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外国城市某类入侵物种爆发的新闻,中国人就会搓搓手吞个口水再点开:让我康康这次又是什么好吃的!
这次奶叔要说的荷兰的入侵物种,一看就知道,不就是“麻小”嘛!
我们第一反应是烧锅开水开个啤酒,而愁眉苦脸的荷兰人,已经快被它们逼疯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荷兰人就发现了入侵的小龙虾,刚开始它们可能是趴在游轮的蓄水箱里一路旅游过来的。
这种原产自美国的红色小龙虾个头不大,而且荷兰本地也有很多其他品种的小龙虾,所以一开始荷兰人并没有当回事。
但没想到美国小龙虾在荷兰境内子子孙孙无穷匮地繁殖下去,不光在水里生活,还大摇大摆地在陆地上闲逛,进到别人家后院里去,把居民吓得不敢遛狗。
荷兰北部弗里斯兰省一些地区,小龙虾密密麻麻爬满街道,让人不敢走路也不敢开车,只好报警(然而警察也没有办法)。
2017年还有个新闻,因为大量小龙虾爬上草坪,所以原定在海牙举办的足球比赛不得不宣告中止。
张牙舞爪,十分嚣张
荷兰昆虫知识中心EIS在今年夏天发布了调查报告,研究人员调查了美国小龙虾出没情况。
2010年在25%的地区发现了美国小龙虾,今年这个数字则涨到了44%,原来美国小龙虾集中在荷兰西部,近几年已经开始向中部和南部蔓延。
荷兰水利局也在今年年初对猖狂的美国小龙虾拉响了红色警报。
不管放在哪个国家,美国小龙虾都算是入侵物种。
因为它们生命力极强,繁殖速度也很快,不管水质好坏都能生存下去,还挖洞拆坝,见啥吃啥,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堪称运河版“打不死的小强”
荷兰运河纵横交错,本身就很适宜它们生存。
美国小龙虾到来以后,在运河河边和河底钻洞,它们打洞能力极强,有些洞甚至可以达到成年人手臂的粗细,许多大坝因此变得十分脆弱。
小龙虾是杂食动物,会吃河里植物的嫩茎嫩叶,吃河里的其他小型鱼类。挖洞的时候还会搅动河底淤泥,让河水变浑浊,影响水中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旦植物生长受影响,依靠这些植物为生的其他鱼类和其他生物也会跟着饿死……
要命的是它们繁殖得还特别快,现在它们已经把本地小龙虾的生活空间抢占一大半了。
入侵物种解决起来非常麻烦。
荷兰的水利局、环境保护署在这十几年来也想了很多对策。
指望让天敌自行消灭是个好办法,但是美国小龙虾的天敌:大型食肉鱼类、夜鹭等大型鸟类等等,荷兰……都很少。
使用药物也不现实,运河连通荷兰境内的大部分地区,如果为消灭小龙虾投入药物,会影响全国运河水质。
一只白骨顶鸡捕食小龙虾
捕捞上岸后集中处理也是个好办法,但难点在于可能会误伤已经少得可怜的本地小龙虾,因为一般人很难分清小龙虾品种之间的区别。
荷兰的法律规定禁止捕捞本地小龙虾,捕捞美国小龙虾必须去办许可证,许多大型机构没有动力去干这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因此也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今年8月,海牙市议会的议员提出了鼓励私人捕捞美国小龙虾的法案,但是目前还没有结果。
这么看来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选择吃掉它!
有食用需求,有利可图,就会有大型公司愿意捕捞、养殖,让小龙虾的称霸势头得到遏制。
要知道美国小龙虾在上世纪30年代就入侵了我们国家,但是,硬生生地被中国吃货们吃成了夜宵界霸主,养殖小龙虾变成了一个热门产业。
德国、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也遇到过美国小龙虾入侵的问题,只有瑞典人有吃小龙虾的传统,每年还会准备小龙虾派对,大家一起大快朵颐。
但是荷兰人目前还没有养成吃小龙虾的习惯。
而且荷兰水利局也担心,在野外捕捞的小龙虾可能会有污染风险,没有通过检疫的话不建议大家食用。
所以,荷兰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体会到椒盐麻辣清蒸蒜蓉白灼浇汁焗烤油炸小龙虾的魅力啊!祝他们好运吧!
奶粉们,平时你是怎么吃小龙虾的呢?赶快来留言分享给奶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