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快一个月了,这一天,欣欣跟妈妈说,我们班的同学都不跟我玩。欣欣是慢热的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环境的变化加上陌生的老师和学生,欣欣感到诸多不适,每天回来跟妈妈抱怨。
有一天早上,马上要上学了,欣欣说肚子疼,妈妈带着欣欣到医院检查,没有什么问题。得知欣欣最近不想上学,医生判断可能是由于孩子紧张和焦虑所致,建议妈妈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后再去上学。
为什么孩子会产生开学焦虑的情绪呢?
《儿童社交心理学》一书中作者说,其实焦虑不是只有成人有,孩子也存在焦虑的情况。孩子本身社会生活经验有限,心理发育也不成熟,所以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会产生焦虑的心理。
成人还能主动回避焦虑不安的场所,而孩子由于自身的局限,往往无法回避自己厌倦的场所,如果产生焦虑,会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
孩子遇到社交焦虑,不但阻碍孩子进行社交互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导致孩子社交关系恶劣,从而使得孩子生活在焦灼不安的状态中。
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强迫孩子,把孩子推入学校,那么他们对于学校的感受和体验会更加糟糕,也会加重孩子的社交焦虑。
有的孩子因为焦虑,会表现得孤僻,有些孩子甚至会出现口吃的情况。这样的外在表现往往是与孩子的心理有关的,我们一定要给予密切关注,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孩子缓解焦虑。
著名主持人王芳在《最好的方法给孩子》里介绍了帮孩子建立朋友圈,妈妈可以适当帮助,如小学入学前提前认识一位好朋友。
王芳老师在孩子即将步入小学的时候,提前和班里一位同学的妈妈联系,帮助孩子提前认识一位小朋友,让孩子有个熟悉的小伙伴,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孩子进入陌生的学校有了自己的小圈子。
父母没有办法代替孩子去交朋友,但是可以帮助孩子,给孩子一些辅助,帮助孩子构建自己的朋友圈。
刚上一年级的孩子,环境变化大,老师、同学都是陌生的,如果孩子本身比较怕生,不愿意与人交往,在陌生的环境中会产生不安全感。
要想让孩子重新获取安全感,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在班上交朋友,让孩子找到可以信赖的对象。
如果孩子有熟悉的人,哪怕只有一个,孩子一起上学、一起玩耍,孩子就会开心一些。如果没有,父母可以借助与别的父母熟悉的渠道,帮助孩子认识新朋友,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就开头提到的欣欣,她也是因为陌生环境产生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妈妈给欣欣请了一天假,放学后找了一位兴趣相投的同学一起玩耍,第二天欣欣的焦虑有所缓解。欣欣的妈妈通过帮她寻找好朋友的方式让她对上学有期待,重获了安全感。
万事开头难,只要孩子交到新朋友,孩子的心门就会打开,会有越多的朋友走进孩子的生活,孩子慢慢就会融入这个新的集体。
还可以教孩子以下一些社交方法,来帮助孩子顺利和同学交往。
1. 帮助孩子练习打招呼
如果孩子不喜欢打招呼,可以试试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练习怎么跟别人打招呼。
可以尝试跟孩子解释,什么是友好的问候,包括眼神交流、热情的微笑。以及大声说出来让对方听到,说出对方的名字同样也是一个很贴心的行为。
当这些都练会了,孩子到学校慢慢地也就会习惯于和别人打招呼。
2.鼓励孩子学会赞美
鼓励孩子去欣赏别人,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特长,让孩子学习如何真诚地赞美人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比如在跳绳活动中可以鼓励孩子说“你跳绳跳得很好!”。在美术活动中鼓励说“我喜欢你画的猫咪!”。
包括平常打招呼都可以尝试说“你今天穿的衣服好漂亮”。这些都是孩子能做,别人听起来也很舒服的话。
3.鼓励孩子帮助他人
在学校,当同学遇到困难时,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帮助同学,比如可以是借给同学一支铅笔,或者帮同学看一个东西。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的行为积累起来,都会让同学感受到你的善良和热情,都是对友情很大的帮助。
交往也是一种能力,当孩子掌握了如何和小伙伴交流,他很快就会复制这种能力,成为有很多朋友的人。
《儿童社交心理学》一书中作者指出:从小形成正确的社交意识、有良好的社交习惯的孩子可以更加快乐地度过童年,长大之后处理社会人际关系也会更从容有序。
所以,教孩子形成正确的社交意识,不仅仅是让孩子快速融入新集体,也是为以后的社交做准备。
在孩子的交往过程中,有些孩子比较被动,不愿意主动和别人交往。
在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第二季里,蔡少芬的女儿包子对妈妈说:
“他们都不想跟我坐”
“他们都想跟我的姐姐玩。”
显然,包子也遇到了社交问题,蔡少芬教包子如何应对值得我们学习。
她的做法是:认同情绪,帮孩子建立信心,分析问题,给出建议。
1. 认同情绪
蔡少芬:“他们都不想跟你坐,你不开心是不是?”
当孩子遇到了问题跟妈妈倾诉时,认真倾听孩子并认同孩子的情绪,这也是尊重孩子并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个体交流的第一步。
2. 帮孩子建立信心
包子:(点头)
蔡少芬:“不会的,他们都爱你的,他们怎么可能不爱你,你那么可爱。但是有些时候,人会有不同的表达。”
不管孩子遇到了什么问题,在他们表达出自卑、负面的情绪后,妈妈最好立即给予孩子肯定,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值得被人爱的。
3. 分析问题
蔡少芬:“如果你觉得你的朋友不够爱你,那你就爱他们多一点。”
有时候孩子对自己的问题比较悲观,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作为父母在接纳孩子情绪的同时,也要理性地为孩子分析问题。
4. 给出建议
蔡少芬:“我觉得你的感受是真实的,我也接纳你的感受,我教你一样东西,就是你笑容多一点,你主动一点,你做回自己,他们肯定会被你吸引的。如果你还计较,你永远都是一个不快乐的人。”
作为孩子,他们遇到问题容易悲观,我们没有办法代替孩子去交朋友,但是我们可以做孩子的“脚手架”,帮助孩子理解去构筑友情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友观,也会对朋友有不同的判定,对这样的情况也会有不同的建议。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如蔡少芬所说的:自己主动。
在后续的节目中,虽然蔡少芬虽然对包子有所担心,担心她被拒绝就受到打击,但包子在被拒绝多次后,仍然能“屡败屡战”,勇敢地再次发出邀请,最终完成任务。
对于刚刚步入陌生学校中的孩子来说,社交焦虑的产生是一个正常的心理过程,只要我们能够适当地引导和帮助孩子,孩子会越来越自信,顺利度过开学的不适阶段。
乐陪娃,家有小学生,分享育儿心得,家庭教育经验。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抱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