟悉的客人不一定熟悉,也正是因为我熟悉你的菜,觉得你的出品肯定能在北京打响,才建议投资者找你的,因此我建议多做一些成熟的菜,做那些在杭州被四面八方客人认可的菜,这样才能在北京打出名头,也有利于新店的推广。”

居于一地一时,我们可能和某些菜打交道多些,但是换成某时某地,时间、空间都有了变化,参与的人群也有了变化,某些人熟悉的这时可能就是大部分人不熟悉的。这样的事情在我参与的美食节目中经常遇到。在浙江沿海说鲳鱼,可能人人都能说两句,换到北京西安,能说的人可能就不多了。《风味人间》拍摄的马肠,在哈萨克族、在新疆可能有很多人知道,放到全国范围,大多数观众会觉得很新奇。某地的家喻户晓放到更多的范围里、放到更多更广大的人群中,也许就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局部的普遍变换了时间空间,非常可能就是一种特殊了,饮食上更是如此。在黔东南羊瘪牛瘪是很常见的食物,可是全国范围内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即使是餐饮从业者知道的也不多。

发这番议论的目的,还是想说餐厅开业还是要做那些成熟的菜,因为这些菜已经经过市场检验,赢得了客人的喜欢,有一定的市场基础。某人某地的熟悉是相对的,不同地区不同客人的陌生是普遍的。用成熟站住脚,让外地的熟悉迅速转化成在地的熟悉,餐厅立起来了,改变和创新的机会也就随之而来了。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