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如何解决拿不住股票的问题?不想亏损再忙也要抽空读读

2019-08-03     荀海笔记

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自行操作,请注意控制仓位和风险自负。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 壹景财经(zm-1938233775),免费交流学习“主力高控盘战法”“资金复利解套战法”等实战操盘技巧和个股操作策略!

市场是有规律的,市场的规律性缘因于不变的人性!

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华尔街不可能有新鲜事,因为投机就像山岳那么古老。股市今天发生的事情以前发生过,以后会再度发生。因为人的本性是从来不会改变的。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投机者真正的死敌。恐惧和贪婪总是存在的,他们就藏在我们的心里,它们在市场外面等着,等着跳进市场来表现,等着机会大赚一把;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从根本上说,由于贪婪、恐惧和无知。人们总是按照相同的方法重复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数字构成的图形和趋势总是一成不变地重复出现的原因。

正确就是正确,错误就是错误,只做正确的事情,不要错上加错!

一位极具天才的投机家曾经告诉过我:“当我看见一个危险信号的时候,我不跟它争执。我躲开!几天以后,如果一切看起来还不错,我就再回来。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正沿着铁轨往前走,看见一辆火车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向我冲来,我会跳下铁轨让火车开过去,而不会愚蠢地站在那里不动。它开过去之后,只要我愿意,我总能再回到铁轨上来。”这番话非常形象地表现了一种投机智慧,令我始终不忘。

奇怪的是,大多数投机者遇到的麻烦是,他们自己内心中的一些东西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在他们应该平仓的时候平仓。他们犹豫不决,他们在犹豫当中眼睁睁地看着市场朝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变动了很多个点。显然,应该要做的事是在多头市场看多,在空头市场中看空。听起来很好笑,对不对?但是我必须深深了解这个一般原则,才能够看出要把这个原则付诸实施。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学会根据这些原则交易。

解盘在这种游戏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在正确的时候开始也很重要,坚持自己的部位也一样重要。但是我最大的发现是一个人必须研究和评估整体状况,以便预测为了的可能性。我不再盲目地赌博,不再关心如何精通操作技巧,而是关心靠着努力研究和清楚的思考,赢得自己的成功。我也发现没有一个人能够免于犯下愚蠢操作的危险。一个人操作愚蠢,就要为愚蠢付出代价。

市场并没有新鲜事,只是不断地在重复;股市赢家一定会等,市场输家乃败在急;看对行情绝不缺席,看错行情修心养息;聪明的人懂得休息,愚笨的人川流不息;低档你我都可投资,高档大家只能投机;强势股不会永远强,弱势股不会永远弱;利用停损停利机制,避开风险反向操作;利空出尽反向买补,利多出尽反向卖空;均线纠缠三角尾端,都是大好大坏前兆;股市所有金银财宝,统统隐藏在转折里。

真正的市场高手,一定不拘泥于使用什么技巧,也不迷信什么政策、理论、技术和消息,他们追求的是对市场群体心理的高超把握和自己个体心性的全然了悟。抛开束缚,方能潇洒自如!


炒股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不管什么方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理都一样。那就是:首先尽量保住本金,然后追求长期稳定收益,最后才是偶尔追逐超额利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先活着,才能等待机会和运气。

股民都知道:10个股民9个亏,其实可能还不止这个数,从长期来看,可能百个股民一个盈,那为什么股民会亏钱呢?这就要从人性的劣根性说起。

一、不及时止损

很多人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就是心太软,下不了手。绝对要有停损点,因为你绝不可能知道这只股票会跌多深。华尔街有一句名言,“市场会想尽一切办法证明绝大多数人是错误的。你能经得起市场的这种种考验吗?”为什么止损总是如此之难?因为执行止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是一个血淋淋的过程,是对人性弱点的挑战和考验。价格频繁的波动会让人犹豫不决,经常性错误的止损会给投资者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从而动摇下次止损的决心;侥幸的心理。很多人也知道趋势上已经破位,但由于过于犹豫,总是想再看一看、等一等,导致自己错过止损的大好时机;

事实上,每次交易我们都无法确定是正确状态还是错误状态,即便盈利了,我们也难以决定是立即出场还是持有观望,更何况是处于被套状态下。人性追求贪婪的本能会使人不愿意少赢几个点,更不愿意多亏几个点。

二、总想追求利润最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本来通过基本面、技术面已经选了一只好股,走势也可以,只是涨得慢些或在作强势整理,便耐不住性子,通过听消息或看盘面,想抓只热门股先做一下短差,再拣回原来的股票。结果往往是左右挨耳光。这种慢车换快车的操作本身难度就很大,而且必然要冒两种风险:热门股被你发现时必定已有一定涨幅,随时会回落;基本面、技术面较好的股票在经过小幅上涨或强势整理后,随时会拉长阳,抛出容易踏空。而一旦短线失败,又不及时止损,后面的机会必然会错过。

2、很多人都认识到高抛低吸、滚动操作可获比较大的利润,也决心这么做。可一年下来,却没滚动起来,原因就是抛出后没有耐心静等其回落,便经不住诱惑又想先去抓一下热点、做短差,结果同适得其反。

3、一年到头总是满仓。股市呈现明显的波动周期,下跌周期中90%以上的股票没有获利机会。可很多股民就是不信这个邪,看着盘面上飘红的股票就手痒,总报者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也可以买到逆势走强的股票打短差,天天满仓。本想提高资金利用率,可往往一买就套—不止损—深度套牢。毕竟能逆势走强的是少数,而且在下跌周期中经常是今天强明天就弱,很难操作。另外,常满仓会使人身心疲惫,失去敏锐的市场感觉,错过真正的良机。许多股民都是这样,钱在手里放不住三天,生怕踏空,究其心理就是想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类型的股民,不论大户、散户,无不损失惨重。

其实每年只要抓住几次机会,一个时期下来收益就相当可观了,所以巴菲特年均收益才30%就成为大师了。如果一心想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会像熊瞎子掰苞米,最终往往反而利润最小化。

股市是一个充满机会、充满诱惑、也充满陷阱的地方,一定要学会抵御诱惑,放弃一些机会,才能抓住一些机会。


为什么拿不住股票

拿不住股票是投资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炒股高手内心也时常有抛售股票的冲动。

拿不住股票是人性的一种正常表现。

因为人们都有在利益面前急于兑现的欲望,这是投资者的一种普遍心理习惯。特别是在股票上涨后绝大多数的人都想过要抛售。国外做这样的心理试验,发现大多数的人在获得小利润面前都选择的是马上拿到手(获点小利就抛售,生怕失去),而在亏损面前却大多选择放手一搏。(亏损就坚决不卖,宁可承受风险,也不愿面对损失)这也就是人们在风险和收益面前具有不同的投资心理。在风险面前敢于拼搏,在收益面前变得保守。这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共性。

几年前,朋友买的王府井前几天大涨10%以上,马上这个朋友的电话就打过来问:已获利15%卖不卖?我问她:“你现在急需用钱吗?”她说:不用钱啊我问:那你问卖不卖做什么?她回答:只有这个赚钱,其它都套牢了。也就是只有这个能卖。我告诉她:现在只有这个是能你还能生蛋的鸡,你还要把它卖了。你把它卖了,你靠什么赚钱呢?你又不缺钱,再留些天又能怎么的。你那些股票都套几年了,你也没着急卖!这个刚一涨你就想卖,这样下去你炒股永远赚不着钱。要想赚大钱,必须要能拿住股票。

高手面对着盈利的诱惑,也常会有卖出的冲动。但是高手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必须要控制自己这种本能的卖出冲动。因此高手知道卖出后很可能会发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悲剧。

举个例子:有次我为朋友炒股票,他的股票已上涨后获利20%了,我依然没有卖出。然后第二天这只股就开始大跌,跌到这只股票的盈利只剩下6%了!结果招来了朋友的埋怨,言语大概意思是我脑子注水了。

我炒股20多年,当然知道大涨后不卖出会有股票冲高回落的风险,还有可能招来朋友的埋怨。但是我依然坚持克制自己卖出股票的冲动。因为炒股要考虑长远,不能只顾忌眼前。

这就如下棋,你可以轻松的吃掉对方好几个棋子,但最后你却十有八九会输掉。你必须要考虑吃掉这些容易吃掉的棋子以后会发生的连锁反应造成的局面或结果是什么!你必须要考虑到后面的二步、三步以外,你才有可能懂得下棋的门道。

炒股也是这样,你不能单纯的考虑眼前的这一次操作。你必须考虑几百次、几千次的操作。你必须要考虑这次操作会引起的综合后果!

聊到这里,不知朋友们有没有懂我的意思。

我再换个角度说下这个问题:

炒股的金科玉律是大赚小亏。即每次交易时赚的时侯一定要赚的多,亏的时侯一定要亏的少。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如果我们每次交易赚点小利就抛出,我们就从来不会有大赚的时侯。没有几次大赚的交易,就无法弥补未来的注定的、必然有的亏损的交易。也就是说,没有几次大赚的交易,那么多次或长期交易后的结果必然是负数。也就是投资界常说的要“一赚顶三赔”才行。

因此在眼前这次交易中,你必须要考虑几十次、几百次的交易后的总结果。你必须要尽可能的在眼前的这次交易中多赚一些,而不是小赚即跑。

很多股民会想如果交易的成功概率很高,达到80%甚至90%以上,那么获小利即卖出,也并没有什么错误。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幼稚的,本文章这里就不进行更多的批驳了。

怎么样才能拿住股票?

1 要想拿住股票需要懂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明白大赚小亏的投资定律。

人不是神,在能够有机会时一定要把握机会,要一次赚够才行。机会是有限的,值得冒险的机会是非常珍贵的,这样的机会在一生中都是有限的。

很多股民看不出来什么时侯是机会,当然也就不知道什么样的风险值得冒。

2 在懂得炒股赚钱的原则后还要有一定的炒股经验或投资知识。

先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有的股民在自己的股票已经无量封涨停一字板时,就急忙的卖出股票!

我想说的是——你就这水平,那你还在股市玩个啥!

虽然极少数情况下,无量封涨停的第二天也会大跌,但是这个风险是必须得冒的,是持得拿住股票。如果这个风险你都不敢冒,你还炒什么股。

再退而求其次,放量涨停的股票你卖不卖?放量大涨的股票你卖不卖?这就不是那么容易一眼看穿了吧。

你必须要有能知道什么样的风险是可以值得承受的水平才行——你才可能拿住股票。尾盘突然大涨,你是持有还是抛出?这些必懂必会的交易技巧都不懂怎么炒股?

我再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技术面的

有次我炒股票已获利25%,帐面浮动盈利数字不小,我也有一种落袋为安的冲动。但我心里知道:且慢。先看看再说。盘面上看还有上涨潜力。因为抛盘显示特别稀落,表明盘子很轻。

这种情况是值得冒险的。

股价第二大跌,我的盈利变成了18%,但是尾盘只一二千手就把股价拉回成了红盘。我明白这说明这只股票外面的浮动筹码很少,大多数的股票都在庄家手中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我这有可能是自己的误判,但是我知道这样的风险是值得冒的。于是我又耐心持有了三天,第三天股票开盘就封住涨停,几天后又涨了20%!仅几天我的获利就达到了近50%!

一个是基本面的

前几年我买入了兰花科创。当时煤炭股的基本面都非常差,大多都是亏损的。绝大多数的煤炭类股票都连创新低甚至跌破净资产。从技术图形看兰花科创所有均线都是向下的,技术图形已完全走坏!趋势是典型的向下。但是,我却大力开始买入兰花科创。因为我知道这是个值得冒险的机会——这类国企性质的周期性公司不会永远亏损!当行业景气度好转时或改革完成时必然会大涨。

结果我的运气不错,买入被套3个月后,兰花科创就大涨60%以上。我在被套的这几个月里,心中时常想的是我的买入逻辑是否正确。每次的反思我都得出自己是对的答案。所以我才能拿的住兰花科创。


吝惜反而亏大本

在投资心理学研究当中,一般把吝惜心理归并到贪婪心理当中,然而,吝惜心理虽然与贪婪心理一样,是投资获利的大敌,但对其研究得还很不够,吝惜与贪婪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表现。

吝惜是害怕付出的心理,而贪婪是贪求多进的心理。通常情况下,小投资者由于资本来之不易,吝惜的心理更为普遍。

股市新手常认为买卖股票只要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就能获得收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常会犯“拾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类错误,常为了5分钱而买不到,以致白白看它涨了一块钱,或是为了5分钱而卖不掉,以至于套牢了1元多的怨言。这种情形,在我国的深圳、上海两地的股市上屡见不鲜。虽然有时也有因5分钱没有买到或卖出,而股价未涨也没降,从而减少损失的情况发生,但这种情形总是比较少的。

投资人介人股市从事买卖,都具有风险性,盈亏是必然发生的。一心希望盈多亏少、做“常胜将军”,而没有做好赔钱的思想准备,总想赚大钱的人,难保他到头来不亏。

事实上,股票市场的交易不是赚就是赔,只要赚多赔少便是成功,而稳赚不赔的人,恐怕这个世界上没有。

所以,投资人在涉猎股市时应客观冷静地对待赚与赔的问题。既要有赚的希望,也要有赔的思想准备。当买进几种股票后,要认真分析股市的大势,如果大势对自已有利,只要条件许可,就耐心等待,争取收益的延续。但是当股市形势对自己不利时,特别是自己已感到股势不对头时,不要计较得失,输一点就输一点,不要一味地怕赔钱,有时侯,甚至还应该去输一点钱,交一点“学费”,而获得一些实际经验,一旦机会到来,所获得的利润相信会比多次小赔的钱多得多。

股市变化莫测乃是常有的事。如果投资者无法忍受下跌的打击,心情恶劣到“睡不着觉”、“吃不下饭”那就大错特错了,应有耐心。

不论投资者用何种方式投资股票,如果遭到了损失,除非能断定近期内会有变化,否则最好在每个周末之前予以平仓这样,就不会赔得太多,而下周又是新的开始,可以心平气和地从头再来。

总之,投资者首先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改变吝惜的心态,才能抓住机遇。

调查表明,有过分吝惜心理的投资者,平时在日常生活都较吝啬。这虽说不是病态心理,但与生活中过分吝惜会阻碍业的发展一样,在股市中过分吝惜,也会阻碍投资者的发展。

平时实战中,投资者要分析自己的个性,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已如发现在投资操作有以下列倾向,可能就有过分吝惜的不良心态,应通过修养的提高,和向别人学习,以消除过分吝惜的心理。这些表现主要有:

(1)投资者买人股票总是喜欢把眼光盯着低价板块的个般上,价格越低越好。而对高价板块的个股不屑一顾,总觉得它们太贵了。这些投资者不明白这样的道理:股价高除了业绩好的因素外,大部分因素是因为主力和庄家积极参与的结果,

所谓“物以稀为贵”,主力的参与才可能把股价提高。股市中个股价格最高的股票往往不是业绩最好的股票,而是主力和机构庄家参与最积极的般票。因此明白这一点,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很多股票市盈率很高了,股价仍高企不下。

(2)投资者经常在买卖时,计算能够买到多少股的数量,有数量越多越感到欣慰的心理。这也是一种吝惜的心理。股票能否盈利,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3)最不愿在亏损时止损。认为一止损就亏钱给别人了宁肯死抱不放,也不愿将其割掉。

(4)买入时经常为几分钱而犹豫不决。这也是一种吝惜心理,买入股票的决策靠的是对趋势的判断,而不是几分钱的付出。

如果投资者有以上的心态表现,就说明投资者有过分吝惜的心理表现,这种心理会妨碍投资者抓住机会,会使投资因吝小利而失大钱,或因吝小亏而变大亏,因此必须加以克服。


轻则失根——买卖不要轻率

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 是以, 圣人终日行, 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 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 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 躁则失君。

在股市中,慎重是根本,因为重是轻的根本;静定是关键,因为静定是急躁的决定因素。

因高明的投资者每日买卖时都不忘慎重决策,虽然他可能操作起来很华丽,但由于是慎重决策的,却能安然处之。要想在股市中有所作为,为什么还要轻率买卖呢?

轻率就丧失了立足股市的根本,急躁就会丧失自我本性。

轻率买卖,是很多投资者,尤其是新入市的投资者在操作时容易发生的弱点。他们一见股价上扬,就迫不及待地跟进;一见手中的股票下跌,又急不可捺地抛出。而对为什么买这只股票,为什么卖那只股票,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服自己,买卖决策的作出非常轻率,结果导致买卖错误。

股谚云:“选股如选妻”。这个谚语强调的就是对选择股票进行投资买卖的重要性。要选择一个好的妻子,成为自己生活和事业上的志同道合的伴侣,相濡以沫,陪伴自己度过漫长的一生,不是随随便便找一个女性就能成为妻子的。成为妻子的人,要与自己志趣相投、性情相谐,方能相伴终生。选择股票也是一样,要了解这家公司的经营倩况、业绩情况、发展情况;要了解它的股性;要判断是不是买入时机,有没有受到大众的追捧的潜质等等。就股性来说,还要考虑选择适合自己投资方法的股票,如长线投资者就应该逢低买入那些潜质好、发展前景广的成长性股票,若选择不当,轻率地选择投机性质很浓的庄股,就无法判明它的未来方向如何;与之相反,以短线投机为手法的投资者,就不能像长线投资者那样购买稳健性的成长股票,因为这类股票短差极小,不适合短线炒作,而应该选择那些题材股、庄股,方能与庄共舞。

有些投资者不经过这些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就在市场上轻率地进行买卖,东一榔头西一棒锤,东墙亏了又马上去建西墙,就是没有一套自己的买卖策略和规划,如此操作,焉有不亏之理?

还是举出投资大师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如果你不能在两分钟之内,向一个孩子说清自己购买一只股票地 5 种理由,你最好就不要买。

每个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都应以这句至理名言为鉴,慎重地考虑自己买卖的理由,如果没有能够充分说服自己的 5 种理由,那就不要轻率地做出买卖的决定。

当买入一只股票时,投资者应从以下 5 种角度考虑自己要买的股票是否值得现时买人:

(1)、行情是否正在启动,或将要启动。因为有些股票即使质地优良,如果大势不配合,它仍然无法上涨。

(2)、自已了解这家公司吗?包括它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尤其是未来发展情况。它是否在经营上还能继续成长?

(3)、这只股票在行业中是否有代表性,是不是这一板块的龙头股票?如果有更有代表性的股票,宁肯舍此取彼。

(4)、这只股票现时是否正在低位,有比较大的投资价值。当然,所谓投资价值,也是相对的,是与其成长性相比较而言的,不能单以静态市盈率来衡量。

(5)、主力机构对这类股票是否有兴趣?如盘子结构、流通市值、市场形象等。当然这方面也要综合考虑。

与此同理,在卖出一只股票前也要从 5 个方面考虑成熟,再做决定:

(1)、行情是否出现头部特征?

(2)、这家公司的经营上是否的确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如是否是经营困难,财务状况恶化,夕阳产业等。

(3)、这只股票是否是一只毫无特点、毫无代表性的股票?

(4)、这只股票对其投资价值而言是否价格过高了?

(5)、主力机构是否厌弃这只股票?如盘子超大,市场形象差,庄家无法控盘等。

以上几条如果理由充足,才能果断地买卖;而不是轻率地进行买卖。


黑格尔曾经在总结哲学史的时候说过:“历史总是一阵向左,一阵向右,最终又总会出现结合统一的结果。”

下面这个小故事讲透了,让你醍醐灌顶,如果你想股市获得成功,可以看看,对你会有启发。

农耕布织的古代,那时候没有洗衣机,洗衣服都是用手,到了冬天的时候,洗衣服就很容易把手冻伤,所以稍微有钱的人家就会雇人洗衣服或者是找人漂洗。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户人家以漂洗衣服谋生,在不断的漂洗过程中,无意之间发明了一种药膏,只要按照一定方法制作出来的药膏涂在手上,就能有效的防止洗衣服被冻伤。

这个时候,有一位商人知道了这户人家的药膏,便开出1000两银子的的价格想要购买这家人的方法,这家人商量了以下,觉得光靠洗衣服,十年也赚不到那么多钱。就把方法卖给了商人。

商人拿到药方后,通过改良包装成一种防治冻伤的药膏。那时候正值国家要打一场硬仗,商人将药膏献给了国王,并告诉国王,使用这种药膏可以有效预防士兵被冻伤,也就不会影响士兵对武器的使用。

敌国的军队没有这样的药膏,最终国王的军队大获全胜。国王十分高兴,封商人做了官,还赏给他了无数的金银财宝。

故事讲完了,你看完故事有什么体会吗?

其实很简单,同样的一个药方,可到了不同的人手里,发挥的价值却是天壤之别,洗衣服的人家只是为了洗衣服不被冻伤,而商人花了1000两银子献给国王,降低了士兵的伤亡,同时赢得了战争,最终还得到了比1000两银子多得多的金银财宝。

这个故事就体现:眼界和格局决定你的高度,机会只是一种契机

你从30楼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从3楼往下看,全是垃圾。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鸡毛蒜皮!

耐心等待市场真正完美的趋势,不要做预测性介入;“时机就是一切”,在恰当的时候买进,在恰当的时候卖出。耐心、把握时机是投资获得成功的诀窍。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

我们所见到的现象界的一切的本质都是意识(包括人在内),石头和植物都有意识,只是它们还没有产生自我意识,即没有产生所谓的“业识”,我们修行去的就是我们的这个自我意识,把虚幻的我去掉,任何时候不要加一个“我”,这样你看看还有什么事情和人能伤害你,你做什么事情能不成吗?你去掉自我意识的时候,那些固有的贪、嗔、痴、慢、疑五毒的习气就会自然的脱落,这样我们谓之解脱!

大多数投资者在股票投资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抱怨:“我知道那是一只好股票,就是拿不住。更有的投资者说,几乎所有翻倍的股票都曾经买过,就是涨一点就卖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长期投资者面临的真正困难,是长期投资者真正的挑战,是长期投资者成败的关键。

如果道是规律的话,你宁可守着他,决不冒犯。任何冒犯都意味着毁灭,那些前夜的成功者,他们太过于强大,以至于觉得自己可以创造规律,他们以为自己的超人能力能在跨域巅峰之时,可以随意毁掉巅峰,螳螂之臂!最后能留下世人的只有惋惜。

每天实盘解析盘中的个股操作机会和板块异动,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壹景财经(zm-1938233775),订阅多年实战解套经验、更多牛股策略以及获取更多庄家主力战法的盈利模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whtXWwBUcHTFCnfAbPg.html