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姜蒜椒四大调料,俗称为“调味四君子”。这四种调料,在我们的餐桌上经常吃到,除了调配做菜的味道,还有很好的药用功效,在日常养生保健中大有作为。今天我就来讲讲葱姜蒜椒的功效,在厨房怎么用好它们?
01
葱姜蒜椒,有什么功效?
中医学认为,葱姜蒜椒除了能提升味道外,还有一定的药性作用。平时烹调做菜,只要善于使用,搭配得当,对于脾胃虚寒者还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这四物皆为温热之调味,可以温中暖胃健脾燥湿。温补脾胃、防御寒邪,这不仅仅是秋冬的事,即使在夏天之时,人体内也会有寒邪侵袭的可能,吃点葱姜蒜椒就能防御之。
葱,散寒解表
葱性温、味辛,入肺、胃经,具有祛风散寒解表、温中通阳祛痰、散凝通乳定痛的功效。
适用于风寒感冒、流清鼻涕,腹痛肢体痹痛等,对小便不利、大便秘结也有一定的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葱含有挥发性葱蒜辣素,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能够杀灭和抑制多种致病菌,特别是对痢疾杆菌及皮肤真菌作用尤佳,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流行。
姜,温中止呕
生姜性温、味辛;入肺、胃、脾经,具有祛风散寒解表,温肺化痰止咳、暧中开胃止呕,解鱼蟹腥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肺寒咳嗽,且为止呕圣药,治疗胃寒恶心呕吐。
生姜在夏季食用效果会很好,因为夏季炎热,五脏六腑均为开散状态,体内的寒湿之气都在浮表,喝生姜红糖水可以祛除体内存积的寒气。
要注意的是,生姜、干姜、炮姜的功效是不一样的。
• 生姜是入上焦(心、肺)的,发散功能很强,非常适合感受寒邪引起的感冒,一碗姜汤或者红糖姜水、姜汁可乐就可以将寒气赶出去。
• 干姜是晒干的生姜,干姜的作用就下移到中焦(脾、胃)了,主要针对脾胃虚寒引起的各种问题,比如胃疼呕吐、腹泻、大便不成形。干姜就是脱了水的生姜,因为脱水了只剩下“干货”,温热之性远大于生姜。
• 炮姜就是炮制之后的干姜,是黑色的,它的作用部位移到了下焦(肝、肾、膀胱)。肾阳虚导致的泄泻滑痢、月经量多甚至崩漏不止等,都可以用炮姜治疗。因为增加了炮制环节,炮姜更为温热,而且多了收敛止泻止血之功。
蒜,温中解毒
蒜性温、味辛,入脾、胃、肺经。具有温中除湿,行滞消积,解毒杀虫的功效。适用于脘腹冷痛,水肿胀满,饮食积滞,泄泻,痢疾,疟疾,肺痨,百日咳,感冒,痈疖肿毒,肠痈,癣疮,蛇虫咬伤,钩虫病,蛲虫病,带下,阴痒,水肿等疾病。
在西医上,大蒜以超强的杀菌能力闻名。大蒜含有一种叫蒜氨酸的物质,当它进入血液后就会转换为大蒜素,而这种大蒜素即使被稀释仍能在瞬间杀死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种病菌。
但要注意,凡属于体质阴虚火旺的,患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肾炎、心脏病和便秘者,最好不要生食大蒜。
花椒,驱寒止痛
花椒,性热、味辛,有祛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的功效。适用于虚寒腹痛呕吐、风寒湿痹肢痛、牙痛等症。
花椒热性强,用来祛寒止痛是最好不过的。人体以胃最易受寒,多因饮食生冷寒冻食物而受之。由此引起的胃痛,用花椒煮水喝,可起到祛寒止痛的功效。
对于女性来讲,宫寒者大有人在,多出现痛经,用花椒、生姜煎水服下,可以祛寒通经、缓解腹痛。
一到冬天,脚寒的人一般睡觉也不踏实,总感觉被窝不够暖和。可以用花椒加水煮开后,倒入脚盆,加冷水调和,将双脚浸泡,水位宜没过脚踝。
花椒气味芳香,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还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服食花椒水,还能驱除寄生虫。
02
葱姜蒜椒,做菜时怎么搭配最好?
葱、姜、蒜、椒,不仅能调味,而且能健脾驱寒,对健康大有益处。我给大家一些简单的建议,帮助大家能在厨房用好它们。
肉类多放花椒
烧肉时宜多放花椒,牛肉、羊肉更应多放。像白水煮牛羊肉,花椒是一定要放的,能提鲜、去膻。花椒有助暖作用,还能去毒。
鱼类多放姜
鱼腥气大,性寒,食之不当会产生呕吐,需要姜的热性来调节。生姜既可缓和鱼的寒性,又可解腥味,还可以帮助消化。像清蒸鱼,要有姜丝;吃螃蟹,要蘸醋和姜末。此外,贝类(如螺、蚌、蟹等)等寒性大的海鲜烹调时候也该放些姜。
贝类多放葱
大葱不仅能缓解贝类(如螺、蚌、蟹等)的寒性,而且还能抗过敏。不少人食用贝类后会产生过敏性咳嗽、腹痛等症,烹调时就应多放大葱,避免过敏反应。
禽肉多放蒜
蒜能提味,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异味大的肉类如甲鱼,一定要放蒜。烹调鸡、鸭、鹅肉时宜多放蒜,使肉更香更好吃,也不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泻肚子,还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营养吸收的功效。
活学活用
适合煲汤的是以下哪种椰子?
A.青椰子
B.黄椰子
C.白椰子
D.红椰子
我们将在下期公布答案,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
上期答案:C(注:大便干结不是脾阳虚的表现。)
大家日常有什么问题和心得,欢迎互相讨论和交流,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