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饮食中,香一般都代表着美味,而臭则暗示着食物难吃,甚至变质。
即便如此,臭臭的食物却从未离开过人类的餐桌。
从北京的豆汁儿、安徽的臭鳜鱼、广西的螺蛳粉到瑞典的鲱鱼罐头、冰岛的臭鲨鱼、法国的蓝纹奶酪……
全世界几乎每个角落都有臭臭食物的忠实粉丝。
在不能接受豆汁儿的人看来,这就是生化武器
臭豆腐也毫无障碍的在全国各处落地生根。
臭豆腐到底有多令人着迷?作家汪曾祺在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侨居美国的老人,晚年不断地想北京的臭豆腐,再来一碗热汤面,此生足矣。这个愿望本不难达到,但是臭豆腐很臭,上飞机前检查,绝对通不过,老华人带着他的怀乡病,抱恨以终。
钟爱臭豆腐的人总爱说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这真不是为自己的喜好辩解,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闻着臭”是因为豆腐在发酵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含的硫氨基酸也充分水解,产生一种叫硫化氢(H2S)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具有刺鼻的臭味。
而“吃着香”也与微生物有关,豆类所含的蛋白质,在微生物(霉菌或乳酸菌)的作用下,水解成更容易被消化的多肽和氨基酸,例如谷氨酸,它是味精和鸡精的主要成分之一,这就使得发酵以后的臭豆腐味道吃着更鲜美。
臭豆腐
尤其是油炸臭豆腐,部分臭味小分子物质会挥发掉,臭味减轻了,并且氨基酸与糖类会发生反应,香味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