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6日,将进入农历的“小寒”节气,“小寒”节气是与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相比较而言,“寒”即寒冷的意思,表明已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古人认为,此时天气寒冷,但还未到达极点,“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乌鹊穿林塘水冻,雾凇涂粉柳条舒。”正是小寒时节天气寒冷的生动写照。
小寒过后,即进入最为寒冷的“三九天”,此时在养生保健的饮食方面要以“温补”为主,尤其要重视“补肾防寒”,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说明冬季进补的重要性。羊肉是小寒节气温补的首选食物,除了多吃羊肉以外,还可多食用当归、黄芪、党参、何首乌等补气补血、滋补肝肾的药膳。
小寒之当归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有“补血第一药”、“妇科圣药”美称的当归。
当归,是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当归主产于甘肃东南部,其中以岷县产量最多,质量也最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
中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症的治疗。另外酒当归活血通经之功更强,所以治疗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等症时,多用酒制当归。
当归是中医处方中的最常用药物之一,古有“十药九归”之说。有人曾统计出中药处方中25种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当归列第八位。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
现代研究,当归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当归也有抗癌、抗老防老、提高免疫力之功效。
当归之传说
关于当归的传说,一直流传着一个典故,即“当归不归,娇妻改嫁”。可以说,“当归”不仅仅是补血的良药,更有着浓浓的情思,无不让后人感动。
相传古时候有个新婚青年要上山采药,对妻子说三年回来,谁知一去,一年无信,二年无音,三年仍不见回来。媳妇因思念丈夫而忧郁悲伤,得了气血亏损的妇女病,后来只好改嫁。却谁知后来她的丈夫又回来了。她对丈夫哭诉道:“三年当归你不归,片纸只字也不回,如今我已错嫁人,咫尺天涯又怨谁。”丈夫也懊悔自己没有按时回来,只好把采集的草药根拿去给媳妇治病,竟然治好了她的妇女病。从此,人们才知道这种草药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是一种妇科良药。为汲取“当归不归,娇妻改嫁”的悲剧教训,便把它叫“当归”。
当归之药膳
当归乌鸡汤
当归乌鸡汤
【配料】乌骨鸡1000克,当归50克,女贞子25克,桂圆15克,精盐5克。
【做法】将乌骨鸡剖后洗净,放入滚开水中,高火煮3分钟,取出洗净。将当归(切片)、女贞子、桂圆肉、乌骨鸡一同放入砂锅内,加入滚开水1000毫升,中火熬40分钟即成,食用时放精盐即可。
【功效】补血养心,滋阴养虚,健脑安神,通便,抗衰老。
当归羊肉汤
当归羊肉汤
【配料】羊肉500克,当归20克,生姜30克,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即可。每日一次,食羊肉,喝汤。
【功效】温中补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虚弱,或血虚血寒所致之精神不振、面色萎黄或淡白而无光泽、气短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手足不温等症状者。
归枣茶
归枣茶
【配料】当归10克,去核大枣10枚。
【做法】将以上二味加水煎煮30分钟,吃枣饮汁,每日2次。
【功效】补血安神,活血调经。可用于妇女血虚月经不调、面色苍白或暗黄、心神不宁、失眠等。
作者介绍
张向群,航天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20余年,师承名家,主攻温病,擅长对老年病、消化系统疾病、男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努力钻研,致力于医药知识普及,主持或参与编辑多部医学专著和健康科普读物,发表医学论文数篇。曾在北京电视台《健康生活》栏目做专题讲座,在航天科工大讲堂及航天科工各下属单位做健康养生讲座,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